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跨越六年的家族系统排列个案

跨越六年的家族系统排列个案

作者: 丸子很大头 | 来源:发表于2016-12-14 10:54 被阅读1030次


    六年前看不懂的神秘系统


    第一次接触到“家族系统排列”的概念,大概是2010年左右,在殷老师的课堂。

    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或者看一下海灵格的著作,这里不赘述。

    因为之前参加了很多次逸心林的殷老师的心理工作坊,殷非常推崇这种疗法,我也亲身旁观了一些治疗成功的个案,对这个系统很感兴趣。看完了海灵格的两本书,也见过很多次的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但是始终无法从逻辑和体悟的层面去理解这件事。

    为什么在场上,做代表的人会自发的移动或者有某些身体的感觉,那些感觉和动作,为什么可以和案主不在场的家人甚至祖先联系起来?联系起来了,又有什么作用?如果这里面包含着很严密的逻辑,为什么大家不需要培训,一上场就知道怎么做。我总觉得我不算笨,但是却一直不得其解。因为我上场了以后,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动,然后我就照着剧情的理解,但是始终觉得是大脑层面的东西。老师也看出来我不靠谱,慢慢不让我做代表了。

    为了搞明白,自己也针对自己家庭里父母老吵架这事做了一场排列个案。整场排列过程中,我看着代表们的反应,哭,拥抱,漠视,仇视,总觉得隔着一层。殷老师说,其实你爸妈是相爱的,你别看他们打打闹闹,但是只是他们相爱的方式而已。老实讲,我不信。而且,我也不知道,信了对我又有什么用呢?

    在知乎上也有些人在问,和一个参加过家排也不得其解的情感类的大V私信了一下,我俩觉得,这个东西太玄了,没道理,于是就这么搁下了。


    身体觉知训练--一窥法门


    离开殷老师的课堂后来几年,为了治疗自己颈椎的老毛病,因此接触了运动康复,又撞进了自然体态训练的大门,被一些同学带跟着高科的线上课程开始练习身体觉知训练。

    第一篇,是呼吸。

    五月的一个周末早晨,我躺床上,根据呼吸引导开始练习横式呼吸。感觉吸气撑开了髂前上棘,腹外斜肌又把前锯肌联动地收缩,后背打开,尾骨延伸。

    练习了几分钟后,我忽然感觉到一种很少有的沉静。同时也忽然明白,过去一直刻意的想练习冥想。但是一直不入法门。当我不刻意想冥想,只是去练呼吸。忽然明白原来冥想就是这么回事,原来内观是这么回事。

    就是:你可以清晰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在自己的身体里的物理感觉,一旦你觉察到它,你就不会被情绪挟持了。

    然后我就知道为什么我过去一直无法从读书和别人的描述里理解这件事,因为这个件事真的是要体悟的。

    你不开始,就不入法门。如果你非要搞明白了再开始,就永远不入法门。

    开始练呼吸后的第二天,在公司与往常一样和同事沟通问题。那位同事经常很不耐烦,一言不合就发火。平时,他一发火我也会跟着发火,然后俩人就经常吵起来。但是那天,他又开始发火,我清晰地感觉到,我的胸口开始发紧,血液往脑门上冲。只是看着那股能量,我明白,他把无意识地想把某种情绪投射给我,并不是我自己的怒火。于是,这次没有吵架。我带着那股能量,继续阐述我的观点。后来那股能量就自动散去了。

    于是开始体悟到了身体的物理感受和呼吸和意识的关联。

    冥想与家排的联系


    我练呼吸以后,因为开始明白冥想的神奇。我也忽然意识到家族系统排列的本质,与此无异。就是:你确实好像有办法,通过你的身体,与任何一件你想要了解的事情,去关联。然后你的身体出现的任何的物理信息,如果你解读到位,那个信息确实是准确的。

    如何判断是否准确?我至今还不是很清晰。但是我试着实证了几次,去感受一些不在眼前的朋友的身体的感觉,后面询问了以后,他们给我的反馈是,对的。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说了这事,他让我去感受他的身体。然后我告诉他,左脚,右髋和右脸有活跃的感觉。喉咙发紧,胸口堵得慌。我问他是不是有委屈感,有话说不出来。他说是的,近来因为一些事情受到了委屈,但是又无力辩解,闷得慌。而左脚踝因为几年前跑马拉松受伤,右髋因此动作代偿也不舒服,不过右脸是什么鬼?过了一天,他说橙鲜菇,你去天桥底摆摊吧,我一定帮衬,我右边脸长了颗痘痘!!!

    我心想,去天桥摆摊之前我得回家排的课堂去验证一下我的感觉是不是真的靠谱。于是回到了殷老师的课堂。

    我和我的脊椎



    第一堂课,被殷老师说了一通,说我跑来跑去的最后又回来了。不过他还是帮我针对我的脊椎的老毛病和自己做了一场排列。

    那一天若兰老师代表我自己,汪老师代表我的脊椎和脊椎的症状。

    “我自己”一直微笑着朝着“病了的脊椎”靠近。“我很喜欢她”,“我自己”指着“病了的脊椎说”。殷老师让我把我生命里重要的关系人邀请代表上场,我妈妈,我好朋友。上场以后,“我自己”还是一直微笑着朝“脊椎”移动,完全不看后面的人。而“脊椎”一直在后退。

    对于这个情景,殷老师问我懂了吗?我不解。老师说:你总是追着你的脊椎跑,却不去面对你的人际关系,因为那太麻烦。所以,你的生命里,简化再简化,把人际关系都隔离掉了,就剩下你自己和治病这件事!

    我忽然如当头棒喝。确实如此,这几年,我的生命的主线一直追着“治疗”这件事。时间精力和金钱都大量地花在上面。同时又觉得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和外界,永远隔着一层。我一直在想,因为我脊椎不好的缘故才没法去面对这些事情,“等我好了我就去处理”。可是一直并不能完全根治,去到了瓶颈。

    老师说这些话的时候,“脊椎”表示,后退的动力停止了。

    老师又说,你真的想治疗好你的脊椎,你得好好去处理你生命的重要关系。脊椎是什么,每一节都代表一份关系,是用这些关系撑起来的。我当下点着头听着,心里又不太认同了。心想明明是生理性的因为肌肉不平衡导致的问题,怎么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治疗。但没有说出来。这时“脊椎”的身体忽然前后摇摆起来,说:不知道是往前还是往后,一直在摆动。我说:我在犹豫。殷老师说:嗯,那呈现出来的就是准确的。

    这一次的行动指示很明显:我要好好去面对我的人际关系,不要疏懒。

    犹豫是因为不信,要如何能信?去实证。

    下课后,好友让我去她家吃饭。平时我会觉得,今天的训练还没做,晚上跑过去太麻烦了。但是为了验证课堂上的行动指示。我还是“逼”自己去了。心无旁骛地和好友聊天,喝酒,吃饭,认真地倾听她,她也认真的倾听我。我才发现,已经好久没有这样和她欢畅地聊。而那晚,没有训练,身体的感觉却十分良好。

    此为实证。

    顿悟-六年前那场家排的意义



    回到殷老师的课堂后,听了几场的讲座,殷老师象敲钉子一样,每次把一些东西敲进我的脑袋里,把我敲醒一点点,心里有很多东西慢慢解冻解封,汇聚成流。

    有一天我和朋友在聊天,说到原生家庭,我心里忽然开始涌动起很多东西,我写道:

    “我妈妈是那种,考虑自己之前先考虑别人的。去跟外界实打实的打交道噼里啪啦电光火石的获得能量的。我没认同她所以我就很内向。

    我更像我爸多点。但是我爸那种隐忍坚毅我也没有。

    这么说起来。我爸妈的结合。其实是很完美的。我妈妈就需要一个一直在后面撑她的。我爸爸就需要一个这么敏捷的跟世界打交道的人,去让他可以呆在自己的世界里钻研。

    简直是刘嘉玲和梁朝伟的结合嘛“

    讲完这段话我泪流不止,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错误的产物。原来对我来说这么重要。

    这时候我开始从意识层面明白,六年前的那次家排,呈现给我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和老师和他的团队在群上说了这事,第二周,殷老师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做了一场小排列。他说“就当是告别仪式”。

    最后,代表的父母拥抱了我,把我往前推,去面向我自己的人生。

    家族系统排列的工作原理之我见


    这次的回炉,我开始明白,家排并不是一个什么很神秘的系统,也不是万能的仪式。它是一种触碰问题本质,并得出行动启示的工具。

    “陪伴+引导”是我认为各种咨询里起作用的两大关键。大道理是人生通达的天梯,但是我们往往陷在自己的魔障里,看不到眼前的路。所以需要有人拨开迷雾,走到我们面前,告诉我们,有人和你在一起,而且,你只要睁开眼,往前走,你会看到更多的人和你一起。

    光感觉到陪伴,没有切中要害的行动启示,就是鸡汤流。

    光有行动启示,没有触达问题,可能就是“懂得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动作教育大师费登奎斯在自己的著作里“动中觉察”里讲过:人的觉知大致分这么几个方面-知觉(触觉)、感觉(情绪)、动作、意识(逻辑思维)。

    家排就是从“知觉”入手,从知觉得出的信息,联系案主的意识,找到问题的矛盾点,此为“陪伴”;然后通过逻辑,从“意识”层面得出解法和行动启示,此为“引导”。

    至于知觉,为什么家族里代际的阻碍会流传,可能是这么个原理(仅仅只是我的猜测):当能量阻碍的时候,会内化到言行里,影响到自己亲密关系的人,再经过母婴的关系,在婴儿出生的时候,影响到婴儿,婴儿是一个尚未建立自我界限的天然体,会极大地从母亲(或养育者)吸附所有这种信息,变成自己内化的一部分。所以这种影响才会通过这种放大的方式从代际相传。所以当家族排列的时候,案主根据自己的记忆,说出来的家族的事情,治疗师可通过直觉发现哪个是导致案主某个问题的症结点,然后通过语言去化解,化解的虽然是上代的恩怨,道理却是说给这一代听,其实,也是说给世人听。

    “也许我没经历过那件事,但是我需要认同我的家人,于是我会把心魔一并认同”

    所以家族系统排列最后都是要和父母和解,然后朝前走去。就是说,我还是爱你们,但是不需要借由认同你们所有的好的坏的,才能够感觉到和你们的连结。带着你们的目光和祝福朝前走,分离才是最好的连结。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也许,亲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



    聚焦躯体心理学,功能训练,互联网产品设计

    近来我将总结女性如何通过小肌肉群的激活和放松训练矫正体态,提升基础运动能力

    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跨越六年的家族系统排列个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di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