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己识人解世界,六大陷阱需避开

知己识人解世界,六大陷阱需避开

作者: 如驿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20:41 被阅读0次

大学时候的室友玲玲有一次在校园里偶遇了一枚帅哥,一见倾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都能听到她说在哪里哪里看到他了,上课途中会遇到,吃饭时会遇到,去图书馆时也能遇到,终于有一天,玲玲得出结论,虽然和帅哥还没有交集,但是她觉得,这就是她的缘分,要不然怎么会每天都会遇到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我们关注到一件事,或身处某个情境时,我们会觉得这件事或这个情境是自己才会遇到的,然并卵,故事的结局,玲玲最终也没能和帅哥有交集,之所以高概率的偶遇,不过是因为校园就那么大,加之课程表差不多,食堂吃饭时间相对固定,只是,某一天,她突然注意到他的存在了。

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体现了思考时存在的一种偏误,叫自我选择偏误。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思考偏误,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一书中,作者罗尔夫·多贝里总结了生活、工作、投资和爱情中常见的思考错误,帮助我们清醒的思考,避开隐形的思考陷阱,进而选择正确的方法,做出正确的决定。今天就从三个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清醒的思考:客观评价自我、正确看待他人和理性认识世界。

【客观评价自我】

知己识人解世界,六大陷阱需避开

对自己的客观评价,是正确判断事物的前提。然而在自我评价时,我们常常会被两种思维偏差影响,从而走向两个极端:①自利偏误;②自我选择偏误。

自利偏误主要体现在我们做成功和失败归因时,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例如销售业绩高的时候,觉得是自己营销能力强,而业绩不好时,认为是市场经济不景气。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思考时不能避开这样的陷阱,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我选择偏误就是说当我们身处某个情境,我们很容易认为是自身的问题才导致当下的结果,而实际上是这种结果本来就很大概率会发生。例如我们遇到堵车时,抱怨自己倒霉遇到塞车,而实际是这条路本来就很塞车。

如何做到客观的看待自己呢?其实要求我们更深更全面的看待问题,我们可以刻意做反向思考,或者找一个直言不讳的旁观者,帮助自己客观分析。

【正确看待他人】

社会是一个群体,我们每天都和他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可避免的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计划外的决定。分享两个常见的偏误:

①讨喜偏误

这个偏误是说,某个人越讨喜,我们就越倾向于在他那儿买东西或提供帮助。有一次偶然间发现一家甜品店的木瓜牛奶很好喝,跟老板聊了聊,第二次路过便又想喝一杯,老板说:嘿,这次还是来喝木瓜牛奶的吗?突然很感动,也觉得自己好特别。这个时候,老板又说:要不要尝试一下黄瓜雪梨汁?味道也很不错的哦。尽管我原先只是想喝木瓜牛奶,但是,现在我却不忍心拒绝老板的建议。

②互惠偏误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就是对这个概念简单粗暴的解说,人们对自己获取的东西会倾向于给予回报。当我们逛鞋店时,如果导购员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换鞋,最后,即使没有特别中意的,我们可能也会买其中的一双,因为内心总觉得让她忙碌那么久,有所亏欠。

那么,我们如何避开这样的偏误呢?在我们决定为某事或某物付出代价时,要问自己我是因为需要吗,如果没有讨喜对象的存在,我是否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或判断?而互惠偏误,我们则可以预防,要避免欠下不必要的人情,或者对已存在的亏欠,主动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回报,以此获得心理平衡,远离亏欠情绪,这样,我们才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做出理性的选择。

【理性认识世界】

世界时客观存在的,但是要做到理性客观的看待和理解,却是不易,我们主观意识中,往往存在一些偏误,导致我们无法理性的看清楚问题的本质。

①现成偏误

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或变成真理。

哈维医生发现了血液循环系统后,人类开始了输血的尝试,经历了动物与人类之间输血,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正式因为尝试者的偶然性成功,让人们以为血液都是一样的,才导致了后来的多例输血死亡。

类似的还有,某个人终生吸烟,却活到了100岁,因此吸烟的危险不可能有多大。新闻报道了飞机失事,于是我们系统性的高估了飞机坠毁的风险。

那么在判断时,如何避免现成偏误的影响呢?要战胜顽固而强大的现成偏误,我们需要和有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人合作,在判断事情时,找多样化的例子对比论证,从而做出客观判断。

②归因偏误

两件事情有相互关系,但却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有一项研究表明,家里藏书多的学生,成绩更好。于是,很多家长开始大量购买书籍,期待以此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典型的归因偏误。藏书多的现象,背后体现的是父母的学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正确的引导。

我们在看待问题时,需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才能对症下药。正如我之前面对质量问题时,总是会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去做全面思考,验证排除后,真正的本质的原因才会被挖掘出来。


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主要是从评价自己、看待他人和认识世界的三个角度,分析存在的思维偏差,以期在我们做判断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开思考的陷阱。

相关文章

  • 知己识人解世界,六大陷阱需避开

    大学时候的室友玲玲有一次在校园里偶遇了一枚帅哥,一见倾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都能听到她说在哪里哪里看到他了,...

  • 知己识人

    古语云,知人者明,知己者智!人最难认清的就是自己!近人最受推崇的曾国藩也曾一日三省其身,生前出将入相,身后更是备受...

  • 无题

    识人者,谓清;识己者,谓醒; 知己认错,是坦;知己改错,是诚; 知己优势,谓之聪;知人优势,谓之明; 学人之长,谓...

  • 知己人

    不知己身不知人,不知不觉迷己人。 世人若知一己人,方知为己也为人。 知己难明不识人,识人识己识自明。 不识不别难为...

  • 人与花与语

    花不识人语,人解花语,人纵解花不知。 花不解人语,人不识花语,花纵解人不知。 人识人语,人不解人语,人识不如花识。

  • 28天从零变身职场理财达人(第四节课)

    如何识别并避开金融陷阱? 1.三类陷阱 陷阱一:央视广告=安全? 陷阱二:地方政府支持=安全? 陷阱三:银行=安全...

  • 识人易,知己难

    人,基本上都是有多面性的。 每每有人说直到今天才看透了谁谁,说真的,此时的这个看透还不如平时虚假的他更符合其真正面...

  • 投资的四个陷井

    高瓴资本张磊:避开价值投资的四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价值陷阱 避开它的要义是不要只图便宜,投了再便宜也不能投的...

  • 立之本

    立需恒,恒需重 重需质,质需量 量需积,积需挤 挤需惜,惜需识 识需心,心需意

  • 避开思维陷阱

    《避开思维陷阱》这本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授正向思维。我的确是被小编标题党了。读了以后发现这本书应该写作的时间比较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己识人解世界,六大陷阱需避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pm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