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之前的工作多与培训相关,所以接触的大多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即将离开学校,踏入社会。
尽管在学校会有各种各样的职业规划的讲座,也有专门的课程去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选择和应对接下来的社会挑战,但许多人对此还是感到迷茫和不安。
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也会分享一些自己对于职场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希望多少有些帮助。
之前我会分享工作的方法,会提醒职场中的注意点,会告知各种选择的利弊等等。
但是现在再交流,我不会再告诉他们这么具体的东西了。这个世界变化日益加剧,他们所面对的职场可能已经不同,很多经验也不一定适用了,所以如果要分享的一定要是长久不变的。
在总结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我得出了三个字——有意识。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意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吗?我们不就是因为有了意识才称为人的吗?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一般指的是自我意识,也就是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这是最基础的意识,人人都有,无需比较。
但在职场上,面对问题时,是否有意识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区别在哪里呢?拿客服来说,有的人每天只会按照任务的安排,在指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指定的工作。有的人却可以在几个月的工作当中总结、整理出几十页的工作注意点及解决说明?这是为什么?
我想这就是意识的差别。同样的工作,前者是为工作而工作,他没有带着意识去工作。也就是说他并不会主动地去思考这个工作的意义在哪里?目的是什么?怎么能达到这个目的?现在的工作方式有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后者,是有自己的意识的,他主动思考,主动总结,沉淀成体系。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职场上并不少见,有的人,工作了四五年,看起来是有些经验的,但是却难有建树。有的人,只工作了一年,就已经被委以重任,崭露头角。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你是有意识地在工作,还是被动地被工作推着走。
有意识地工作,会让你保持一定的职业好奇心,会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去思考解决方法,去沉淀属于自己的经验体系。因为是体系,所以它能够复制,能够不断地优化,而这个优化的过程就会让你不断地变得更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