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系统之美》的时候突然联想到前年一节保护学基础课上的一个知识点。
意外翻出来一个整体性思考(holistic modes of thinking)和二分法思考(Dichotomous modes of thinking)。在保护学里,整体性思考是指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二分法思考则是把人和自然分开来考虑。
没有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有说你要解决的问题的界定范围和各因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更适合用哪一种模式来思考。
基于此又想到了前几天能源政策课上的多层级分类(Multi Tier)。比如把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类,不同设施都在不同的质量(参考Dollar Street)。
把这两个理论套起来,回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就不只考虑包括不包括人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这个更偏评估的维度了,之前的分法似乎更有些道义的意味。
你可以这么思考问题,但千万别全信。因为这个都只是简化了的东西。上学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课上有一句话叫做“All maps are lies.”(所有的地图都是谎言。)
数学里一点小偏差都会产生蝴蝶效应,简化模型的参考价值大多在对近期的预测。
至于为什么,我觉得一个是因为误差本身会随着次数增多而放大(就比如0.99^365=0.03; 1.01^365=37.8)
还有一个原因是模型里是现实情况的变化:模型是根据当前已知信息做的推导,没有考虑到未来会因为真实情况变化而产生不同因素的影响因子的变化,甚至因为信息不充分,有之前未考虑到的影响因素改变了整个结果。
这个话题可能并不是很有意思,那就迁移一下。来看一个人做事——只关注可量化的结果部分,即不考虑一个人是不是知道该怎么做。
做到没做到,是不是做到极致了,和从几个维度做到极致了。
之前奕晴的碎碎念里提过,两个人的差别是做没做到的差别,而猫叔补了句,还有践行和极致践行的差别。基于这个之上,前阵子和同学聊到踢球身体素质、技术、意识、状态(不同维度)的差距都对一个人场上表现会产生影响。所以做到自认为的极致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可以发挥的维度来做得更好而超出极致呢?每个人对完美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班班)。多找人探讨可能性,反复打磨出一个好东西出来(灵感来自猫叔)。
02
找了MIT的Introduction to System Dynamics的课。
01 做决定不要短视。
02 线性的流程会失败是因为缺少反馈。
03 系统会很复杂是因为有未知信息产生的无法完全预知的结果。
04 除了要知道想要往哪个方向发展,还得知道系统当前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05 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结构又可细分为三个要素:系统的物理条件,可接触到的信息和做决定的规则。
06 心理模型很重要。改变系统的物理结构,信息和激励系统都很重要,但还需要做更多。
07 基本归因错误是很容易犯的。即事情出问题了把责任推导别人或是外在事物上。这是一个低杠杆的解决方式。
08 对课堂的基本假设:we believe that everyone in this class is intelligent, capable, care about doing their best and wants to lear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