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开放的人,经常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美>瑞·达利欧
怎么在信息爆炸中游刃有余?怎么在知识负担和求知渴望之间求得平衡?
上一章“窥视”提供了一种方法:借助某个人物的眼睛窥见局部世界的元谋。本章介绍另一种方法:“他顾”。简单说就是,偶尔看看别处。
自古以来,人类就能熟练使用一种知识工具,叫“精选”。孔子时代,信息爆炸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孔子能接触到的诗篇有3000多首。没办法,为了教学需要,他只好选,按照自己的标准精选名著。比如《文选》《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都是这么一路选过来的。
没有这些选集,知识的原始体量太大,文化根本没办法传播。但问题是,虽然所有筛选者都拍着胸脯说,我在去芜存菁,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特定的价值观偏见和视野局限性。筛选过程中,很多东西被剪掉了。经过流传之后,选集留下来了,被剪掉的东西就再也看不见了。
比如孔子为《诗经》选诗的标准是“思无邪”。想象一下,今天一个研究先秦文化的人,多么希望能看一眼那些被删掉的“邪”诗啊。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文明的一大遗憾。作为读书人,我们脑中要有一线清明——再好的精选都遮蔽了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怎么办?总不能抛开选集去看全集吧?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在随队刑侦之外,允许自己出列散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