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韵长诗放歌·难忘的深情厚谊
文·张继峰
序言
我们到了花甲古稀的年龄
更加注重昔日的战友情
这是为什么如此看重
因为我们在年少的时候
曾经为了共同的理想志向
在一个战壕里风雨同生
用生命燃烧的烈火
谱写出了屯垦戍边的豪雄
一
在学校毕业时把兵团申请
几个人咬破手指血书表明
响应祖国号召投身去
至今我们个个还刻骨心铭
佘佐隆 边长明 郝润林
钟延龙 吕树堂 张继峰
决心去把祖国北疆保卫
做个珍宝岛式革命的一兵
连队所在的地方位置重要
托坯烧砖建房扎下兵营
北面是黄河波涛汹涌
南面是干渠日夜水流喘通
西面是长虹铁路畅通
东面是公社昌汉白称名
我们在丁字路的塞口
把原来五七干校合并共生
当年的气候是非常的恶劣
但兵团战士胆壮浩气雄
春日沙尘暴扑天盖地
夏天烈日当头骤雨狂倾
秋天里收割庄稼繁重
冬日内暴雪中训练兼程
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
我们的干劲胜过烈火熊熊
二
兵团是一所革命的大熔炉
改造着我们这些知青
战友间互相帮助和爱护
胜过了家里面的姐妹弟兄
黄福科 白正保 宋林祯
王树军 张同禄 赵 明
还有那个集宁女战士
不顾危险下井捞桶武建平
在战备军事训练和生活中
我羡慕那些强悍的弟兄
白杏民投弹投达六十余米
李智会报道秀笔争容
陆世超针灸为战友们驱痛
还有爱打架的刘凤庭
更难忘是敦厚的屈五一
帮助我们认识当地的风情
化肥厂援建王太和王平
开车为我们到车站去送行
郝永泰大哥呵护着我
我执笔把好人好事写明
张亚林 张俊峰 朱光荣
都是奋勇争先的苦干尖兵
印象最深的是在包头站
杨杏格被扣我们去营救成功
三
印象较深的几个人的身影
是久经考验的战友情
王文选扑入砖厂的烈火
黄智民支农中的笑语声声
王丽华 赵桂兰 张永明
在桥头小学把勤俭办校擎
王林胜 赵金龙 倪金龙
我们同班打闹仍然记忆中
在我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
战友们的关心暖意融融
高福娥 赵荔清 宋孝薇
把病号饭做好后送到班中
李丽雅为我拆洗被子
顾小弟把信件送到咱手中
王桂华 冯惠英 雷德英
为大家看病冶疗把药物供
在最后离开兵团的时候
感动的泪水至今还眼眶倾
我心爱的学生车前送
是胜过了雷雨般的哭声
张玉华 孙应新 李 蕊
贾永丽 姬永丽 杨瑞青
杨瑞莲 曲美香 赵建平
龙 彦 段永合 杨继平
四
忘不了战友中各个精英
陈软梅 常兰珍 张素英
孙淑娴 时振华 白素平
董金兰 王爱华 刘玉洁
赵小乐 王久兰 郭玉亭
王新年 王再有 张 星
孙明玉 刘文芝 吴秀莲
刘东平 张光辉 梁新平
聂龙水 王敏杰 闫惠凤
马孝民 聂海祥 瞿祖德
崔金生 王树理 王培富
刘义敏 张永春 王惠民
肖成旺 董存祥 张 伟
张 浩 田洪杰 王春华
王改凤 刘恒怀 张金玲
陈瑞山 刘秉义 罗占秋
谢永合 袁锁链 牛全雄
如今大家都花甲古稀年龄
还须晚霞再锦绣丹青
我们是艰难困苦的一代
要继续玉笔精诚谱写恢宏
把人生的句号画圆了
让绚丽的蓝图更馥郁香浓
战友们心连心和手挽手
去勇做风流敢数的夕阳红
跋语
衷心祝愿各地的战友和同学们:
风雨无情岁月流,战友学生情谊留。
干山万水分栖地,四海五洲逐梦投。
但愿平安身体健,祈福莺燕赛歌喉。
时常获取君消息,共绘宏图竟丽优。
以上是我顺手拈来的感发,其他的战友和学生记不清名字了,特别是天津兵和上海兵与桥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仅记得以上人员的名字,请大家原谅!让我们心相印手相牵肩并肩,共同奔向健康快乐幸福的明天!
作者简介:张继峰,男,河南省温县古温大街人,退休前任文化局书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焦作诗词曲联学会副会长,温县诗歌园群主。1969年4月投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三师二十三团一连,1970年到鄂托克旗参加军管支农,1972年到兵团化肥厂乌拉山援建,1973年在桥头小学任教,1975年回到河南济源五三一厂,1984年调到温县工作,2005年退居二线,2012年退休。兵团生活是他人生的初始阶段,在艰苦磨炼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是写兵团战友和学生们的深情厚谊,也是怕忘记了战友和学生们的名字,故搜集在一起作为纪念。
下图是作者风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