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成长岁月,难忘父母教诲,他们无怨无悔的养育使我有今天的美好,他们教育我要尊重他人,是的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感谢家人赐予我的这份美好品质,尊重,让生活更美好!
离娘家近,平常无数次回家都不如大年初二的心生敬畏。怀着激动和思念早早到家想着帮忙准备午饭,多和妈聊聊天,妈却早已在五点多起床,将饺子和各种菜都备好,不用我帮忙,还特别叮嘱要去奶奶那里看望她老人家,我心领神会,将准备好的礼品都带着。在她们那个年代,作为儿媳尽管不受奶奶待见,但从记忆中开始,每逢过年,第一盘饺子总是送给奶奶,就算弟兄几个轮流轮伺候,到了我们家妈也是想尽办法做好吃易消化的,把第一碗饭送给奶奶吃。在奶奶嘴里每个儿媳妇都是不识好歹的坏人,可在妈妈嘴里奶奶拉扯孩子们长大不容易,凡事都要尊敬她老人家。虽然这份尊敬不能感化顽固的老人,但妈妈的言行润物无声的滋养着我们,尊重不在乎回报,只关乎自己的内心!
姐弟几个就我不爱说话,从小妈妈就教导见面时要和人打招呼,有时候在家里独自练习了好长时间的见面礼,等到出门见到真人了面对面看到眼神,又红着脸说不出口,只是向别人微微一笑。妈就说:“打招呼并不是说许多漂亮话哄人开心,就是礼节性问候,既显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显得自己太过于高傲。”自此,我学会了偶然碰面先打招呼的礼貌性习惯,就算是当了老师,现在见到学生也一样,因为我知道有些孩子内心是尊重老师的,但不好意思说出口!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偷懒不想好好写作业,趁有文化的爸爸外出期间,私自把作业本剪掉一圈,等不识字的妈妈检查作业时,明显看得出她很愤怒,但还是用紧握拳头又伸开的双手将作业本用袋子装好封起来,给我买了新本子重新再写。她告诫我,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学习知识也一样,就像种地,你尊重土地,付出汗水,才会收获更多粮食,劳动力不欺人。
带着这样的家风家训,我不厌其烦的教目不识丁的妈妈学微信,将打开页面画成地图,标出符号,尊重并成全她对远方儿女的思念;爸爸总想学电脑,不能面对面交流时就录视频发给他,那年五月,爸买了老年车,我抱着孩子坐在热乎乎的车里教他技能,尊重他的努力;结婚十几年和公婆住在一起,从不吵嘴,每次回家妈总说,公婆那么好,养儿不容易,要尊重人家,年轻人要懂得忍让,带孩子要沉得住气;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尊重这份职业,尊重知识的传授,尊重每一位同事,尊重学生和家长,虽然不会有异高于常人的成就,也不会有良心上的亏欠;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他人,孩子在处理问题上更大度,有好人缘……
身为农民的孩子,这些家风家训像黄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只有辛勤耕耘,才能结出了累累硕果,不需要高大上的词语和高调的宣传,就是日常生活的浸润,深入骨髓,流淌在血液里成为身体和思想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需要的时候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这是言传,更是身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