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探舆论形成之难(二)

初探舆论形成之难(二)

作者: 荒川Arakawa | 来源:发表于2020-05-27 16:01 被阅读0次

    二、李普曼的舆论思想

    作为20世纪美国著名的专栏作者和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结合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对公众意见的产生和传播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也影响到了美国内政外交决策的产生。究其原因,离不开李普曼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曾为战地记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在思考中抓住问题本质。他在《舆论》中首次将舆论现象产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联结起来分析,从媒介和公众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探讨阻碍公众形成理性的舆论的因素有哪些,并给出了“精英治国”的解决方案。

    (一)从媒介角度看舆论:拟态环境

    “真实的环境在总体上过于庞大、复杂,且总是转瞬即逝,令人难以对其深刻理解,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对如此微妙、如此多元、拥有如此丰富可能性的外界世界应付自如。而且,尽管我们必须在真实环境中行动,但为了能够对其加以把握,就必须依照某个更加简单的模型对真实世界进行重建。”

    书中李普曼构建了一个分析舆论的舞台,他认为舆论即发生在“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这三者的相互反应中。“活动舞台”代表真实环境,“舞台形象”指的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选择、加工和再构成后,呈现给大众的环境,也就是“拟态环境”。真实环境的复杂性使得这一环境始终存在穿插在人们与现实环境之间,无法阻绝。

    “人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产生感觉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己头脑中为该事物勾勒的影像。”

    李普曼认为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必须通过“虚构”这一媒介来完成对所处环境的再现,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谎言和虚假。没有人能够在认识世界时完全舍弃虚构,因为人的认识和事实真相之间的距离永远存在,人类只能不断接近真相,但永远无法触及真相。

    李普曼在开篇探讨了通往外部世界之路的重重障碍,他指出妨碍人们接近事实真相的因素包括:

    “人为的审查机制、社会交往中的阻绝因素、人们每天用于关心公共事务的时间的匮乏、以过简的信息叙述事件所导致的事实扭曲、用有限的语词来描述复杂世界的难度,以及人们因不愿打破稳定的社会生活现状而怯于直面事实的情形。”

    这些还仅仅只是外部的因素,而后李普曼从外部世界进入个体意识内部,去挖掘信息是如何受到人脑内既有认知图景的影响,被人们诠释加工,最终反过来操纵我们的注意力和认识的。因此,芝加哥学派杜威、库利、帕克等人所设想的互动的“共同体”即公共讨论的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公众意见,在李普曼看来有着致命的漏洞,那就是人们对外界情况认知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李普曼还在书中详尽展示了新闻媒介在舆论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培育舆论、揭示真理所给予的众望。

    “人们坚持认为,真理不是争取来的,而是被激发、被揭露、被免费提供给自己的。这一古老而根基深厚的信念在报纸读者的功利性偏见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大众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廉价报纸的普及让新闻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同于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媒介及技术兴起会带来社会的变革和更广阔的民主自由,以报刊为业多年的李普曼早已识破报纸的奥秘。

    “报纸并不想照看全体人类”, 新闻“也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 而是对已经显露头角的那方面的报告”。结合新闻本身的性质和媒介自身的利益,不难理解拟态环境与现实产生偏差中包含的人为因素,新闻媒体并非公益性组织,批判者只强调社会加诸报纸的道德标准,公众期望用最少的资本换取源源不断的真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退一步说,即使新闻媒体站在中立客观的角度,抛弃一切利益去报道新闻,也无法“提供真相”,因为新闻始终来源于记者自身的价值判断和“合理虚构”。因此李普曼认为,在无法客观准确认识外部世界的前提下,形成理性的舆论判断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二)从公众的角度看舆论:刻板印象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 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这一观念和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的“认知基模”有着相似之处,在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中,我们会优先认出自己文化里已有的定义的事物,然后又倾向于运用自己脑海中已经设定好的刻板印象去理解这些事物。这使得人们能够在接触到冗杂的新事物时快速做出反应,但人们在刻板印象支撑下做出的认识和判断往往失去了理性、客观和公正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果说舆论的客体是事实、事件或公共事务,被人所认识的事实是真实存在于世界中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李普曼已经在关于拟态环境的论述中提到了。那么回到舆论的本体——公众,“他们真的是‘有理性的个人’组成的能明辨是非的群体吗?或者说理性的公众真的存在吗?”

    李普曼认为,刻板印象是由从外部世界进入个体意识的有限的信息所构成的,同时个体又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这些信息加以感受和认识。如何认识事实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待到通过教育, 刻板印象更为根深蒂固, 人们就只能看到自己所熟悉、所喜欢的景象, 那些与之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

    “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然后再去切实地经历它。”

    这些先入之见在人的理性来临之前已先发生影响,而究其原因,每个人要从零开始认识和观察身边的事物,日常生活的繁忙以及精力的不济导致人们迫切需要在认知过程中节省精力,方便快捷的接收新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刻板印象几乎无处不在。比如,我们时常能在大众媒介上看到“富二代”、“知识分子”、“女司机”这样的标签,哪怕完全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人们看到这些字眼时,自认为对这些信息已经了然于胸。除此之外,还有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外表刻板印象、性刻板印象、喜好刻板印象、政治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

    从某种角度来看,离开了刻板印象,人们的生活将会寸步难行。在李普曼看来,成见就像一条捷径,它用有条不紊的方式替代了纷繁的现实中混乱的状态,对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起到了保护作用。

    所以,在书中李普曼谈到的关于“刻板印象”的概念时并非是在一味批判、设法避免,而是辩证的看待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它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长期延续而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在成见这个堡垒的庇护下, 我们才可以并能够“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并在想象的空间里游走”。

    这就意味着,带有情感的想象成为了人们认知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内著名学者黄旦在阅读札记中写道:“人不能不看, 人不能不带着有色眼睛看,有色眼睛中的图像成为人们决策和行动的依据, 然后又推动人进行新一轮的想象。人走不出这一悖论困境尚属命中注定。更可悲的, 就是这样的一种三角关系以及这一三角关系中所产生的反应——意见, 被人们欢欣鼓舞地称作舆论——众口一词或异口同声, 间或还夹杂着雷鸣般的掌声。”和李普曼的观点十分相似,黄旦先生尖锐的指出了在目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舆论”根本不能算是凝聚着民众充满理性、正义的一种合意。

    “我们的舆论是间歇性地同各种情结发生着联系,同野心、经济利益、个人仇恨、种族偏见、阶级感情等等联系在一起,它们以各种方式外曲折我们的看法、想法和言谈举止。”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舆论塑造的现实环境有很多制约因素,而民众本身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带着固有的成见去认识各种事物的,所以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舆论这个想法是不可行的。当然,李普曼认为,影响舆论形成的主观障碍除了刻板印象,还有个人的兴趣爱好、背后代表的阶级利益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探舆论形成之难(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ha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