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骞文化让城固腾飞

张骞文化让城固腾飞

作者: 带路神图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23:12 被阅读0次

张骞文化让城固腾飞

“张骞西域众乐图”实施计划书

“张骞西域众乐图”是“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核心文化的集中体现。“张骞西域众乐图”是大自然对“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精神文化的高度颂扬。理解“张骞西域众乐图”图意内涵,发挥好“奇石文化”的“启示”作用,吸引和汇聚世界正能量,打造城固“张骞文化”名片,共建“命运共同体”,共享世界和平、繁荣、富强、“众乐”的盛世局面。

(一)基本概况“张骞西域众乐图”是亿万年前形成的黄河画面奇石。其画面内容与“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精神内涵高度一致。“张骞西域众乐图”图面反映了张骞和西域各国民众欢歌起舞的场景。画面上代表“丝绸之路”的骆驼形象清晰可见。“张骞西域众乐图”奇石与张骞会见“牛郎织女”传说故事非常吻合。朴实的黄河泥土石材,浓墨重写的中国画风格,手掌大小的奇石画面,足以反映千万年人类追求的共同愿望:“天下同乐”。

(二)优势条件:“丝绸之路”上张骞不仅凿出了一条世界贸易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凿宽了人类的思维空间。张骞作为“丝绸之路”的人物代表,其“精神形象”经过2000多年时升华已达到了可以影响世界发展的“启示文化”。“一带一路”是受“丝绸之路”文化的“启示”而产生的。“丝绸之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张骞文化”。作为倍受世界观注的“丝绸之路”代表人物。早已不仅是一种人物形象,已完全升华到一种可以传承和发展的世界“大同文化”。“张骞文化”对世界和谐和繁荣的“启示”作用已通过“一带一路”逐渐表现出来。目前最紧迫的是对“张骞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张骞西域众乐图”是文化奇石对“张骞文化”的祥瑞代表。是天工艺术通过“天书绘画”对“丝路文化”的精准表现。是大自然在“丝绸之路”上的惊世奇观。

“张骞西域众乐图”可以作为世界人民参观“丝路文化”和“张骞文化”的文化景点。可以帮助人们感悟大自然的鬼爷神工和天地人“万众同乐”的美好愿望。“张骞西域众乐图”可以帮助人类融通世界,共同实现万众同乐的美好局面。

(三)实施方案

1.为“张骞西域众乐图”设置专属高科技展馆。把“张骞西域众乐图”作为“张骞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众乐图”天然性、唯一性、画面内容与张骞出使西域情节的一致性作用。采取各类宣传方式吸引和号召全世界民众到城固来观赏奇观,感悟“天下同乐”的美好心愿。

2.利用“张骞文化”和“张骞西域众乐图”的“启示”作用,每年结合“张骞文化园区”的各项活动,不断对“众乐图”的“启示文化”作用进行开发和利用。

3.结合“张骞文化”和“丝路文化”的精髓,把天工“张骞西域众乐图”深刻内涵和图意用剧本形式表现出来。拍摄成影视作品,不断推动世界“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的进程。

4,把“张骞西域众乐图”固定展和巡展相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张骞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城固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人心相通,贸易相通,共享繁荣之乐。

5、利用“张骞西域众乐图”开发各种产品,凿通思维相通的渠道,解决城固各类发展问题。达到“一通百通”的目的。

“张骞文化让城固腾飞”总体方案(建议书)

(一)、成立“张骞文化”“一带一路”推广委员会

(二)、建好一馆,一园区。(一馆:张骞文化馆;一园区:张骞文化园区)

(三)、设立:张骞文化特使(若干:各省市、各国家都有“张骞文化特使”)

(四)、开展好五项活动:

1、张骞公祭4月初(祭祀祖先,宏扬精神,凝聚力量,广交四海宾客)

2、张骞文化论坛5月(探索发展,招募人才)

3、张骞文化旅游节6月(旅游邀请节,为城固投资洽谈会做准备。)

4、张骞“丝路合作”投资洽谈会7月(城固投资洽谈会)

5、张骞文化年会(表彰总结会)

(五)搞好基本保障:

1.准确领会中央及陕西省的相关精神,抓好“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这“牛鼻子”(采取政府工作人员“结亲”帮扶和项目帮扶科学方法,让城固快速脱贫)

2.举好“张骞文化”旗子,打造“城固名片”,充分发挥“张骞文化特使”和“五项活动”作用,吸引国内外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到城固投资。

3.办好“张骞大学”培养国内外所需“丝路人才”。(学科以当代“一带一路”所涉及的急需人才为培养方向)

4.打造张骞文化讲师团队,在国内外不停的开展“张骞文化”宣讲活动,向国内外发出邀请,欢迎到城固投资兴业,引进资金和项目。

5、进行好城固百年规划,从城固人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建设入手。创造优质的人文环境,安全环境,自然环境。让大资金好项目想来城固投资,来了后敢投,投了后成效卓越。

6.把“张骞文化园区”打造成文化交流,项目投资,爱国主义教育的世界级的“众乐园”。

“一带一路”“张骞西域众乐图”

“一带一路”奇石“张骞西域众乐图”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避难秦州(今甘肃天水)时,写下的《秦州杂诗·闻道寻源使》中的诗句,诗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在中国历史上,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并带上了某些神话色彩。民间传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通西域,曾到了“西天”的黄河源头,会见牛郎和织女。 牛郎和织女边听张骞讲述出使西域的经过和所见所闻,牛郎弯腰从黄河边的麦田抓起一把黄泥巴揉成一块泥土疙瘩,织女接过牛郎的泥土疙瘩顺手拔起麦田一根麦苗将张骞讲的喜闻乐见的画面画了下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由牛郎和织女共同完成的“张骞西域众乐图”。(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余年,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此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张骞西域众乐图”是出产于黄河的画面奇石,奇石宽17厘米,高15厘米,厚6厘米。奇石质底呈金黄色,与传说此奇石是牛郎用黄河边麦田的黄泥巴揉成的土疙瘩的颜色一致。奇石图案的颜色与传说此奇石是织女用黄河边麦苗绘出的画面一致。奇石的整体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张骞跨下骆驼和出使国众臣欢歌起舞,周围的群众有的在观看,有的起舞同乐。远处的天山黑黝黝的,宽广黄色的远方又有骑驼人朝歌舞人群走来。“张骞西域众乐图”内容丰富喜庆,是张骞第二次成功出使西域的真实情景写照。

“张骞西域众乐图”虽然是牛郎和织女送给张骞的礼物,后经牛郎、织女和张骞三人商议将此方“张骞西域众乐图”投入黄河。让黄河之水将这幅喜庆的场景带给黄河两边的所有人。千百年以来,黄河母亲河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许多先人和当今世人都在根据”张骞西域众乐图”的传说在黄河岸两边寻找这块神秘“泥疙瘩”。而这块传说中的“泥疙瘩”通过几千年黄河水的冲刷,早己变成了坚硬的黄河石。据张骞的后人张大师介绍,1951年家父在去黄河边祭祖时一位老者把此石交给了张大师的父亲。“张骞西域众乐图”曾在张大师的“张骞祠堂”展出过一段时间,后因安全及传承问题,一直被张骞后人珍藏。

张骞西域众乐图赋

牛郎织女会张骞,牛郎抓起黄河泥。

张骞西行感动天,织女绘画泥疙瘩。

感人画面送骞君,三人商议黄河水。

河水养育华夏人,喜庆疙瘩黄河石。

黄青素描中国画,生动场面写真情。

张骞奉旨出西域,骞勇神护路无阻。

西域民众歌舞迎,欢乐景象心相连。

张骞开辟丝绸路,千年古道贸易通。

丝绸铺成贸易路,惠泽八方一家人。

张骞成为千寿人,当今伟人出新人。

一带一路伟人字,带路神图和田玉。

奇石文化美丽画,诉说故事感后人。

张骞西域众乐图

“一带一路”文化奇石博物馆

18699175161

二0一八年三月

 

 

 

 

凿空千年思路宽

八方财汇城固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骞文化让城固腾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r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