期待了十天的课,课前还特意给自己整个漂亮的笔记本,上完最大的感受是上了个寂寞,我不知道我学了啥,和我想象中课程差别有点大,包括上课的内容,上课形式,课程时长对于我的认知都有点偏差。
上课前娃突然跑来跟我说:要不等会上课的时候我跟你一起上吧,你好好上,我至少听个一半的课,帮你把学费赚回来。因为报名前就问过他,要不要一起上,他也是可以 听得,难得他还记得这么牢,还在提醒我按时上课。
万事万物都有他的规律,要照着真理活,这样才不不容易出现偏差错,最近有一个看见,看见自己对真理缺乏尊重,更多的依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喜好在活,也因为这份看见,让我去选择更多向真理的靠近, 为什么想上,我想最吸引我的是抚仙湖模型,据说学完了抑郁症可以马上停药,至少是一个底层逻辑的东西,不是一些术上的东西。
课程中除了分组对话是避开小朋友的,其他其实小朋友都有旁听,课程结束后让我印象很深的两个点是分组的分享环节和小朋友在边上的旁白。
01-------你的幸福分值
伙伴在分享他的幸福分值是4,我当时惊叹,好高啊。我脑子里蹦出来一个零分,觉得自己没这么幸福的也没那么痛苦,刚好在中心,那就是零分,但这个零分总是会让我觉得我不够开心,让我想到不痛不痒,温水煮青蛙,如果很幸福,那就很好,如果很痛苦,那我可能就有更多改变的动力,而偏偏是零分,最没有动力的时刻。好像自己对自己的状态并不是很接纳。
02——小朋友的旁白
问他幸福指数是几分的时候,他很自然的说四分,差的那一分是因为刚才的玩具少了一个零件,说今天iPad被收走了,不过是我自己同意收走的,那就回到5分吧,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开心,他说我就是这么开心的,我一直是拉满的状态。
海宝老师在说抚仙湖模型的时候,小朋友见我没坑声,就问我,你听懂了没有,我笑笑没说话,他就说你都学了这么久了,只是换了个老师换了一个说法跟你在说同样的事情,只是这次换了一个幽默版本的。我惊讶的看着他问,你听懂了吗?然后他回答我,差不多吧,他就是在比喻,然后用了几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我听着也觉得挺好笑的,原来娃才是人间清醒。
03----假如你有100亿
当时看到假如你有100亿的时候,我都没有多想,直接反应就是100亿他就是一个数字,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意义,因为我并不是觉得自己是开心和幸福的,很奇怪的发现,我明明是嘴角上扬、笑着跟对方分享,想到当时孩子说的话我也是满心喜悦的,可我表达的内容确是我不开心!
写到这里愣住了,明明没有那么不开心,我为什么总是要强调自己不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