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正在准备写文章,突然手机响了一下,打开一看差点惊叫起来—一笔喜欢作者的打赏。
2018最后一个工作日,我收到了一笔巨款!!!虽然不知“巨款”来自何方,但还是窃喜——终于有了第一笔打赏。
赏金不多,但于我意义重大。
2016年9月2日开始在简书写字,断续坚持了两个月,放弃。
2017年10月11日重新开始,间断写了三个月,放弃。
2018年12月4日开始日更,到今天第25天。
2018最后一个工作日,我收到了一笔巨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舒适区,就好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每天在熟悉的家里醒过来,做一份得心应手的工作,在这个区域中我们会感觉舒服放松很自在,一旦走出这个区域,我们会感觉不舒服,不习惯,焦虑不安。
比如自己,朝九晚五两点一线,工作和在学校时候一样规律,稳定舒适没有压力。对应的,自己也被养的珠圆玉润,工作完全是在吃上学的老本。看到新的事物,总是心生好奇,觉得别人说的自己都能懂,但一扭头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除了夸赞“高端”、“先进”,竟找不出其他的词语。
这是自然的,头脑只对过去有经验,并且把过去的经验投射到未来,他对“明天”一无所知。
之前断断续续的日更,也是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何必要自讨苦吃呢?安安静静刷刷新闻,聊聊八卦,又开心又省事,何必坐在电脑前吭哧吭哧码字呢?
事实上舒适区并没有那么舒适,你觉得舒适是因为你觉得熟悉,它带给我们安全的假象,却也是我们的监牢、我们的限制!
看到自己体检显示超重,原来很不起眼的同学开始签约出书,默默努力的同事开始升职加薪。
那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向外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呢?
坚持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刚开始为了日更而写,思考不深入,布局不合理,催生出很多粗制滥造毫无意义的文字(都被私密或者删除了)。后来开始学习热门作家、公号的文字、思路和结构,结合之前的学习笔记,开始践行改正。于是有了第一篇被推荐阅读过千的文章。
坚持阅读,发现更多可能。读过一些书,但都是读完就忘,合上书,顶多说出100字的读后感,更遑论写书评了。为了稳定输出,倒逼自己坚持阅读每天写读书笔记—文章中自己觉得新的地方、有感而发的观点、每章的事例和总结,于是有了荐读书评-《无为而治》。后来通过书评作家,找到了更多展示平台:豆瓣、微信读书。虽然刚开始熟悉平台,但写作路上又多了无限可能。
坚持变美,遇见更好的自己。以前不正经吃饭、熬夜、不运动,生活很不规律。于是经常便秘、起痘、头发出油脱发。奔三的人硬生生活出了菜场大妈的即视感,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就会情不自禁地嫌弃到不忍直视。痛定思痛,开始练瑜伽、早睡早起、每周煲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减龄10+,相隔1年没有见过的朋友,直呼变美太多。
其实,励志故事的内容无非那么几项,坚强,勇敢,坚持,勤奋,逆境出人才等等。我们缺少的,并不是知道别人的成功要领,而是对自己的改变。
这比“巨款”只是一个开始,它提醒我们要改变自己,要坚持,不要忘了最初的梦想,不要限制自己去追逐更美好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