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读《古文观止》,是老师在公开课上的推荐。
翻读的时候,陌生而艰涩的词语太多,一度让我有畏难情绪。加上当时图便宜买的盗版,篇章缺漏,字体密小,更冲淡了我继续阅读的兴趣。
既是自己崇拜老师的强力推荐,我就硬着头皮诵读。读不下去,就每篇录音,督促自己继续前行。
前几年打工时,尚有时间。虽然那时候读得囫囵吞枣,但也算是通读了几遍。虽然读过之后印象不深,有的文章,大概记住的只有作者。
一个连文章意思不能读懂的人,怎么可能记住更多,况自己中年读书,记忆力减退很多。
今年春天,偶然刷到有老师带读《古文观止》,我的兴趣被激起。有时间的时候,就跟那个小朋友和成人混合的诵读班一起,跟读一些篇章。
跟读没问题,写读书笔记就让我难以提笔。
说来说去,还是对文章理解的少,吃的不透。知道这些问题,可从哪里下手解决呢?
我的那几个成人同学,每读一篇文章,当天就写出读后感。篇篇精品。读他们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他们是怎样的思维推动下,文章行云流水。
我更是觉得差距巨大而无从下笔。
下班之后有限的时间里,我既想提升业务,自学中医健康养生方面的知识,又想在读书上提升,读名篇佳章。但往样二者矛盾让己纠结,实施起来也是顾此失彼。
况不是时时能把握自己,懒惰之心常侵袭并消磨意志。
那天,我决定跟写一篇读书笔记。
太难了!明明有时间,但就是集中不了精力。花了三天时间,读不懂原文,就反复重复看翻译。
没有深度阅读,提升的就慢。读文章的目地,就是为我所用。泛读是一种方式,深度也是必须的一种读书方法。
终于,我找到感觉。读完一段,我就在书上标出此段的意思,象小时候上学那样。这样标注之后,通篇梗概我有了印象。
第一篇阅读笔记,我就是写得文章理解。虽肤浅至极,但终于有了开始。
后来,我又写了几篇。我写了之后,就在简书或其他平台上发表。都是陌生人,不必担心嘲讽,只想督促自己而已。
今天读到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有了新的感悟。
写文章常常觉得无语可说,无从下手,大概和自己思想懒惰,只想眼睛看过完事,不想思索,不想“破卷”,输出不够有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