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心理
写给自己:不要做公转的好人

写给自己:不要做公转的好人

作者: 水的表情 | 来源:发表于2023-03-09 21:06 被阅读0次

    在武志红老师的课上听到这样一句话。抑郁的好人,总是不能自转,而是公转。

    所谓自转,就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所谓公转,就是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活法。

    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好像都活在公转的状态中。

    无论身处什么环境,总是会不自觉的去捕捉周围人的情绪,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

    有什么好事从来不争,背了锅总是默默承受,是一个永远不会吵着要糖吃的乖小孩。

    大家都说我很好,只有自己知道,对别人的好是以牺牲对自己好为代价的。

    武志红老师在《圆桌派》上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你一直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你把别人照顾得很好,可你活了很久之后,你就不想活了。如果你做各种各样的事,都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这样一来你就觉得活得很带劲。”

    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他所说那种“不想活了”的状态,不是说你一定会去自杀或者走极端,但是对生活完全没有兴趣,觉得什么都没意思,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像一具行尸走肉。

    有什么好事也不觉得开心,有什么坏事也没有多难过。

    这种“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状态深深困扰着我,于是我开始接触心理学,走上了漫长的自我疗愈之路。

    一、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接触心理学之后,所有的老师都在讲,要爱自己,要尊重自己的感觉。

    听起来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但是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我没有感觉。

    身上经常各种莫名的小伤口,在哪里撞紫了一块,或者手上被划了一道,我都想不起来是怎么受的伤。

    工作上遇到不平的事情,同事都为我义愤填膺,但是我自己没有感觉,没有愤怒、没有委屈、没有不平。

    身体的痛觉和情绪的痛觉仿佛都是麻木的,并不觉得痛,有的只是漠然,和对一切的厌倦。

    我开始有意识的让自己慢下来,学习暂停,哪怕只有几分钟,觉察自己的呼吸,脑海中的念头,身体的感受,情绪的感受,尝试与自己对话。

    后来发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冥想。

    一开始很难集中注意力,脑海中的各种念头好似万马奔腾一样不肯停歇。

    慢慢的,通过深呼吸可以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

    当你有意识的去观察自己的思维时,就可以跟自己对话了。身体和情绪的感受也会一点一点的浮现出来。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脑海里面充满了各种声音:

    今天的会上我又没发言,明明自己是有想法的,总是不敢说,怎么这么懦弱,

    吃饭的时候婆婆怎么这么唠叨,烦死了,可是我对她是不是太冷淡了一点,

    孩子写作业太磨蹭了,忍不住又发了脾气,我是个差劲的妈妈,

    ……

    这些念头,全部是对自己的攻击和评判,它们在无意识中消耗着我的生命能量。

    二、接纳是救赎的途径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接纳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整体状态的认可程度,个体能够积极地看待自己各方面的价值和存在。

    很多人对接纳有误解,认为接纳就是当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告诉自己事已至此,反正也无法改变,就这样吧。这只是思维层面的妥协而已,并不是真的接纳。

    接纳的过程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知道要接纳自己

    最初的我就是这样,经常自我攻击,评价、否定、苛责自己,在内耗中痛苦;

    比别人一直攻击你更痛苦的,就是像个法官一样自己审批自己。

    要命的是别人攻击你,你还可以躲远点,总有宁静的时候。

    自己的攻击时刻都在,永无止境,而且是全方位的,躲无可躲。

    这是还没有觉醒的状态,因为不知道有另外一条路,可以抵达内心的宁静。

    第二阶段:知道要接纳自己,但是做不到

    这个阶段已经开始觉醒,知道了要对自己好一点,要爱自己,接纳自己。

    以为可以脱离苦海了,结果发现掉入了更深的深渊,因为内心的冲突更多了。

    如果第一阶段脑海里都是批评自己的声音,这一阶段就又增加了一个对“批评的批评”。

    每当我觉察到了脑海里攻击和评判的念头,就会有另一个声音冒出来:

    你怎么又陷入了自我攻击呢?

    你明明知道要接纳,怎么还做不到呢?

    你怎么就不能多爱自己一点呢?

    这个时候,原本的我、批评自己的我、和批评“批评自己的我”的我,这三个部分在脑海里天人交战,于是更痛苦了。

    这个过程,源于不能接纳自己的不接纳。

    所以说,接纳从接纳自己的不接纳开始,简直像绕口令。

    第三阶段:做到接纳自己

    大部分人都会卡在第二个阶段,处在知道做不到的夹层中。从这个阶段走出来,才是通往幸福的入口。

    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的代表——接纳承诺疗法,是这样定义“接纳”的:

    允许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存在,不管它们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对它们开放,给它们腾出空间;放弃与它们抗争;允许它们顺其自然,来去自如。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当你觉察自己的想法时,无论它是什么样子,都不要去评判它,不肯定,也不否定,让它存在,允许它来,允许它走。

    这里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允许,其实就是接受现实,不去较劲,我对自己说: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不完美,我会犯错,

    我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完美妈妈,这不影响我爱孩子,

    我做不到时刻对所有人都很好,事实就是如此,

    我会发脾气,会有很多负面的情绪和念头,但它们也都会过去……

    想法和感受天然是有流动性的,它们不是需要我去改变的问题。

    它们有时候会来,但也必然会走。顺其自然,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全然的允许就是接纳。当我不再纠结,不再执着于改变,所有的攻击、评判、冲突和分裂就消失了。

    这是一个全新的、宁静的、充满能量的新阶段,宛如新生。

    三、勇气是改变的前提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卡尔荣格说,“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直面自己的灵魂。但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

    自我成长,迈向幸福的道路充满了艰辛,需要莫大的勇气。很多人宁愿在痛苦中苟且一生,也不愿意去经历觉醒的痛苦。

    但是幸福没有捷径,只有直面困难,勇敢面对,拿出勇气,摒弃“可怜的自己”和“可恶的他人”的懒惰想法,负起责任,才能一步步迈上通往幸福的阶梯。

    继续前行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给自己:不要做公转的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kz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