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云贵高原的山城冬天来得快速,立冬刚到,这里已经刮起了寒风,到了需要添衣保暖的季节。
这天,晓理问孟裕民,“小孟司令,你爸妈怎么给你那么多零花钱?”
他说,“不是他们给的,是我自己做生意挣的。你要想赚钱,我们可以一起合伙做生意。”
“不需要很多本钱吗?”晓理从未做过生意。 “具体怎么做?是摆摊还是其他的方式?”
“什么都不需要,跟着我就可以,很简单!赚到的钱大家平分。”
“好!我们起誓……”晓理不禁佩服这位有赚钱办法的朋友,伸出小指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小孟司令员也伸出小指头。“一百年不许变!”
两人互相勾住小指头,用大拇指互相碰了一下。
“说干就干,午饭后我们就出发,你在训练场门口等我,记住穿上一件棉衣。”小孟司令神秘地眨眨眼。
“天气又冷,虽然还没到穿棉衣的季节,穿棉衣怪怪的。”晓理说,他不知道小孟司令准备带他做什么生意,需要这样的打扮。
“穿一件宽松一点的衣服也可以,一定要有几个大口袋的那种。风雨无阻!”
“Ok!”
午饭后,晓理穿上一件四个口袋的”国防装”,满怀期待和神秘感,来到军区训练场的大门口。
门口的卫兵和他已经很熟悉了,问道:“又来玩吗?今天训练场有军事训练活动,不能进去。刚才小孟司令也来过,也不能进去。你们可以改天再来!”
晓理原路折回,但没走远,在路边的草地上找到一片干净的地方坐下来。他相信小孟司令肯定会出现。
果然,十几分钟后,小孟司令从训练场右侧走出来,他身上还穿着一件宽大的四口袋绿色军装,而且每一个口袋都鼓鼓囊囊的。他一看见晓理在草地上向这边看,就高兴地招手向他挥手。
“不让我进去?这可行不通!《三十六计》、《孙子兵法》、《鬼谷子》这些兵书我早就烂熟于心,随时可以派上用场……”小孟司令说道,“训练场西南角有一处被野猪掘开的豁口,我早就开道了……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就是所谓的因势利导。”
他把晓理带到路边的灌木丛,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大把金黄色的子弹壳,扯开晓理的衣服口袋然后塞进去。
“太重了,你也来装一些,两个人一起分担。”他说,“学校附近有家收废品的,可以把黄铜子弹壳卖给他换钱。”
晓理终于明白了,但是他不确定这样做是否算“偷窃”。
过了一会儿,小孟司令的衣服口袋瘪了一点,看起来没那么特别;晓理的衣服口袋鼓鼓囊囊的,显得很沉重,不过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于是他们沿着公路一起走向学校。
正走到学校大门口,突然听到上课铃响了起来。糟糕,现在是上课时间,他们迟到或缺席会被处罚扫地或者给家长写信!他们使劲地跑向教室,口袋里的子弹壳发出叮叮当当的铜铃声响。
教室里,同学们已经就座,冯老师也站在讲台上。看到他们慌乱地跑进来,同学们发出一阵嘲笑声。
“站到墙边来,”冯老师指着墙边的“罚站区”说,“为什么迟到了?”
“嗯……”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上来,把口袋里的东西放在讲台上。”
他们乖乖地走上讲台,抓起口袋中的东西一把一把地放在讲台上。清脆悦耳的铜制子弹壳发出叮呤啷当的声音,在桌面上堆积成一座小山。
课后,晓理和小孟司令被叫到教务楼的教导人员办公室。在冯老师严厉的目光注视下,裕民编造了一个谎言。他说,这些子弹壳是在军区射击训练场捡到的废弃物,已经收集了一年多了,今天想把它们交给学校,做好事并且拿到小红旗。
冯老师问晓理,他说的是真的吗?晓理点了点头。
冯老师哼了一声,面露微笑:“捡到这样的东西应该交给训练场,以后不要再迟到了。这些子弹壳,你们得自己拿回去交给训练场,今天就必须送回去。”
在两个孩子明确回答之后,老师才让他们带着子弹壳离开办公室,显然不想深入追究。
放学后,小孟司令和晓理一边走一边思考,想不明白为什么教导主任这么相信他们。
小孟司令说:“冯老师肯定是用了一种欲擒故纵的策略,这是唯一的解释,我们千万不能上当!”
最后,他们决定采取欺骗的手段,卖掉一部分子弹壳,留一部分交给训练场,既满足了赚钱的欲望,又能应对严厉的冯老师的询问。庆幸的是,学校离废品店不远,他们把大部分子弹壳卖掉,每个人都分到了十几块钱。小孟说剩下的子弹壳由他亲自送回训练场,而且保证在今天马上送到。
果然,正如小孟所料,第二天下午,教务主任亲自到军分区,找到训练场长了解情况。得知子弹壳已经归还,他才放下心。
一切都恢复正常,卖掉子弹壳的钱可以放心使用了!
晓理为小琴买了一本《白雪公主》的小人书送给小琴,还请几个同学去看了一场电影。剩下的钱和弟弟逛了几次街道,看小人书,吃零食,很快就花光了。
有个周末,小孟司令带着一个污渍斑斑、臭气熏天、分量十足的破木箱,叫上晓理一起来到废旧店。小孟司令打开破木箱,晓理发现里面是一些金属零件和一根锈迹斑斑的铁管。铁管轻轻一掰,铁锈就像雪花般簌簌落下。
店主辨认后告诉他们,这些看似破旧的零件极有可能来自枪械,即便是残余的部件,交易这些也是违法的。更何况,这些东西在他看来只是一堆废品,毫无价值,就算白送他也不要。不论两人如何劝说,店主的态度坚决,拒绝收购。
无奈之下,小孟司令和同伴只能失望而归,打算将这些废品扔进鱼塘。途中,他们偶遇了鲁班华,他一见到破布袋中的物品,立刻喜笑颜开,“这可是好东西啊!”小孟司令不以为然,“这只是垃圾,我们正准备扔掉。”鲁班华却热情地接过来说:“给我吧,我有空会好好整理它们,等组装完毕,看谁还敢小瞧它们。”
几周后,军分区训练的场长向孟司令员汇报工作,无意中向孟司令员提及小孟司令将捡来的子弹壳归还训练场的事情,并对他大加赞扬。孟司令员听后只是淡然一笑,未置一词。
当晚晚饭后,孟司令员把小孟司令叫到客厅,要他站好,然后拿出一条细长的竹鞭,“今天你要是不说实话,我就好好教训你!”说罢便扬起鞭子,唰唰两声,竹鞭在小孟司令身上留下了两道红印。
“哎哟,疼死我了!”小孟司令蹦起来,感觉不妙,急忙大喊,“妈妈,快来啊,老孟要打死我了!”妈妈立刻从厨房跑出,将他抱在怀里,怒视孟司令员,“你这是干什么?”
“这小子,我还没怎么动手他就先告状了?你问问他私自卖子弹壳的事,看他干了什么?”孟司令员反驳道。
“孩子,有什么事就坦白说出来,承认错误就好,改正了就没事了,大人也不会怪你的……”妈妈一边安慰他,一边为他找台阶下。
听到“私自卖”的字眼,小孟司令知道再也瞒不住了,便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经过坦白交代。孟司令员听后只是轻轻叹息:“唉,这孩子总也长不大,都是你宠的。”随即放下了竹鞭,转身走进了书房。
小孟司令从妈妈怀里挣脱出来,抱怨道:“我都这么大了,还老是被抱着,难怪我都长不大。”妈妈听了,笑着回答:“谁让你是妈妈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呢?”说完便回到厨房继续洗碗。
小孟司令看看时间尚早,作业也已完成,便拿起几本兵书在沙发上翻阅,他想弄明白自己是如何巧妙地逃脱了惩罚。当然,他也清楚《三十六计》里肯定没有这个计策,因为他早已倒背如流。他轻轻念叨:“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
孟司令员从书房出来,对小孟司令说:“今晚的事情,罪责可免,但惩罚不能少。去书房,用毛笔把我放在书桌上的字帖抄写五十遍。”小孟司令抬头看到孟司令员严肃的目光,知道无法逃避,只好低头丧气地走进书房。
第二天上午,小孟司令把昨晚的经历告诉了晓理,自豪地说自己运用兵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昨晚在危急时刻灵活运用了“援兵之策”,成功地躲过了一劫。当然,他没有提及自己被罚抄字帖,一直写到凌晨一点才完工的尴尬事。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孟司令开始对兵法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利用课余时间研读各种兵书,不仅限于《三十六计》,还涉猎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古代兵书。他逐渐领悟到,兵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战争,还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与此同时,小孟司令和鲁班华的关系也越来越好。鲁班华教会了他许多实用的技能,例如修理电器、组装家具等。这些技能让小孟司令在同学们中间备受欢迎,他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尝到“做生意”的甜头,两人又连续几次进行了同样的交易,但是训练场加强了管理,严禁任何未经许可的人进入,子弹壳的生意也就结束了。
小孟司令喝可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