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味陕西省流年似水
旧时关中农村印象之收麦子

旧时关中农村印象之收麦子

作者: 晨光拂晓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22:33 被阅读11次

过去北方农村收麦子是一年里最重大的事情,俗称“龙口夺食”。

男人们提前去集市上购买农用工具,木叉木锨扫把草帽等等。女人们会提前蒸上一大锅馒头,买一斤平日里不舍得买的白糖,收麦时一家人喝点白糖水补补身体。学校在收麦时也会放两周忙假,从高中到小学都放假,那时农村孩子可以帮大人干好多农活。

承包责任制刚刚开始那几年,农业机械化很差,基本都是手工劳作。到收麦季节,家家户户就象上了发条似的,不敢有半点松懈,担心一场风把麦子刮落了,担心一场雨把丰收的麦子泡出芽了。

每天天不亮,大的小的都会被从睡梦中叫醒,提着割麦的镰刀,拿上水壶和几个馒头,脖子上挂一条腻腻的已经有好多洞洞的毛巾,睡眼惺忪地往地里走去。

麦田地头,黄灿灿的麦穗惹人欢喜,男人们观望麦田整体色泽,用手搓搓麦穗,然后决定当日要收割的麦地。

旧时关中农村印象之收麦子

成熟了的麦芒特别扎,割麦时要穿上长袖衫和长裤子,否则裸露的胳膊和腿被麦芒扎过,用水洗后那是热辣辣得疼,刻骨铭心。割麦姿势也是各异,有人蹲着割,有人弯着腰割。割麦好的人,姿势优美,速度快,左手扒着麦秆,右手镰刀同时割下一大把,一只脚顺势接住倒下来的麦子踢到一边,所有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而且不断重复,不停下来往前张望,基本上割到一拢地完了才略作休息。

太阳挂在高空时,速度快,人手多的已经割完一块地了。开始装麦车,装车讲究技术,一辆不大的架子车,怎么样能垒得宽垒得高,怎么样能绑结实了麦车不倒,农人们各有各的技巧,路上遇见了总会探讨一番。装好的麦车一个人在前面拉,后面要有一个人帮忙推,否则遇到大坡就上不去还会倒退下来。

前面装车,后面孩子们要捡漏掉的麦子,要颗粒归仓。装好车的麦子会被拉到专用的碾麦场里。

图片来自网络

碾麦场都是在正式收麦前要做好。那块地一般都种大麦或着油菜,收割时要连根挖起,地里不能有根须杂物,把地耙得很平后,晚上几家人合力担水,那时没有水管,都是从有水泵的地方用扁担担水,然后再洒到地里,水要洒匀称了,不能太湿不能太干。第二天早上用碌碡一遍遍转圈圈碾,直到碾得又光又瓷实,一个碾麦场就做好了。

倒在麦场里的麦子,马上用麦叉扬开,让太阳能够充分晒到。地里割倒的麦子全部拉到麦场里摊开晒好后,一家人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吃早饭。

家里有老人或小孩在家做饭,进门就可以吃饭,没有人做饭,又饿又渴的女人们不得不忍着,赶紧去做饭,男人们大多数会坐下来喝茶抽烟休息一会。也许太累,农忙时节村子年轻点夫妻心烦气躁,动手打架的,开口对骂的比平时多起来。蓬头垢面,累得人走路打晃,乐观点的见面互相打趣,我们都成土人了,刚从地里钻出来的。

吃过早饭,赶紧就往麦场里赶。要翻一遍场,之后再晒晒就可以碾场了。四轮手扶车带着一个稍大点的碌碡,转着圈圈碾,三十分钟左右,第一遍就碾好了。车走了后开始翻场,用麦叉将碾平的麦杆翻起来,让太阳继续晒晒没有碾下来的麦子。

第二遍碾过之后就可以起场了。起场是比较复杂的活,人越多越好。大人小孩齐上阵,先将最上层的麦秆全部挑走,这个活最累人。挑完麦杆后,就能看见夹杂着麦壳的麦子了,用推板推在一起,几个人用扫把把没有推起来的麦子全部扫干净。起场就算全部结束了。

再剩下最后一道工序,扬场。扬场要等风,没有合适的风向和风力,是没有办法把麦子扬出来的。扬场时趁着风劲用木锨使劲把麦子往空中扬,风会把麦壳吹到一边,干净的麦粒垂直落下来。一个人扬,还得有一个人在下面扫,扫落在麦堆上个别麦壳,这个就是打略。所以扬场特别讲究技术,两个人的节奏要配合好。而且晚上后半夜风比较大,男人们都是晚上住在麦场,一是看麦场的麦子,二是半夜有风时起来扬场。

扬好的麦子就可以暂时装袋了,后面还要晾晒的。有时候东方露白时,麦子才扬出来,没怎么睡觉的男人们又要开始劳作了。不过看着那一袋袋麦子,心里踏实,再累也值了,可以大口吃馍不会饿肚子了。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旧时关中农村印象之收麦子

    过去北方农村收麦子是一年里最重大的事情,俗称“龙口夺食”。 男人们提前去集市上购买农用工具,木叉木锨扫把草帽等等。...

  • 旧时关中农村印象之蹲在门口吃饭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中农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几个大石头,有的是废弃的石碾子,有的是不知从哪儿搬来的半截石碑,也有柱墩...

  • 【守住初心】

    乡村民间歌手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后,没有忘本,初心仍在。仍旧时常会老家种地,和媳妇在田地里种麦子、收玉米。粗活重活还是...

  • 〖光与影〗关中印象

    文/图 恒之馨 关中印象,梦回故乡。 随笔/恒之馨

  • 撵场

    渭北高原的气温低,地温也低,每年麦子总比关中平原早种一个月,晚收一个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渭北旱原的农村人,除了务...

  • 撵场

    渭北高原的气温低,地温也低,每年麦子总比关中平原早种一个月,晚收一个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渭北旱原的农村人,除了务...

  • 关中农村琐事之

    二 福根 时间如飞箭,“嗖”的一下,转眼间,福根已从一个壮实的汉子,成了一个耄耋老人,福根颤颤巍巍...

  • 关中农村琐事之

    三 二喜 天刚擦黑,树上的鸟儿早已归了巢穴,二喜老汉从塬上的地里,蹒跚着疲劳的...

  • 关中农村琐事系列之

    一 六爷 晚霞己映红了半边天,知了还在“知……知”不知疲劳地傻叫着,在这关中不知名的小村庄,...

  • 夕阳下的麦田

    老家在鲁西南的农村,夏初收麦子,秋初收稻子。 直到上高中,我家的地都没荒,一茬麦子一茬稻子的种着。 我小学是在临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时关中农村印象之收麦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yv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