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享受孤独,不成功又如何?

享受孤独,不成功又如何?

作者: 夜语山林 | 来源:发表于2017-02-17 22:44 被阅读49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孤独:回归自我》写到:“创作的能力似乎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机会,使人可以‘在孤独中追求个人发展’。我们大多数人主要是通过与他人互动才得以发展和成熟。儿童、青少年、配偶、父母、祖父母,这些与他人相关的角色把我们的一生划分为一个个不同的阶段。艺术家或哲学家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熟,他们的人生阶段不是由与他人的关系决定的,而是基于其作品的本质变化与成熟度来划分的”。

这样的一段话大致道出了不同的类型性格人生成长发展的路径大不相同的样态,很大一部分人是在社会关系中获得想要的生活与发展,他们事实上有着自我的独特优势,从宏观方面看,是资源整合的能力,社会、企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这样的人类群体。

所以这样的群体因人际关系而获得价值的同时也重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故而也难免于异常重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当然,也有很多的高人修炼自我以至于人情练达。

而另外一类群体,以创作能力构建自我的生活,外面的旁观者以为的孤寂在创作者看来正是好的享受时光。

所谓旁观者清倒也就未必了吧,当局者的快乐却不容易被旁观者所真切地体验,而假如旁观者并非与当局者属于同一类人时即便调换位置也并不能互通感受。

02

听李健的歌,总可以给人安静而又有些忧郁的感觉,歌声在空气中久久萦绕,而李健的歌正如其人,安静又独特,与世界和谐共处而又不逢迎潮流。

他不喜欢娱乐圈,不喜欢这个行业,不喜欢被当作明星追捧,只是因为喜欢音乐,所以才坚持了这么多年没有放弃。

金钱与名利不是他坚持的动力,也不是必不可少的目标,这些在他看来只是帮助把事做得更好罢了。

选择离开水木年华后在外界看来他沉寂了七八年,而在他自己看来是一段孤独又美好的时光,可以安静地从事创作,积累了不少的他自己挺满意的作品。

所以不成功又能怎么样呢?在李健看来这都没有关系,只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足够了。

当有一个女孩问他在演艺圈这么多年感觉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他几乎没有犹豫地说到:不要和别人比较,自己和自己比较就可以了。

也许正是因为他有着这样的心态才可以忍受多年的寂寞,也才让他唱的歌具有让人瞬间安静的魔力吧!所谓歌如其人、文如其人大概真有内在的道理吧!

03

动机可以大体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善于从孤独中通过创作享受孤独,这样的人更多地是通过内在动机来寻求人生的意义。

但是并不是都是如此,如今的社会人心浮躁较为普遍,物质的对比经常令人痛苦不已。

创作已经不知不觉开始从外在动机去寻求动力了,因为在有些强烈的对比中激发了你内心的自尊,要寻求内心的短期平衡。

在这样的环境下,时间对于每个置身其中的人而言就是不够用的,要拼尽了全力去实现在这个社会上的一定物质基础和所谓的地位,加班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环境中许多时候也许根本无法避免,你只有逃离或者忍受。

做一件事,初心往往很美好,可是做着做着慢慢就把初心忘了,开始选择了外在代替了初心,所以今天那么强调初心的重要,那么提醒人们勿忘初心,原因大概与我们容易忘记有关系吧!

你看看,我们出生下来就被给予了世间各种最美好的祝福和期望,有许多的名字就可以从中体味出各种美好的期盼,比如贤、慧、月、乐等等,我们在世间短短数十年最终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健康,但太多时间里我们似乎真的忘了,以至于为了物质不惜忘记自己的痛苦,沉沦世间。

尤其是进入社会后,世俗的成功变成了几乎一元化的个人被衡量标准,钱、房、车这些是赤裸裸的炫耀资本,于是一元化标准下的衡量标准成了越来越多人的自我衡量标准。

我们对于自己内心越来越陌生,应酬回来后就一觉睡到天亮,伴随着酒的浓烈气味进入了梦乡;对于工作则被认为是赚钱的工具;对于找对象则认为家境优越是第一位的,即便口头上不说,内心却挺认同。

04

好的东西不一定能够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一味迎合世俗成功标准的东西注定是难以有多少真正价值的。

易中天品三国的百家讲坛被许多人赞赏同时也被许多人批评,批评的人说他讲的历史并不是全部尊重历史。

然而易老并不是专业治史,大学教授的也非史学,百家讲坛的作品对于启发人们的历史兴趣已是相当有价值了,易老在开讲时已是年岁不小了,他为这样的作品呈现定也是享受了不少年的孤独吧!

即便他这样的作品大获世俗成功后,他近些年又开始沉寂了,我们都知道,他又在写中华史,他懂得享受孤独的美妙,通过孤独过程中的创作积累努力呈现给自己以及世人更有价值的东西。

成功许多时候不过是个体为自己喜欢的去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获得的副产品,而在成功之前则需要忍受一般外人所难以理解的孤独、痛苦,需要无数个日夜不计较得失的持续付出。

05

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早年留学国外学习法律,后来辞官归乡做起律师,然而他的志趣并不在于法律,他遵从自己的内心,喜欢音韵学就潜心研究音韵学,不问到底是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有用。

所幸我们通过他的晚年履历可以看出,他所花费巨大精力研究的学问在他晚年为他谋得一份高等学校的教职,他亦很享受这样的职业。

很有意思的是,在百度百科上搜索杨荫杭的经历可以看到其职业竟是翻译家和文学家,做了多年律师的他将律师看做是济世之器具而非赚钱之工具。

直至后来,他对于法治彻底绝望,满腔的理想在残酷的现实下化为了泡影,坚持司法独立的他在官场上刚正不阿,然而他并没有实现世俗的成功,他后来彻底放弃了法律,潜心音韵学,不想、不痛、亦从另一条道路上寻找自我的价值实现。

那个年代的他已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名校、海归,这些在今天看来都很好,然而从他的一生来看,在今天许多人的眼里是典型的不成功的一生。

可是,真的是失败的一生吗?

他言传身教,把子女教育成为真正的优秀的人,杨绛先生一生幸福、有为、求真,其父亲的精神在杨绛身上同样可以探知。

“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是父亲对杨绛所说的,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不问是否赚钱是否热门,实际上正是教育子女要做个真正的人,努力享受做人的乐趣。

相关文章

  • 享受孤独,不成功又如何?

    01 《孤独:回归自我》写到:“创作的能力似乎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机会,使人可以‘在孤独中追求个人发展’。我们大多...

  • 害怕孤独,又享受孤独

    不知不觉,新的一年的工作又开始了。渐渐的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个城市。 还像往常一样,下班喜...

  • 讨厌孤独,又享受孤独

    我不喜欢一个人呆着,因为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很寂寞,很孤独。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看看电视,听...

  • 享受孤独又害怕孤独

    清晨醒来,感受体温,及浑厚平稳的呼吸,才能起床,才能正常开始新的一天。 京城的冬天早晨,天空,空气,一片朦胧。人,...

  • 享受孤独又自由

    我做过很多梦,但50%以上是悲酸的,前半程欢笑往往会演化到后半程的感伤或遗憾。 有一次,是在高中,教室门口走道和黑...

  • 享受孤独,又害怕寂寞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自己越来越喜欢安静,以前喜欢一大群人,吃喝玩乐,热热闹闹,现在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看书,喝茶,玩...

  • 如何学会享受孤独?

    孤独是人的必修课,没有人会陪你一辈子,除了你自己。 ——题记 (一) 人都是孤独的,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惧怕孤独。...

  • 如影

    害怕寂寞又享受孤独的人,多矛盾啊

  • 我们为什么都如此孤独

    我们想要独处,又害怕孤独。 我们享受着孤独,又逃避着孤独。 一开始是我们想要自由,我们想要独处,然后变成了孤独,越...

  • 六月末

    又换回来这个机车的手机主题了。我要习惯孤独,享受孤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享受孤独,不成功又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fk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