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年来,坚持这些细小的习惯,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五年来,坚持这些细小的习惯,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作者: 心里只有学习的A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15:47 被阅读0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正是来源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小习惯。正确地对细小习惯加以投资,能在未来收获巨大的回报。

工作五年了,从大学的象牙塔走出来的我,慢慢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尽管没有大富大贵,也算是一步一步走得踏实稳健,活得优雅幸福。常常有朋友问我,同样是工作忙碌,为什么我总是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并且似乎一直在提升呢?其实,是因为我一直坚持着一些看似细小的习惯,利用这些好习惯,不断鞭策自己进步。

学会创造愉悦心情

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压力大、心情差的时候,这些糟糕的情绪,不但拖垮了工作效率,也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既然没有人有义务长期当我们的情绪垃圾桶,那么,愉悦的心情,当然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

1. 在办公区域摆放喜欢的小物件

我在办公桌上摆放了一个相框和两盆小绿植,照片是大四寒假和两个闺蜜去冰岛旅行时的合影,绿植是我最喜欢的多肉。每次工作上遇到烦心事,我都会拿起照片看看,回想到当时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浩瀚和包容,心情就能开阔很多。而青翠欲滴的多肉,也不止一次拯救了我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而干涩疼痛的双眼。

2. 在小事上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每天上班的路上,如果在十字路口遇到绿灯,我就会对自己说:太好了,今天一定很顺利!而如果遇到红灯,我就会告诉自己:没关系,刚好可以放空一下。诸如此类对自己的积极暗示,能显著提升幸福感,让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小事都变得充满惊喜。

3.适当做出外貌上的改变

常年在家与公司/学校之间两点一线奔波,很容易产生疲劳和茫然。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让自己有一些小小的改变,来让自己保持新鲜感。

比如,习惯于低马尾的我,有时会早起五分钟,扎一个丸子头,或者偶尔佩戴一点头饰、首饰。这样,无论是同事还是我自己,都会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好心情延续到工作上,也自然能够更加有效率和创造力了。

在每一个生活的小细节中,都可以挖掘出创造良好心情的方式,因人而异,不胜枚举。经过长期的坚持,我越来越能够发自内心地保持着开朗乐观,即便是遇到真正令人困扰的事,也能做到尽快调整情绪。

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身体

如果工作的忙碌让你无暇完成健身计划,那么可以试着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来锻炼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锻炼身体的积极意义。然而不少在学生时代坚持锻炼的人,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原先的锻炼习惯难以持续,便渐渐放弃了对形体美的追求,更不用提一直以来疏于锻炼的人了。

我刚参加工作时也不例外。大学时,只要天气较好、身体无恙,我每晚都会去操场跑五千米,工作后,时间与场地都无法保证,我便一下子松懈下来。

直到看到同事利用饭后时间贴墙站立背单词,我才突然醒悟,对呀,如果能好好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来实现锻炼计划,效果或许不比仪式化的跑步和健身差!

因此,我对大学时的锻炼方式做了一定调整。例如,早晨上班时,我会提前两站下公交车,然后慢跑着来公司,以替代晨跑;同样,晚上下班,我也会慢跑着到更远的站台乘车。午休前的空余时间,我也会贴着墙站立,同时刷新闻,以完成塑形动作和资讯获取。而睡前的空闲时间,我依旧会用来做腹部和臀部的训练。

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种锻炼模式:既不需要特地安排出锻炼时间,又能够很好地完成锻炼计划,何乐而不为呢?

定期与家人联系

即便是亲情,也需要我们用心经营。与家人定期联系,是在外工作的人们维系亲情最基本的方式。

始终被“忙”字贯穿着的现代人,常常投入工作就忘记了家人,还不以为意。步入职场的第一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和社交上,变得极少主动和家人联络。有一天,妈妈打来电话,说很久没有和我说话了,非常想我,能不能聊一会儿天。翻了翻通话记录才发现,上一次通话,竟是一个半月前。我心中顿时涌起巨大的愧疚,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发现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忙碌,每天依然有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交通、发呆和朋友间无意义的闲聊中。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每周必须与家人通话三次,即便是花半分钟问一声早上好、报一句平安。慢慢地,我习惯了定期与家人联系,互相交换悲伤和喜悦,也能在爸妈那里学到不少经验,用在生活和工作当中。

至少保留一份兴趣爱好

工作后越来越发现,兴趣爱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也是让自己从繁重的压力中暂时脱身、找回自己的重要途径,甚至能帮助自己打造个人品牌

这里的兴趣爱好,不是指不加思考地刷肥皂剧,也不是指闲逛以消磨时间,而是指能够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得到能力的提升的那些兴趣爱好,如写作、烘焙、健身、舞蹈等等。

就说我自己吧。我自幼对美术有很强烈的兴趣,素描、水彩、油画等,都有所涉及,也曾参加市里举办的绘画大赛。中学阶段,尽管因为课业的忙碌而停止了练习,但进入大学后,我又重拾了对它的热爱。

工作后,我没有因为快速的生活节奏而再次放弃绘画,相反地,我开始坚持每个周末都用数位板练习画画,也自学了不少PS知识。由于是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在画画时,我愿意不断地探索新的技能,也能完全沉浸其中,让自己舒缓压力。因为绘画而在网上认识的一些朋友,甚至愿意付费来定制作品。

至少保留并发展一份兴趣爱好,不但可以为个人品牌增值,也可以为内心留下一片纯净。

坚持收入定存

我一直认为,拥有一个定存账户,是如我一般的普通人,最后的底气,也是实现财务自由的第一步。

毕业后走入职场,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便参考标准普尔象限图的资产分配思想,雷打不动地将每月工资的30%左右存入这个账户。具体的做法,就是用来买货币基金,因为可以随存随取且风险很低。货币基金的收益,以至少能跑赢通货膨胀为准。

最初这样做,是因为看到太多年轻人成了剁手党、月光族,月薪五千花光五千,月薪两万花光两万,表面活得光鲜亮丽,实际上一旦经历变动,便低声下气四处借钱,甚至走上借高利贷的道路。这样的生活太缺乏安全感了,我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坚持定存了一段时间后,我也确实感受到了这样做的意义。看着货基里的资产额,我不必担心是否哪天会因为被辞退或公司破产而失去生活来源,偶尔想要花钱为自己充个电、或者和爸妈一起旅行,也没有是否会影响到正常生活的顾虑。

工作五年了,经过了一次工作变动和几次升职加薪,我的定存账户也早已达到了六位数。有了之前的积累,在理财投资方面,我终于有胆量放手一搏了。买房的计划,也提上日程啦。

细节决定成败。除了刻意的学习与训练,对这些细小习惯的坚持,或许更能引领我们不断实现自我提升。以上是我的一些方法,或许非常私人,但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向着更好的自己,努力前进吧。

原创声明:本文由网易有钱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多谢合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年来,坚持这些细小的习惯,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vv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