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从什么时候不一样了呢?是从爷爷奶奶走后,爸爸没有了敬畏?或者,就是被爷爷管的太久了恢复了本性?
小东西不知道,她只知道自从爸爸开始喝酒、赌博之后,父母从前的相敬如宾就成了过眼云烟!家里的天变了,围着爷爷奶奶转的时代结束了,老大在爸爸妈妈的双重宠溺下,老大本人,亦不似以往了——
小东西明显的感觉到,当妈妈在爸爸那里找不到安全感的时候,妈妈就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大的身上。而老大在家里的地位,就渐渐高了起来,直到一手遮天,一不留神就成了家里太上皇一样的存在。
“妈,今晚我要吃韭菜烙饼!”老大昨晚放学听雷子说韭菜馅饼好吃,早起上学走之前,先下达了指令。
“行,大儿子还有啥想吃的?”没有公公婆婆坐镇,妈妈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家里儿子才是她的指望,儿子将来给自己养老送终,还何必那么看重老公呢?人和人之间,至远至近夫妻,从来都是相互的不是吗——爸爸去赌博场上一掷千金的时候、去酒场喝醉失态闹事儿破口大骂妈妈的时候、要死要活惊动全村的时候……
爸爸可有想过妈妈的脸搁哪里了?生生被爸爸扯下来踩在了地上!那么,妈妈心里想的也没毛病吧:
狼不吃死孩子都是活人惯的!何必呢!
叔叔伯伯姑姑,不像以往了——树根都不在了,树梢瞎摇晃啥呢?老爷子临了临了不也没给这些人留下什么吗?左不过各过各的日子,亲戚嘛,富在深山有远亲,好处都给了小东西家,她们家常有城里的亲戚来也不稀奇呀!
这些,小东西看得透透的——曹公笔下的,不就是人生!母凭子贵的,夫妻离心的,义断亲疏只为财的……什么不都是常态?
小东西忽然觉得天都没有以前那么蓝了。
以往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寻常日子来家里串亲戚,大家一起虽有些闹闹哄哄的,但胜在欢乐。过日子不就图一个红红火火吗?
爸爸这边的亲戚甚少走动了,姨和舅舅们家的表哥表姐倒是来得还勤些——许是偶尔也愿意从城里到乡下走走,呼吸一下大山里的空气?
小东西不得而知。妈妈也会带着老大他们哥俩去城里走亲戚,去姨家,去舅舅家,来的尽管来着,走的尽管走着,迎来送往之中,谁还不是谁生命里的过客?不会到黛玉寄人篱下的那一步,更不会沦落到宝钗一家赖在亲戚家不走的地步,多近的亲戚也架不住失了分寸不是?
小东西不可能不知道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却也没料到至于恁般田地——
亲情所剩无几。不过不管怎样,哪怕亲情再怎么少得可怜,即便退一万步讲,也好在到底不会像刘姥姥一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去人家府上打秋风!
关于亲情的分界线——
小东西:还没有做好长大的准备,就结束了童年。
妈妈:嗯嗯,也许父母能为你做的,就是给你生命。
小东西:可是我喜欢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
妈妈:那样是很好,可是,这世上又有什么会是永久?
小东西:至少,家该是温馨的港湾,为孩子遮风挡雨,而不是为孩子制造风雨!
妈妈: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妈妈何尝不想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但有多少人多少事是妈妈可以控制的呢?所以,淡定地去面对就完了。
作者大大:亲情该是寒冷时的一团火,亲情该是燥热时的一阵风,能让痛苦减半,能让欢乐倍增,不管怎样,或深或浅,融入我们长长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