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阿勒泰的角落》

读《阿勒泰的角落》

作者: 静水流深hh | 来源:发表于2017-01-31 22:17 被阅读0次

       初识李娟是在学校的例会上,杨老师手里捧着李娟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我顺手一拿拍了个照算是记个书名,打算以后想读时再读。后来高三语文测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里竟然出现了李娟的文章。再后来,听颜老师说她已经看过她的书了,我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位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花地文学奖”“天山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的女作家一无所知。恰逢读书群的组建,兴致上的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她的书。

       阿勒泰地处新疆北部。我不仅对作家一无所知,也对新疆一无所知,什么喀吾图、巴拉尔茨、沙衣横布拉克、桥头、红土地,每读到一处地方就借用文字在脑袋里将它绘成场景。

      李娟文字里的阿勒泰是个地广人稀的地方,生活着的大多是哈族人民。这个游牧民族在夏天热到三四十度,冬天冷到零下三四十度的大自然里勤劳质朴而协调静谧地生活着、劳作着。头顶的星空壮阔,银河横亘天幕。脚下是细腻的雪地,是碧绿的山坡,是金光灿烂的麦茬地,是荒野上的红土地与戈壁滩。远处草地平坦,森林蔚然,空谷里有歌者的声音在回荡……阿勒泰的美丽粗犷而细腻,物资匮乏而丰饶。

       我很想说一说那里的游牧人民。李娟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与牧民一起转场,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写出来的鲜活文字虽然平静却常常令我惊叹。我觉得那里的世界很寂寞,生活很贫乏,天气很恶劣,条件很艰苦。可当阿勒泰整个儿在我眼前铺展开来的时候,我看到可爱的牧民:不赖账的喀吾图顾客、打酱油的酒鬼、不善汉语却学会砍价的女人们、把劳动当成游戏的孩童……以及“我”那个生活热度永远高昂的妈妈、勤劳利索的妹妹和九十高龄还玩心颇重的外婆,不辞辛劳,勇敢而平静。

       作者一家深深地融入到这个群体里,过着或随迁或暂定居的生活。牧民们凭借着深厚浓重的习俗和经验,用最恰当的磨合方式与这个世界打着交道,一辈又一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热情不减。他们和作者一样有着极其平常的天真和对世界的美好向往。仿佛走进了世界深处,我看到一种孤独而宁静的美好,这样的艰辛读来甚至有着浪漫的味道。心里升腾起感动,没有矫揉造作。

      最后,来说一说李娟的那只雪兔吧,它总是比我们更轻易地抛弃掉不好的记忆,所以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受着生命的喜悦。怎么说呢,总是感觉李娟写的那些人那些动物都有着最平凡的满足心。恩,我们也勇敢而平静地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吧。那些生活里的惊奇与感动,就像雪兔一样,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

相关文章

  • 读《阿勒泰的角落》

    一位同事正苦口婆心地对一位对学业倍感迷茫厌倦的女生进行开导;另一位同事正疾言厉色地斥责两个翘课的淘气男生,而我刚从...

  • 读《阿勒泰的角落》

    用平凡朴实的文字写出世间温情动人的故事,那被人遗忘的角落,抒写着人间的真善美。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把普通得不能再...

  • 读《阿勒泰的角落》

    前段时间读了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七讲》,对于文化素养薄弱的我来说,之前是需要做一些功课的。还好叶嘉莹先生解释的雅...

  • 读《阿勒泰的角落》

    初识李娟是在学校的例会上,杨老师手里捧着李娟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我顺手一拿拍了个照算是记个书名,打算以后...

  • 我读《阿勒泰的角落》

    2019年4月29日星期一晴 这本书是李娟对自己在1998——2003年新疆阿勒泰牧区生活场景的记录。如今已经过去...

  •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

    “虽然这些收录成书的文字中,许多想法和说法已经为现在的自己所否定了,但我仍然珍惜它们。而每次重读,总能真切地看到独...

  • 读书||读《阿勒泰的角落》

    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碧蓝苍穹下,牛羊成群,时光随小河流淌,自由同飞鸽翱翔。 在这里,一个普通人为了还Z会苦寻一个...

  • 读《阿勒泰的角落》有感

    作者笔下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碧蓝苍穹下,牛羊成群,时光随小河流淌,自由同飞鸽翱翔。 在这里,一个普通人为了还Z会...

  • 阿勒泰的角落

    我翻完这本书第二遍正在回味,最后一页的出版信息让我不禁诧异:这本再版书五年间印了22次,在这个盛传纸质书阅读越来越...

  • 《阿勒泰的角落》

    提到《阿勒泰的角落》,作为一个脑中形容词比较匮乏的人,我想到的果然不是形容词,而是一个名词——初心。阅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阿勒泰的角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pk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