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

作者: 贰佰叁拾伍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13:14 被阅读0次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简介:《我们仨》是杨绛女士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仨的凄美情思。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好词:

玩的正酣      勉力    不谙世故    消缴  歉然未足      持家奉母

佳句

1、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2、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血把胸口挣裂了。

3、风和日暖,鸟鸣花放,原是自然的事。一经号召,我们就警惕了。

4、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吭就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还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5、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园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个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监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6、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7、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

赏析:

作者写的这本散文有两大特点,一是用语极其简练,一些可有可无的字完全省去,如“我走进阿园卧房一看究竟”这句话,让我们写非得在“阿园”和“卧房”之间加一个“的”字不可。类似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二是用语平白如话,全是生活用语,丝毫没有大教授书院式的味道。极其平淡,这可能就是所说的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淡而有味。


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暑假中,我读的第二本书是杨绛的《我们仨》,整本书围绕着三个主人公,杨绛、钱钟书、钱媛来写。他们是一家人,而作者杨绛所要讲的,就是关于他们仨的故事。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读完,我心里触动不止。从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到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每部都有我感触颇深的地方。感动于钱钟书夫妇动荡时互相扶持老来互相依偎,女儿钱媛的点滴孝心。羡慕于他们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做学问过生活都有条不紊,既严谨又有乐趣。

        杨绛这本书写到1996年时,她的女儿钱媛已经非常衰弱了,预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让给她写,他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滴都记录下来。躺在病床上,钱媛断断续续写了5篇,最后实在病情严重,母亲希望她停一停,这一停,就再也没有重新写下去。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我想象的多么完美。钱媛于一九九七年早春去世,钱锺书从一九九八年岁末去世。作者并没有用多么悲痛欲绝的词来描述她当时的心情,也许是作者经历的太多的事情,看透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也早已看淡了生、老、病、死。也许在我们看来,钱锺书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在作者笔下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平凡的人,只是一个丈夫和爸爸的角色。最后他们三个人,还是失散了。如今只剩作者一人孤孤单单,但生活在回忆中,也算是幸福的吧。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我们仨

    读书笔记|杨绛先生—《我们仨》 2016年杨绛先生逝世。 微博热搜的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便是出...

  • 《我们仨》读书笔记

    这段时间感觉内心有些浮躁,问不具名少年给推荐本平淡而让人心静的书,他给我推荐了这本,于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看完了杨绛...

  • 读书笔记《我们仨》

    想读杨绛的《我们仨》很久了,这不仅仅是一种想看看别人的家庭生活的心理,而是一种对顶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崇拜。终于买来这...

  •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3岁高龄出版的一本记事书籍,语言平实温和。在书里,我看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

  • 读书笔记|我们仨

    在知乎上有一种固定的提问格式:“XXXX,是种怎样的体验?”,如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学考古专业,老婆是个博士后...

  • 《我们仨》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高一语文老师就推荐过的读物,那时因为欣赏语文老师的气质,对这本书也记在了心上,却因久久没...

  • 读书笔记----《我们仨》

    曾经读过一本杂志,说是采访长寿村的老人。这位老人活到了99岁,看起来还是神采奕奕。她告诉记者,活到这么大把年纪,就...

  • 《我们仨》读书笔记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好词: 消缴 商榷 屋舍防宇 凄凄惶惶 历历如真 众目睽睽 以勤补拙 悚然畏惧...

  • 《我们仨》读书笔记

    书名:《我们仨》 作者:杨绛 简介:《我们仨》是杨绛女士在92岁时所著,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wo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