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学搞体检,我负责采指尖血做乙肝检测,大半天下来,口干舌燥,头昏眼花,好不容易的一天休息又这么过完了。
孩子的表现也是大相径庭,让我感触颇多:
有的孩子特别勇敢,来到我面前便大胆伸出手来,采完血会非常开心地和后面的同学分享,更有懂礼貌的孩子还会说“谢谢”。
而有的胆小的孩子,就算采过血的同学告诉他“一点儿都不疼”“只有蚂蚁咬了一样疼”,依旧不愿相信,紧紧拽着拳头不让采,往往一个人要耗费很长时间。
还有的孩子一看就是人缘超级好,轮到采血时,有的同学帮他拿体检表,有的帮他捂眼睛,还有在旁边唱歌说笑话安慰的,然后轻轻松松搞定。
还有的孩子虽然胆小害怕,口里哀求“阿姨轻轻扎”,可还是会抖抖索索主动伸出手来,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感受是否会很疼。
往往一个队里,“领头羊”特别重要,第一个孩子扎完后回头一笑:“根本没感觉,不疼!”后面的就顺利多了;而前面的害怕,往往一队也都磨磨蹭蹭了。
“抽什么血?不抽血!就是盖个章。你看,就这样。”我把针头轻轻在我手背上碰碰,然后快递消毒,待针头到孩子手指后稍用力。
“哇!”还没反应过来,就见血冒了出来,那迷茫的小眼神估计还在思考这章盖得怎么不一样。
“好了。”我迅速拿试纸吸好血,压上棉签。
“这就好了?”
“嗯。不疼吧?有些同学都是自己想得太恐怖了,把自己吓哭的。”我笑道。
“这不是印章,针藏在里面!我抽血时在医院见过。”有的孩子见多识广。
“没有针,就是像个弹簧一样,一弹就好了。”也有孩子争辩道,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什么要把这个涂上血啊?”好学的孩子问。
“用来化验啊。”
“为什么要涂两个?”
“因为有两个项目啊。”
“为什么血是红色的?”
……
“采完了进去测视力去,别围在这里吵吵闹闹!”幸好老师及时解围。
孩子们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哪能安静下来,在吵闹的环境工作比平常上班真是累多了,以至于到现在我还是晕晕乎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