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择校,已经不是第一次大费周章了。这一次,该何去何从?
三年前为了给孩子上一所教育理念跟得上时代发展的,符和孩子成长规律的幼儿园,我跑遍了周围的所有幼儿园,和老师聊,看老师上课,和校长谈,最终没有就近入园,选择离家稍微远点的,开车需要十分钟的幼儿园。
三年过去了,这群幼儿园好评如潮,上过的家长都觉得好,我自己也觉得很满意,里面的体能课活动丰富,绘本课,英语课,课程都是精心设计,老师们严宽相济,老师们带孩子边学边玩,在稳重成熟的刘老师带领下,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明显。不管教学过程中有多少不尽如意的地方,整体上看,老师是爱孩子的,是认真负责的,是严谨细致的,是懂得鼓励学生的,是能发现孩子优点特长的,是懂得幼儿教育的。一个学校主要看一个学校的校长,园长的朴实善良,稳重大气,干练又温和,给我印象很好!选择一个放心的幼儿园,就像给孩子找了一个可靠的启蒙老师和生活保姆,我觉得当初的费心费力是让孩子受益的!
还有一年,大宝就要幼升小了。而这一次的小学的选择不那么简单了。需要考虑学区,考虑房子位置。现住小区旁边小学离家真的很近,出门就是学校。可是住了这么多年,光凭每日的大喇叭声就感觉师资一般。农村留守孩子比较多,家长不重视不懂得孩子教育的比较多。主课老师兼任数个学科。活动实践没有太大的特色……我只能这是很普通很传统的小学。
后来经过调查了解,发现六安大部分小学都大差不差。最让我失望的就是都比较应试,比较传统。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素养,德智体美劳等综合实践能力当回事!是的,我所在的高中不也是这样吗?整个市区的高中又有多少是在培养孩子的素养呢?
高考改革已经喊了好几年了,现在新教材已经落实,很多学校已经为改革为新课程提前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认真落实整本书阅读,选修必修课一起开,职业生涯课是必修课,各学科开专题课,拓展课,……而我们呢?被动适应,跟风随从,从教育的未来着眼,从孩子的未来着想的教育人,我感觉太少了!
和合肥朋友聊了很久,她是一名小学班主任。“音体美素养的培养对孩子一生太重要了,我们学校的音乐老师很牛,吹葫芦丝很有名,带孩子唱歌学乐器,参加各种表演比赛,有的孩子真的具有这方面天赋需要发掘培养。我们的活动很多,课程都是专业老师,起码本科学历,这边的合作,竞赛氛围浓厚……如果孩子整个小学都是学习文化课的话,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遗憾了。学校开展的这些特长课要系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他们就是研究这些,去培养孩子的音乐,美术等特长。他们其实不仅仅是学习这些课程,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
听得我恨不得立马把孩子搞到他们学校上。是啊,我的那些在北京、重庆任教的同学们,哪个朋友圈展示的不是丰富多彩的课间文化?不是生动深刻的课堂文化?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绝对不是我这一个妈妈能够满足的。
如果继续生活在这里,很安逸!我和老公的工作都是一眼能望到头。很稳定。孩子去新房子那边上小学,可以找个好班主任,课下可以多陪伴,学校里没有的,花钱在课外培训班学习。我想认真陪伴,孩子不会差,对于她以后的学业我有信心!
可是总感觉遗憾,感觉少了很多。少了什么呢?是那种整合的、成熟的、优质的学习文化,那种能植入人心的先进的教育观念,那种探索、合作、竞争等精神。这是一个大城市能给予孩子的。
而这些可能是三四线孩子长大后需要一生努力追求的。三千年前,孟母三迁,是一种见识和魄力。如今,我要三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