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高中毕业以后,以为脱离了众多课程考试的苦海,人生就可以松口气,以为人生会脱离苦海了。书读的少,世面见的少,错误的理解就多,智慧太少,悔的拍大腿啊!我这浅显的认知,在好逸的情况下,人生其实是从一个坑不断的跳入另一个坑。如果,自己累瘫了,一堆肥肉累瘫坐在地上,多休息一会儿,好逸恶劳,是不可能的。
年幼时,我羡慕孙大圣,他身上有个不是一般的兵器——金箍棒,他还有个技法,吹几根猴毛就可以变出好多个自己,我幻想着,我也想拥有工作版本的自己,干活版本的自己,本尊躺在大块平整的石头上啃着果子看着一切。如果,早点懂得在人间就是炼狱,世事不过就是披荆斩棘,把自己当作勇士,就好了,就见苦不奇怪了。
普通人不会拥有神话般的神通广大本领,迈的步子是很小很小的。
前几年,我爬紫金山的时候,走了很久很久,真的不喜欢登山,不喜欢运动,只是我的字典里,不喜欢半途而废这四个字,听“半途”和“废”觉不爽,不然早就放弃了。我累到拧不动腿,好想扯断厚实的树枝当拐杖,我那个时候二十六七岁,我没有登山的爱好,我没有征服最高峰的想法,我只是想去山顶看看天文馆,看看虚无缥缈的未知世界,我对眼前的很多实不感兴趣。我一路上山时,用剩余的力气支撑着自己,问那些下山的人:“您好,请问还要走多少路才能抵达山顶?”“你这还早着呢,才走了三分之一!”我后面还有问路,得知走的路程不到一半。我皱着眉头,看着虚无缥缈的尽头,走了下去。后面,下山时,我也不断遇见向我询问登山路程还剩下多少的人,如实告之。
爬山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有讨厌半途而废四个字,和我这个年轻人十分想要一根登山拐杖,支撑体力,助力登山。
我是一个人去爬紫金山的,我当时明白我身边没有一个人和我是一样的。就连我妈都对我想去的世界,一点也不感兴趣,她说在山下等我。我觉得她就像是在门外等我。每个人想走的方向不同,不必勉强。
我不富裕,为了省一百块钱,我没坐缆车。我爬山走的大汗淋漓,不断地为自己加油鼓励。不知在路途中走了多久的时间,只记得汗水滴在水泥地上,迅速蒸发。真正抵达了想去的地方,登上紫金山山顶的那一刻,我参观紫金山天文台时,所有的疲惫感,都忽然消失了。我欣喜的看见了古代科学家的奇智,新奇的宇宙。
这个年纪,做什么事情好像都会得知,经历的过程不到三分之一,不到一半。人生还有好几十年时间,业余时间又能够做点什么呢?
白天,为了五斗米的生活费和养老费忍耐一地琐碎,忙的抬不起头。在晚上,有幸有空抬头看看星空,广阔无垠,虚无缥缈,神秘遥远,星空下安静的只剩自己,就会想到自己的很多梦想,大多成为空话和空想,说来无趣,自己的质量很轻,我缺少脚踏实地的努力和耐心。实际上,自己也没有锤醒自己,毕竟我不是响鼓,间歇性的勉强的勉励自己往前走走,庸人一个。笔者拙笔碎碎念,见者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