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今天日记题目的要求,我得到了一个片刻安宁的时段。
15分钟,看似不长,但在什么都不做的侧耳倾听这个前提下,还是很有挑战的。就好像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做“思考”,没有一会儿时间就会被挤占,要么睡着了,要么开始刷手机。
好在还有命题要求:找到五种不同的声音。
这种声音不来自内在。当我在说话、走路,甚至独自咕噜噜叫的时候,其实不需要特别去注意,我知道在发生着什么,也能意识到那如雷贯耳般的动静——这时的声音,与其说是来自“耳朵的感受”,不如说是大脑的“臆断”。即便它天赋异禀的准确。
这种声音通常比较轻微。不是指分贝。有很多声音不需要闭上眼睛也能听到,反而不大会在这种时刻引起我的主意。
现在周围是比较安静的状态,孩子在隔壁房间做编程作业,视频里老师讲课的声音带着某种特别的节奏感,能听出孩子用了倍速播放。视频停下来时候,不大连贯的键盘敲击声就变得鲜明起来,能听出娃打字还不大熟练,但在用自己的方式想办法更高效一点。
偶尔的,窗外传来小区主干道上有汽车驶过,轮胎碾压路面时发出的摩擦声由远及近又由近而远,虽然变化较快,但并不是平时路上听到时风驰电掣的速度。
四周安静下来,房间里最轻微却清晰的声音来自手掌下的笔记本电脑,除了跟我的思维同步的键盘敲击声之外,还有风扇转动发出的白噪音。我的笔记本是2014年买的,已经比较老了,中间几经波折,还曾专程去专卖店清理维修。但它目前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只不过运转起来动静比较明显而已。我不嫌弃它,它也不辜负我。
再静一点,规律明显的时钟指针转动时的咔咔声逐渐独立出来。这是一种日常陪伴我却已经被大脑选择性忽略的背景音。它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感太弱。如果哪天完全消失了,可能都不会被我发现。忽然感激能在这一刻如此清晰的听见它的陪伴。
轻轻抬头伸个懒腰,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的时候,椅子的金属支架被挤压发出了吱扭扭的声音,像是某种低低的呻吟。并不是太老了支撑不住,更像是关系很亲近的人,明明能力所及却不肯默默无闻,总想找个机会撒撒娇来引起你的注意。
哇,好神奇。这些不同的声音其实都在传递着某些故事。它们是客观的,却因为被意识捕捉到、进入了我的注意力范围,被我主观的赋予类某些联想含义。
很难说是因为我注意到它们才有意义,还是那个意义原本存在,只是被我无意间发现了。
声音像是小精灵,它考验着我的诚心,只有相信此刻我的确有诚意停下来、不着急,才愿意在我周围“现身”。
下一刻,当我又要去忙碌了,它们就飞快的躲起来,让我几乎怀疑刚刚的邂逅,不过是一个玄幻的梦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