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初夏季节,我站在阳台上,天气晴朗阳光照耀。我想说,每早晨,都是新的。不是吗,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刻你都可以重新开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切都好∨好啊!
这的确是我脑子里面自然流出来的文字。当我把它们写下来时,仔细品读,我才发现这些话都似曾相识,原来这些文字都有出处:
“每早晨,都是新的” 这话原来出自《圣经》,千百年来这句话也出现在无数的文章中、无数人的口中;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原来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句,作为70年代生人,普希金的诗我们都背诵过好几篇吧,这些诗句都印到脑子里去了;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在[必应]里一搜,竟然还有现代小说、文章以此命名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当然更是中国名句啦!
你发现没有,我上面第一段话,原来都有出处,而且,这些文字表达的意思都很接近,“ 神凑” 在一起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初夏的早晨我站在阳台上的心境。
想想真是赞叹不已!我们人类的思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经过历代传承和广泛传播,无论是跨越千年的古人和现代人,还是在地球那端的西人和这头的东方人,总有些思想会有不谋而合的契合,就好似中国木结构家具的榫和卯,一个词、一段话,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正好满足某一个心灵的需要,或者说,成为那一个心灵想要表达的情绪,我认为这就是所谓的 “共鸣”!
我们都爱读书,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当你读书的时候,作者的思想和你的思想产生了共鸣、碰撞、融合,这种感觉,是读书人心神向往的,否则为什么会说 “书中自有颜如玉” 呢。
阅读一本书,可能在读的当下,某些文字片断立时就触动你的心弦,刹那间就泪眼模糊,像某个人戳中了你的泪腺;又或者,你只是读过了那些文字,你以为那些文字就那么一页一页的翻过去了没了影儿,可是,那些正满足你张开的细胞的文字就进入了你的思想世界,先雪藏了,到了对的时候,它们就完全自然流露了!就象我站在阳台上,满眼的阳光、青草,微风吹在脸上,一扫整晚阴郁的心情,那些文字就象我的呼吸一样自然地从我身体里冒出来了,“好(第四声)文”的我又马上把它记录下来,这种愉悦的心情,是每一个爱写作的人幸福指数最高的时刻。
文字是用来等待共鸣的,就象音符和琴弦。音符在琴谱上就只是记号而已,而琴弦呢,没人拨动它始终发不出声音,只有那识得琴谱又懂得抚琴的人,才能奏出美妙的仙音来,这仙音,就是写谱的人和弹奏之人的 “共鸣” 。我又想到一个词,“知音”,对了,所有的文字,都在等待“知音”! 愿我们每一个“写作匠” 留在 《简书》上的文字都有知音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