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分享我近期在看的一本书——《提问的秘密》。
这本书的作者用了2000多句人们日常使用频率高的句子来向我们介绍关于提问的理论和技巧,其中介绍了人们话语中常出现的一些谬误。
1、滑坡谬误
“你必须好好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你就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你也就只能扫大街!你难道想一辈子扫大街吗?”
使用一连串的因果推论,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典型形式是“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接着发生C……接着就会发生Z”,而后通常会明示或暗示地推论“Z不应该发生,因此我们不允许A发生。”
可以随便从一连串的推理中找到一个环节,同样以已发生的事实来以牙还牙地提问:
“只有读了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乔布斯考上了大学不是也是退学了吗?”
“就算找不到好工作,难道就一定要去扫大街?隔壁小王自己创业,不是也做得很好吗?”
2、人身攻击谬误
“你说不能抽烟,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你在我这个年纪也抽烟!你也是这样!”
“小李,这个推广项目你就不要参加了,因为你实在是太粗心了。”
没有对论证进行有说服力的说明,而是攻击当事人,尤其当事人的人品或过往行为。结论通常为“不能相信某某的看法,因为他是一个……的人”。
“你是针对我还是针对这件事?”
“你的意思是只要细心就能把这个项目做好?”
3、诉诸情感谬误
“你怎么能吃狗肉呢?小狗多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们吗?”
利用对方的情感替代科学的论述。通常包括同情心、怜悯、恐惧、仇恨、厌恶、荒谬、新潮等,将主观情感凌驾于法律和公正性之上。如果要对此类话语进行反驳,可以通过将情感和谬误割裂开来,进行针对细节或个案的提问,或者以牙还牙用谬误方式反问。
“我觉得鸽子很可爱,你昨天还不是吃得很开心”。
4、诉诸公众谬误
“那么多抽烟的人都很长寿啊,所以抽烟对健康也没啥影响。”
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个观点的说法来证明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地假设大部分人认同的就是有道理,应该要接受的。通常在网络文章中,常出现的”据不完全统计……、经调查发现……、90%的市民认为……、大部分中国人认为……”等模糊表达。
“你说的数据从哪里来的?谁统计的?”
“大部分人认为的就是对的吗?几百年以前,大部分人还认为地球是平的呢。”
5、诉诸权威谬误
“马云说过,互联网是未来十年最大的商机,你为什么不肯做微商呢?”
“孙杨都代言了这个产品,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利用一个权威人物或机构的观点来取代科学的论述。(质疑权威)
“孙杨教我如何游泳我信服,他说别的,我为什么要相信?”
“马云有直接说让我做微商吗?”
6、非黑即白谬误
“你不支持反恐战争,难道你支持恐怖分子?”
把黑和白两个对立选择作为仅有的两个选择,而忽略了其他选择,通常发生在针锋相对的沟通或立场的选择上,通过简单粗暴的二分法,来掩饰其他选择的存在,破坏讨论的建设性。(以牙还牙,寻找类似的非黑即白提问来指出对方逻辑漏洞)
“我不支持反恐战争,但你凭什么说我支持恐怖分子?”
7、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老婆,我觉得我们家装一套安防设备纯碎是浪费钱。如果小偷要光顾我们家,不管我们用什么防盗方式,小偷总有办法的。”
因为尝试的解决方案导致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因此否定解决方案本身。
“既然如此,那我们要不要把门也拆了?”
“那安防设备是不是能降低小偷光顾的概率?”
8、偷换概念谬误
“我觉得你女朋友以后不会是一个好太太,完全不会做家务,更别说什么烧菜做饭的,你可有苦日子过了。”
通过对论证中的关键词定义的转化进行对论证的否定。应直接指出对方偷换概念的词语或举例:
“你的意思是只有会做菜和做家务的才是好太太?”
“既然你认为好太太就是会做菜和家务,那你怎么不娶个佣人呢?”
9、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母亲:“宝宝,你怎么不把苹果给小红吃呢?”
孩子:“给她吃了,那我不就没吃的了吗?”
当现实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选择,通常的表达是“不是……而是……”、“唯一的选择就是……”。
“除了这两个选择,还有其他什么选择吗?”
10、乱扣帽子谬误
儿子:“老妈,为什么老爸今天总是乱发脾气啊?”
母亲:“你爸最近正在经历男人的中年危机,以后你就懂了。”
因为你为特定时间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你也可以合情合理地解释这一事件。
“前天老爸就不是这样啊,今天正好进入中年危机?”
看完这一部分的文字,感觉作者是很用心地教我们怎么回怼人家,寻找话语中的逻辑漏洞,“以牙还牙”反问回去大概是最有效的方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