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你一句,我一句,你说伤人的我说更伤人的,一句句说下来,一个比一个狠。吵到最后,原本的问题没解决,又翻出旧账,导致问题更加错综复杂,最关键的是,两个人的心都被伤了!
此条似乎适合所有吵架,尤以熟悉的人之间为甚。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好友之间,总之,如果进了这个“吵架比狠”的圈,双方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什么我们会不受控制地陷入这个怪圈呢?前提肯定是想“赢”。这也不能怪我们,当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就活在一个等级堪称严酷的社会。那时候,赢可以生存下来,并且活得体面。
在猴子群体,猴王享有王国的全部,包括所有母猴。跟了国王的母猴们也过着权贵生活,她们可以在岩石下避雨,享受树木高处的果子,以及站在树上沐浴温暖阳光的“特权”。权贵母猴的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有平民猴子提供无偿保姆服务:平民猴子照看它们午休,为它们梳毛。相比之下,平民猴子就很惨:只能捡地上的食物残渣充饥,天寒地冻,也不能站在离阳光近的树上,就算怀孕的母猴,下雨了也只能直头挨淋。纪录片《猴子王国》将这种等级的残酷展示无遗:一只有幼仔的母猴因为太饿偷吃树上的毛毛虫,被罚关禁闭数小时。即使孩子在外面撕心裂肺地叫妈妈,她也不敢反抗,因为一旦被驱赶出猴群,单打独斗的她随时面临被天敌杀死的风险。
这时,逆袭的唯一机会就是赢,在撕咬斗殴中杀掉猴王,自己当老大。
可见,想赢的欲望深深烙进我们的基因中。想赢带来的极强竞争性促使个体不断变强,优化,这是想赢对人类进化的积极作用;随着人类的发展,事情发生了部分改变,要生存得好不仅需要竞争性,还要学会与多方合作。而如果在该想办法如何合作、解决问题的时候,却一心想当老大、占上风,这一基因就拖了后腿。
拿夫妻吵架来说,假设最开始想解决的问题是让丈夫多做家务,吵着吵着,狠话轮番说,很可能演变成“你不爱我”,甚至“去离婚”层面。此时,两人的争吵已经偏离了解决问题的目的,而变成了谁都想在争吵中占优,成为主导。至于争吵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甚至已经完全记不起来来了。
知名媒体人吴伯凡把“想赢”一类的自带基因称之为“认知阑尾”。归根结底,认知阑尾是人类的本能在进化过程中没有被合理使用的现象,也就是说,不该用的地方用了,起到了反效果。它也是非理性行为的一种。
夫妻吵架,亲友吵架,最主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看谁占上风,谁最后能用更狠的话压倒对方,除非你打算跟这个人一拍两散。不过,即使不打算继续关系,也不建议非理性争吵,不然最后的局面是自己得不到好处,伤了双方感情。甚至,一点小事变成祸事。
理性真是人在处理问题时最好的上方宝剑,非理性也往往是深度思考不够、练习的次数不够:我吵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手段能达成?我说哪些话对实现目的管用?哪些话会有反作用?把这些问题理清楚后,再去处理问题,可能会好很多。
吴伯凡老师把这一行为称为“忽视战略性问题,在小事上争长短”的不明智行为。也就是说,事事想占上风,每个节点都想赢,最后很可能是最大的loser。因此,他提醒,“绝对不在非战略的问题上与人争,耗费心力”。同时也要警惕“凡事语欲胜人”。
应了那句民间常说的:“说话做事前动动脑子。”但人真的有时候就是被感性驾驭,容易变得盲目和失去控制。练习凡事深度思考,于实践中练习理性,真是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