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你肯定会说,这还用问吗?
别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1.过去时
学生时代,我喜欢泡书店,那时候不会穿衣打扮,不会买漂亮衣服给自己,我只喜欢去书店。
翻翻看看一个半天,最后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买回家。
高中时,新概念大赛获奖作文对我影响挺大,当时我觉得那些文章特别酷,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我还去模仿他们的风格写作,以为那样就能与众不同。
我还喜欢看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和刘墉的散文,刘墉的散文富含哲理,文字优美,使我躁动的内心得到滋养。
大学时,到了恋爱的年龄,我开始喜欢读张小娴的爱情小说,现在的我,只记得《面包树上的女人》这一本了。
工作后,买的书不少,却没读完几本,有了孩子后读的都是育儿方面的书。
2.现在完成时
自从这两年开始线上学习后,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人,看到推荐的好书,我都会去读。我尤其喜欢心理学、人际沟通和教育相关的书。
每当我读到好书时都会感到心潮澎湃,以为自己的问题将在读完这本书后完结。
然而,并没有。读完了就放在了一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时候,看着好书推荐排行榜,里面好多书我都有,我都看过,觉得很得意。但是,这样的阅读又给我带来了什么呢?
似乎读完了就忘记了,什么都没留下,除了书的名字还记得住。
一本书的意义何在?我认为在于指导我们看待生活的态度,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才意识到我必须改变我的读书观。
那是一次读书会活动,老师问谁家有《正面管教》,我举手了。她问:“你能讲一讲里面的内容吗?”我脸红了,因为书买了五年了,都没看完。
那天回家以后,我利用一天的时间,写了一篇读书体会,在写的时候,挑选了我感觉最有用的部分,结合了我育儿的亲身事例。
写完以后,才发现把书用起来后,内化成自己的,才叫读完了一本书。
3.将来进行时
以后,我打算看完一本书,就要写自己的体会,然后讲给别人听,不断的在现实生活中去使用,去不断的复盘,这才是读书对个人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我想说:读书有没有“用”,看你有没有“用”。一味的输入只是过眼云烟,只有内化,输出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