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乳腺结节,我推荐她去了我常去拜访的湘雅退休老中医,今天问起看病的情况。她说这位老中医说她身体没有病,就是心病,应该把检查结果扔进垃圾桶。如果实在需要开药那就开吧,然后给了开了七剂药,她也吃得随意,只吃得两剂便扔在一旁。这位老中医确实佛系,我甲状腺结节三级,医院建议我切片检查,我征求他的意见,大手一挥:“切片检查了又怎么样呢?难道你去动手术吗?如果你不切,我还能帮你调理,如果切了,那我也就没法调了。心事太多,好好修心去吧!”好家伙,药都不给我开直接轰出来了。
身体是情绪的晴雨表,自己平日里喜欢动怒,还喜欢压抑自己的情感,时间长了,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卵巢囊肿,其实这些多长出来的不属于我们身体的组织何尝不是我们长期情绪的淤积成结呢?跟自己过不去,身体就跟我们过不去。
而情绪无不跟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解释事情的语言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忘记了很多事情我们需要的只是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好好地爱自己,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想办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的需求。有时候我们以为委屈自己就成全了全世界,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勉强自己,即使明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很过分也没有办法提出拒绝。内心里面害怕自己的拒绝会伤害彼此之间的关系,其实真正的内心的潜台词是要保持自己在对方心中的正面的形象。你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人人都爱你。如果一件事情让你觉得不舒服,那一定是跟你内在的本能发生了冲突,所以先不要答应,让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再给出答案。你有义务照顾好你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要学会爱自己,尽管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里面从来不曾提出个一个照顾自己的理念,但是个人觉得这与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一致的。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具备良知良能的,但是慢慢地物欲遮蔽,便失去了找到良知良能的能力,必须重新学习才能点亮。这其中的良知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爱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之不可,但是心身本是一体。不照顾好自己的心情,不关照自己内在的正常合理的需求,如何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委屈了自己,在自己的观点上进行让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局面就稳定下来了。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你内在压抑的情感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不在此处倾泻必然会以另一种方式另一种形式喷发。人难以做到的就是不迁怒,不贰过,所以圣人才能与小人区别开来。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一种认知,你的委屈并不一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它只是暂时一种和平的假面目蛰伏下来,等到有机会,必定会卷土重来,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它,只是逃避了当时可能的冲突。问题要解决,必须要一系列的框架。第一,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第二,我希望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我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三,我用一种什么样有效的沟通方式表达我的需求。第四,了解对方的需求和预期。第五,提前演练,看看这可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满足彼此的需求。这其中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最难做到的,通常我们不会花时间真正澄清自己的需求,只会有个笼统的表达,例如说“你能不能对我好一点?你能不能有点责任感?”我们以为这就是在表达需求。可是个好和责任感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许就当前事件而言,我只是希望你能够今晚能够煎一块牛排,只是希望你能够将每个月的家用在月初交给我,而不是我每次都要张嘴跟你要。但是因为没有提出确切的需求,对方没有办法准确达到预期,便被我们打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懒散,拖延”等等。关于对方的需求就更容易被误解,我们总想当然地以为对方一定就是这么想。有时候对方跟你发脾气背后的真正需求也许是“你可以抱抱我吗?”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你真是一个不解风情的老古董!”在这样彼此的误解中,我们怎么可能进行和平的对话。小到家人朋友的沟通,大到公司谈判,国家外交,莫不是秉持着这样的原则来进行。
沟通难,难就难在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来看待问题,常常陷入将迎意必的窠臼之中。此时不如重新审视自己,看看除了这种选择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