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17世纪期在欧洲开始流行,后期传入中国。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宫内养心殿造办处特制鼻烟壶,壶盖内附小细匙,以便舀取烟粉。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玻璃、铜胎画珐琅等各种鼻烟壶。清宫造办咸丰、同治以后,官办作坊用贵重材料制作的鼻烟壶显著减少,多为玻璃、瓷制品。这时民间作坊的产品大量出现,造型较单调,装饰图案中出现历史人物、戏剧情节、市井风俗等题材。清末出现内画壶,在玻璃或水晶烟壶磨砂的内壁上反画人物、山水、花鸟等,堪称精品。20世纪70年代后,内画壶发展迅速。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它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鼻烟壶之所以受重视,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还具有著送礼馈赠、身份象征等功能,自清代发展至今虽然只有三百年的历史,因其小巧精致、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馆及收藏界的青睐,成为中国近代文物的重要项目之一。
三八节半天假,去了龙井桥附近参加鼻烟壶内画活动。路上获赠一株玫瑰,晃悠着一进门就看见负责这次活动的馆长,她是慧的好友,随手将玫瑰转赠给她。从头到尾玲姐玲姐的叫个不停,全程陪同着。结束时还让我选一束花带回去。太大一束,分装了给两位邻居一起插。花期有限,情谊却无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