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要尽量提供how(怎么做)的价值感, 要把文字切割到让对方醍醐灌顶式的理解,想象对面坐着读者,时刻关注对方怎么看 。”
如果说演讲是一种同步的、情感丰富的沟通工具,那么写作就是另一种异步的、无损传播的沟通工具。 演讲在现场时影响更深;写作,在时空上影响更远 。这两种神功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都是一个人施展自身影响力最重要的载体。
应该练习怎么写作呢?
写作作为一种“武功”,门派林立 。在这里 以专栏写作为例,讲述五商派写作能力的三大心法: 价值感,结构感和对象感 。
第一,价值感 。
把专栏文章分为三类:what是什么?why 为什么,how怎么做 。
写what类专栏相对容易,比如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沉没成本”; 写why类专栏要难一些,需要联系动机:我为什么要理解沉没成本 ;写how类的专栏最难要和实际应用挂钩,我怎么做才能利用 沉没成本,并因此获益。
why比 what有价值感,how比why有价值感 ,写作之前作者要想清楚,是打算让读者带着what离开,还是带着why或how离开? 有没有打算付出数倍的努力,死磕自己,提供最难的how的价值 ?
第二,结构感 一个不克制自己表达的人,写不好专栏。 写作的内核,是关注对方怎么看,而不是自己怎么写 。我如何在短短五分钟内使用“起承转合五步法”的写作结构:第一步,场景导入 ;第二步,打破认知;第三步,核心逻辑;第四步,举一反三;第五步 ,回顾总结 。
第三,对象感。写作相对演讲损失了现场感, 为了还原现场感,传递情绪,作者要掌握一个重要的心法:对象感 想象自己不是对着电脑,而是与每一个读者面对面地交谈 。用“你 ”、适当口语化 ,觉得和他交谈而不是对着镜子演讲,这就是对象感 。我们谈写作,不是为了成为文学巨匠,而是为了准确传递信息,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