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十天左右了,但是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工作不会因此停止。经历了整个一轮复习的语文教学工作,回过头来看三年的工作,才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下就是从宏观上对个人整个三年语文教学工作上发现的某个问题的总结和反思。
第一,高一高二教学与高三教学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现象。
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上,我们还是要讲课本,围绕课文不同的类型,会比较注重人文性。到了高三,没有课本的支撑或者说忽略了课本的支撑,大部分时候都是围绕着复习书和试卷,专注于技巧。为此,高三的语文教学和高一高二时分形成了差别很大的两个工作,其中的衔接也更是比较的过于急促和生硬。一方面,高一高二的时候虽注重人文性,但是在技巧上注重比较少,因此学生平时的试卷写作都是靠自我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去做题,课堂并没有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成绩进步。另一方面,高三语文教学专注于技巧,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语文本身就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学科,需要长时间的熏陶和浸染,不是讲究技巧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的。况且,在高三整个复习比较紧张的状况下,很多学生并不会花很多时间去研究通过技巧来提高语文解题能力的。如此一来,高高二和高三的教学工作上会形成一个明显的断层现象。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利的教法,这会让学生抓不住语文到底是什么,到底学什么,最后在漫无边际的试卷写作中很有可能对语文失去兴趣。
第二,教师个人没有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
为什么会出现三年教学的断层现象?原因在于教师本人长期以来没有系统而持续地去钻研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面没有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总是在平时紧张的教学当中追随他人,亦步亦趋。教师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工作繁重,琐碎的事情占领了教师过多的时间,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供人专心研究;一个是教师本人不够有意志力,不能做到持续地钻研。为此,教师在平时疲于每日的教学工作,无法真正坐下来反思和研究教学的得与失,学习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特色,以此来指导平日的教学。
第三,语文的教学应该以文字的理解力为核心支撑点。
好的教学理念和特色必须要在对语文有一个准确而高度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不论是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学,总体上老师必须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核心点支撑自己的教学体系,不能随意变更。事实上,语文的人文性和技巧性都要教,而不是在某个时期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但是到底以谁为主,我认为并不需要在不同时期分不同点,而是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核心点。那么这个核心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文字的理解力。语文最终的落脚点其实还是文字,文字组合、排序和运用都有它的价值意义所在,理解了文字的组合运用,才能顺理成章理解他们最终表达怎样的含义,才能完成对文字的技巧性和思想性的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这个角度去出发才能真正感悟到语文的人文性和技巧性。若是从高一开始,便朝着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字理解力去出发,去设计平时的教学活动。有了这个核心支撑点,教学才不会因为年级的不同或者外界的影响而很有可能毫无章法,人云亦云,最后失去教学的效果。
教学工作似乎日复一日,但是教学思考却是日日为新。只有坚持反思,持续学习,形成属于自己的优秀的教学理念和特色,才是身为教师的我最重要的目标和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