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3岁高龄出版的一本记事书籍,语言平实温和。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看到了无论身在何方依然心心相惜、牵肠挂肚的三人;看到了各忙各却仍能默契十足,懂彼此小心思小幽默的一家人。
这个家朴素单纯,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所有都能变得甜润。这对夫妻就像舒婷描绘的最伟大的爱情“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他们平等独立,不依附不谄媚,各自都在努力完整自己的人生,也终身相依。当然他们也志趣相投,两人不论在多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自己的乐趣所在-读书与工作。在一起时有只彼此能懂的言语,爱去“探险”。女儿钱媛的到来更是让这份“探险”趣味无穷,也有了更多的“石子”,有了很多只这一家能懂的言语,真是令人羡艳。
丈夫钱钟书“拙手笨脚”,然而实为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很有用,嗜书如命,脚踏实地,为中国文学研究作出诸多贡献。女儿钱媛刚正爱教书,教学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也敢说自己真实看法,与父亲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向来格物致知,认准本质。而杨绛先生在我看来是个非常细心观察生活感受周遭的女性,她温柔却有力量。她用万里长梦来形容最让她牵肠挂肚的人儿-女儿与丈夫的离去,历历如真,却也恍然如梦,也许她并不愿相信这些沉重的“梦”,不愿接受古驿道上如此之快的离情。
可我依旧认为杨绛先生是幸运又幸福的,幸福在于当时的当下。一起探险、细心感受生活的他们,一起学习互不打扰的他们,一起心灵相通共进退的他们…这些已然很够。
最后摘录几句钱锺书先生写的诗:
外貌死的路,内心生的门。
料量柴米学当家。
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一身而三任,此事古未有;
暂充两头蛇,莫作三头狗;
不从父母诫,夫言当听受;
若还执己见,大棒叩汝首;
“啊哟痛煞哉”,要逃没处走。
(这首是写予病重女儿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