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GDP: GDP的前世今生(2)

浅谈GDP: GDP的前世今生(2)

作者: 耳尧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14:15 被阅读0次

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大萧条袭击了美国。工人的工资被削减,资本市场哀鸿遍野,整个工业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联邦政府动用了可支配的各种政策手段试图扭转局面,但由于缺少国家经济系统与常规的调查数据,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随着美国陷入了更深的经济泥沼,胡佛总统本人,迫于选举的压力,安排人员前往全国各地收集关于工业生产的数据。但是他们能力有限,调查得出的结论倾向于支持胡佛的观点,认为经济复苏指日可待。但事实证明,这种结论是错误的。

胡佛下台后,罗斯福总统委托商务部估算国民收入现状。由于缺乏科学的专业知识,商务部向NBER寻求技术援助,于是这个研究项目就落到了库兹涅茨的头上。

库兹涅茨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于1925年发表了《美国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的长篇博士论文,正式登上学术论坛。在美国经济萧条开始时,库兹涅茨已开始进行国民收入的概念化与测量这方面的工作。

接到美国商务部项目委托后,库兹涅茨构想很简单:生成一系列的,能把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所有经济生产压缩为一个数字的总测量,它应该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上升,经济形势坏的时候下降。

具体工作方面,他首先把美国的经济部门分门别类,比如能源业、采矿业、制造业、农业等,然后赴全国各大工厂、农场、矿山实地调查,再根据搜集的数据估算出全国经济总规模。

1934年,库兹涅茨团队发布了报告《1929-1932年国民收入》,将经济衰退的破坏进行了比较准确的量化。指出美国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90亿美元下跌到1932年的490亿美元,将近缩水一半。

这份报告为罗斯福总统推行刺激经济的新政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可以说,没有库兹涅茨的报告,美国政策上就无法做到快速激进,更无法很快走出大萧条。

库兹列茨在后来的《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估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建立起现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为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被称为“美国的GNP之父”。

相关文章

  • 2019-07-04

    1. GDP 平减指数 2. GDP 平减指数计算方法 3. 其表现意义 为负值; 名义GDP 和 实际GDP ...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1、GDP组成部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 2、名义GDP与真实GDP: 名义GDP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

  • 【转】M2与GDP

    什么是M2/GDP M2/GDP是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即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M...

  • 浅谈ISP和GDP

    和这两个概念相关,首先我们提出第一个问题, 社会进步指数ISP可以替代国内生产总值GDP吗? 答曰:我认为...

  • 财经新闻中的经济学 之 绿色GDP:为什么GDP会受到质疑

    从本章起,要开始了解一些财经新闻中的名词和经济学知识。 1)名词:绿色GDP 2)解释:绿色GDP=GDP总量-(...

  • 经济学—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1.股权投资: P=GDP*E/GDP*P/E P%=GDP%+E/GDP%+P/E% 长...

  • GDP之辨

    全国GDP和地区GDP GDP的原意是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的GDP,也就是全国GDP(一般不这么叫)。后来各...

  • GDP相关问题说明

    GDP平减指数 其中名义GDP是没有剔除价格的影响,即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得出的GDP 实际GDP是剔除价格的影响,即...

  • 5国6区13城

    名称 人口 国土面积 GDP 人均GDP 中国 ...

  • GDP

    https://mp.weixin.qq.com/s/ubQGlVD7KSsPbvVu8QG-tw 许多砖家都以G...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GDP: GDP的前世今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ll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