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多年,父母叫我要好好学门技术,学东西不要总换来换去,直到现在,越发对它产生疑惑。
记得上学也是,分数制,分文理科,各个学科各不相关,唯一好点的学科是数学,其它的基本没在学,直到出社会才自学了一会游戏制作,里面涉及到的硬知识,数学、物理、英语、图形学等,软知识,美术、音乐,动画,写剧情等。
由此种下了广泛学习的种子,再从现在的读书来看,涉及面主要有心理学、经济学、国学、文学等,很多都是科学与各类文化融合的产物。
回到书中,查理芒格大力提倡多元思维模型,兴建大型研究图书馆,基于他本人的学涯做出的行为。
他中学对数学、物理、工程学等比较感兴趣,以此为基准扩展他的软知识,至于为什么?他解释到,硬性知识通常具有不可证伪性,像数学的公理,不证自明。而要是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学习软知识,就会有所缺陷。
他在上大学也是,还是亲戚朋友推荐才上学的,对于学校安排的课程很是提不起兴趣,结果天天泡图书馆,自学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像心理学的边际效应与数学的逆反思维(总是反着来)、行为经济学等等。
他也解释到,学习很容易陷入到两种倾向,一种是铁锤人倾向,只用一个铁锤敲钉子,若是多了解不同的方式,就会有很多锤子,总能找到适合的一把。
另一种是激励机制,会发现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很普遍,也解释为功利化学习,像学校的评职称,分数线等。
那么要如何才能建立普世智慧呢?
他反复提到的一种思想,即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后面他归纳为必修与选修,对必修课的熟练掌握很有必要性,像科学类的知识,而选修一些重要思想的学术性文章,像哲学经典。
直到逐渐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体系,以点扩面,放大自己的学习效用。
总之,学无止境,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成就发明,皆是学科之间融合的产物,像之前了解的营养学,涉及到化学和生物的一些理论,再加上一点哲学思考,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所以,不要局限于一种知识,更不要有违良心地学习,用热情与好奇心来迎接新的知识,努力学下去,终有质变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