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共读《百喻经》
共读百喻经第三十二天-----老母捉熊喻、摩尼水窦喻、二鸽喻

共读百喻经第三十二天-----老母捉熊喻、摩尼水窦喻、二鸽喻

作者: 心即佛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22:50 被阅读0次

    老母捉熊喻   昔有一老母,在树下卧,熊欲来搏。尔时老母绕树走避,熊寻后逐,一手抱树,欲捉老母。老母得急,即时合树,捺熊两手,熊不得动。更有异人,来至其所,老母语言:“汝共我捉,杀分其肉。”时彼人者信老母语,即时共捉。既捉之已,老母即便舍熊而走。其人后为熊所困。如是愚人,为世所笑。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作诸异论,既不善好,文辞繁重, 多有诸病,竟不成讫,便舍终亡。后人捉之,欲为解释,不达其意,反为其困。如彼愚人,代他捉熊,反自被害。

    “代他捉熊,反自被害”,很同情这个异乡人,他相信了这个女人的话,帮她捉熊分肉,这也许是他的私心,或者是他的爱心,他看这个女人动弹不得,想帮她脱离熊的威胁,可这个女人却舍熊而走,留下他在风中凌乱。他本来不应该陷入这样尴尬境地,他没有必要那么着急地投入战斗,置身事外会让自己更能看清形势,更能够做出正确决策,那样他可能会更好地帮到她,不必为熊所困还能顺利地分到肉,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一走了之,毕竟,他不是救世主。

    摩尼水窦喻   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 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妇语人言:“我夫已觉, 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胡以水窦名为“摩尼”)。欲令其人从水窦出。其人错解,谓摩尼珠,所在求觅,而不知处。即作是言:“不见摩尼珠,我终不去。”须臾之间,为其所杀。凡夫之人,亦复如是。有人语言:“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 脱。”凡夫错解,便求世界有边无边及以众生有我无我,竟不能观中道之理,忽然命终,为于无常之所杀害,堕三恶道。如彼愚人,推求摩尼,为他所害。

    摩尼:《丽藏》中原有注为:“摩尼者,齐云水窦孔也。”水窦孔即排水道,也指一种珠宝,后引申为珠宝的总称。

    这个人要不“与他妇通”使自己陷入不义,也不会招致杀身之祸;要不是错解语义执着于摩尼珠,但凡自己用用脑子想点办法,也不会坐以待毙。错解了语义,如果能求证一下,也不至于“我终不去”回天乏术。人说不管这世界怎样怎样,只要坚守中道便可解脱,要义是坚守中道,可有的人却沉迷于探究怎样怎样就像探究有我无我有边无边那些不着边际的问题,终究不得要领不懂得秉持中道的道理无功而返,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跑偏了?

    二鸽喻   昔有雌雄二鸽,共同一巢,秋果熟时,取果满巢。于其后时,果干减少,唯半巢在。雄瞋雌曰:“取果勤苦,汝独食之, 唯有半在。”雌鸽答言:“我不独食,果自减少。”雄鸽不信,瞋恚而言:“非汝独食,何由减少?”即便以嘴啄雌鸽杀。未经几日,天降大雨,果得湿润,还复如故。雄鸽见已,方生悔恨:“彼实不食,我妄杀他。”即悲鸣命唤雌鸽:“汝何处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 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竟何所及。后唯悲叹,如彼愚鸽。

    雄鸽误会雌鸽独食还不听解释,“以嘴啄雌鸽杀”,明白真相后悲鸣“汝何处去?”那你早干啥去了?你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呢?你的忍让担当呢?你的柔情蜜意呢?可见愤怒是会蒙蔽人的心灵的,会让人冲动不计后果,让子弹飞一会儿又何妨?岂不知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犯于重禁,悔之于后,竟何所及”,那时候,再“悲鸣命唤”又有什么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读百喻经第三十二天-----老母捉熊喻、摩尼水窦喻、二鸽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jq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