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
冻结的香气 | 跟“小川洋子”学写作

冻结的香气 | 跟“小川洋子”学写作

作者: 王岛屿 | 来源:发表于2016-08-13 15:41 被阅读0次

    冻结的香气|跟“小川洋子”学写作

    所有的作家,歌手,画家,其创作都是有其一定的特色,这个特色可以使你与万千中一眼辨别出。或许,换个词语,他们有自己一定的,模式,规律。

    最近读了小川洋子的《冻结的香气》,又拿出了去年看过的《无名指的标本》重温。

    自己总结了一点或许是小川洋子特色的写作技巧,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简介

    日本女作家,1962年生于日本冈山市。

    小川洋子的笔锋冷隽,早期作品多以描述人性阴暗面和残酷见称,但三十岁之后,她的作品有了转变,尤其当她为《安妮日记》前往德国奥斯威辛集中营采访,感受到了“人类可以那么残酷,却同时也那么伟大”。写作风格也为之转变,“不再尖锐地刻画、暴露人类深藏的恶意,而是能够以一种‘人类是善恶共存体’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并且开始撰写与记忆有关的主题。

    代表作:《妊娠日历》、《甜言蜜语时》、《温柔的倾诉》、《沉默博物馆》、《偶然的祝福》、《米娜的行进》、《爱丽斯饭店》、《博士最爱的公式》、《无名指的标本》等。

    技巧一:题目选择

    以其代表作名称为例,多是以两个不相关词语组合而成,且多带有女性特质。

    冻结的香气。冻结,香气,两词看起来毫无关联,香气如何冻结?这会很吸引读者的兴趣,读者自己就会开始思索其原因。香气一词,又带有强烈的女性特质,这在标题上就可以点明,这本书是以女性视角展开叙述的。

    无名指的标本。无名指是人所特有的,那么如何变成标本了呢?这两个毫无联系的事物是怎样凑在一起的呢?无名指,不像拇指那么强硬,不像食指那么灵活,不像中指那么高大,却偏是佩戴戒指的那只手。这又会让我们想起女性特质。


    技巧二:现实与虚幻结合。

    我觉得,这个特质恰好是日本文学特有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寻常,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可总有那么一点点想不通,就是这么一点,是虚幻的,是和我们已知的现实相违背的。但这一点却又是重要的线索,没有这一点虚幻,这个故事仿佛无法成立。

    然而,在书中,这些假的,作者写的跟真的一样。

    虚虚实实。在这一本书里,你觉得说不通的地方,仔细一品,却是作者给你下好的套路。

    比如冻结的香气里,孔雀看守者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存在。但是作者的描写就好像是真的去拜访了这样一位长者,真的参与到了曾经的记忆。

    她很详细地描写了那个洞穴的位置,陈设,气味,甚至连潮湿度都有描写到。地陪导游在女主进洞和看守者聊天时的寻找,自己解闷拉大提琴,都写了出来。

    也就是说,这个虚幻之所以给我们一种是真切存在的感觉的原因,是作者描写了大量环境,衬托,其他人对此的态度。

    读者如果只能看到女主的感受,是不会轻易相信的,但如果他们可以看到其他人,环境,这种固定不可改变的存在,对于这一虚幻的描写,就容易信以为真。

    《无名指的标本》也是采用了这一做法。同样,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也是。


    技巧三:不分章无目录

    很多中国作家都喜欢分章节,给每个章节起一个炫酷的概括本章的名字。但是我发现很多国外作家都不喜欢这么做。

    一是可能跟语言有关,中文是可以高度凝练,并且以押韵的形式,给人以美感,使得章节名称也成为该本书重要一部分。参考金庸先生的著作。而其他国家的文字或许没有这种形式,硬是起一个标题反而没有了美感。

    二是,没有章节,只标序号或者用分割线的话,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起来,都会比较流畅,不会有卡顿的地方。读者也不能通过章节名称被剧透,没有了目录,也不能最先翻到最后一章先阅读大结局。这样对小说的连贯性保持得很好,读者这样阅读下来,更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技巧四:对话中呈现方式自然。

    我之前在写作的时候,很喜欢用生硬的××说:“”,××回答“”,××生气地质问:“”,这种死板的方式。我总觉得不写清楚,读者会混淆这句话是谁写的。

    但其实大部分作家在描写人物写作的时候,根本不会提到这句话是谁的,人物该做什么事做什么事,长对话就只有引号和对话内容。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不用明显地告知读者,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我用《冻结的香气》中一段平常的话举个例子。

    1人物个人特色融入到语言中。

    文中的妈妈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说话做事神神道道的。在她话中,会存在很多质疑,很多问题,说话前言不搭后语。

    “是吗?”“为什么要做这个,不是可以做数学吗?”“嗯,为什么?”“这红酒好涩。”这几句话都带满了她的特征。

    2动作神态描写和语言相结合。

    看到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你就可以猜出,哪句话是他说的,表达了什么感情。

    她突然眼神锐利地扫像我,承接了上文妈妈的质疑“你呢?”

    我有些手足无措,是写出了“我”收到了惊吓,不知道怎样回答,正好与“嗯……”这种吞吞吐吐的含糊回答,做了铺垫。

    对话的人物与感情,都是可以通过其他细节的描写体现出来的。

    此时,故意的“说”,显得很多余。


    技巧五:不同场景交叉描写

    本书提到了三个场景,在布拉格,去男主曾经的记忆,在死去男主的老家。

    这三个场景交叉描写,让读者的思维必须紧紧跟着作者的脚步,否则极有可能被上一个情景落下。

    而且三个场景的变换很自然,因为没有明显章节的划分,时空的跨越会变的艰难,而小川洋子把这份艰难写好了。

    做法一,用两行空格做区别。

    如果一节分了三个部分,一三部分是同一个场景,中间的场景是另一个,做出一种类似引用的效果。

    做法二,回忆。

    但是并没有特别的类似“她想起了过去/她思维飘到了远方”这种文字标明。用的是很自然的引出回忆方式。

    两人都笑了,为什么笑了?自然下文要写女主回忆起曾经,来和两人笑的场景做呼应。但是描写的很自然,没有任何提示性的文字,但是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我们却可以得知作者没有说出的那几个字。

    做法三,分节。

    小川洋子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划分节,开启一个新的节,是一个借以转化时空的好时机。


    技巧六:描写细微

    注意,描写细微不等同细节描写。

    小川洋子,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把女性所特有的细致,敏感,都带到了书中。

    大多数在写作上不成气候的人,比如我,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可能会写,“我等了一会,缓缓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正在抽泣的他的后背上。”“我在他身边坐下,污渍染上了我的衣服,柜子已经被他扔空了。”

    你们可以分得清,手,和手心,放,和贴,抽泣,和抽泣造成的震动,衣服,和套装,之间的区别吗?

    一个是描写,一个是细致的描写。

    在描写中,越细致,你勾勒的微小细节越多,越真实,读者越能融入其中。

    我们可以用这种技巧,重新审视我们写的文章,把每一处能丰满的地方都填充好。这样,就不会再存在,“自己文章干巴巴的”的感觉了。

    小结:

    先总结这么多,之后再想起来再补充。

    小川洋子真是杰出的作家啊。如果我这一生能写出她那种文章就满足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冻结的香气 | 跟“小川洋子”学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fze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