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门静坐基本法

禅门静坐基本法

作者: 月贤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0-10-14 13:53 被阅读0次

《禅门静坐基本法》

衍慈上人著

张道彰居士编集

月贤居士编集

一切功德皆随喜

缘起;

佛教所讲「缘起」,是指宇宙万事万物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产生而有。现借此法语,用作「禅门静坐基本法」的缘起。

香港佛教律仪净苑创立至今十二年,开设「静坐班」共二十届。每届都有同学们将课堂笔记交给我修改,希望成书流通。当时我将之束於高阁,原因有二:一,我所讲的都是学习古今大德之言,若要参考,有很多袓师大德的静坐大作;再者,自己文化浅陋,不敢动笔。加上忙碌为理由,直至第十三届静坐班同学张道彰,将数届静坐班笔记有系统地整理起来,(时值去夏安居,并蒙她发心供养安居道粮)请我修改,唯觉惭愧,即放下懈怠之心,为笔记作出修改。

同学们再三要求,将笔记编辑成书,广泛推广,把静坐得益与大家分享;又见现今社会人士,工作紧张,压力沉重,常有情绪问题,禅门的静坐,有安定情绪之功效。故拟出版,定名「禅门静坐基本法」,是为缘起也!

这「禅门静坐基本法」十二讲,有部份内容是根据一九九一年,本人於香港法藏寺图书馆所讲授,静坐班同学所纪录的「静坐讲义」。

因限於文化水平,力不胜任,岂敢谈静坐实践呢!只是同学们发心成就而已。在此感激张道彰同学的发起,亦感谢其他同学提供静坐笔记,出资助印者,和兴亚印刷公司支持之余,还要感谢温暖人间和马慧仪同学的序。更要感谢的上本下焕老和尚,年九十有七高龄,因法体欠佳於深圳人民医院,亲笔为此书赐字。及上净下天老法师亲笔为此书赐文。特此再三拜谢。

有不当之处,恳请十方大德慈悲斧正。

贫尼衍慈於香港静虑室

二零零四年五月廿五日浴佛节前夕

序;

踏入21世纪,现代人不愁温饱,却备受精神困扰。轻者是压力大、情绪差、空虚苦闷、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失眠,发展下去甚至是惊恐、或是狂躁、或是抑郁。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预言:2020年抑郁症将超越癌症,成为人类健康第二号杀手。

医学界都在费煞思量,研究有效的药物对抗抑郁症。与此同时,也有临床心理学家另辟蹊径,研究并证实佛法禅坐有效对治抑郁症。

现在越来越多都市人在备受心灵逼迫下,转向千年智慧寻求解脱之道。静坐不再是超凡出世的行为,而是解决人生苦恼的有效良方。

对於静坐,认识的人不多,一知半解或者误解的人却不少,有人怀疑静坐的功能,也有人认为静坐就是走火入魔。可幸香港佛教律仪净苑多年来推广静坐,不遗余力,使一批又一批学员通过静坐而改善身心状态,活出喜悦人生。

欣阅贵苑衍慈法师教导的「禅门静坐基本法」,把静坐班讲义整理结集,全面、深入地介绍静坐的理论与实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基本法」所言非虚,读後可以明白静坐调身、调息、调心的重要功能,数息随息的入门方法、止观的核心作用、修还修净的终极效果。

衍慈法师在第一讲就开宗明义说明静坐思想正确的重要性。并指示了正确的方法和了当的途径,对於行将尝试静坐的朋友来说,这是一本最佳的静坐范本。

《温暖人间》佛教双周刊

马慧仪  合十

二千零四年五月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一讲

静坐大意:各位同学,今天是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主办的静坐班第一堂课,讲题是「静坐大意」,现分几个方面。

一 为什么要静坐

凡做一件事都有原因,如食饭因肚饿,穿衣想保暖,住屋为避风雨等。为什么要静坐,首先要知道人的一期生命,是身心即物质(生理)和精神(心理)二大要素和合而成。身体是物质,佛教将之称为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大」是代表坚固性,指骨肉、头发、牙齿、皮肤、五脏六腑等,从头至脚,有三十六种物质;「水大」代表湿性,指眼泪、鼻涕、脓痰、血液、大小便等身体的液体;「火大」代表温度暖性,指体温;「风大」代表流动性,如行动及呼吸等。精神则分有八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未那识、8阿赖耶识),识是分别的意思(六根对六尘,产生分别)。其作用是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一根对一尘,如眼对色的视觉)用以见闻知觉,观察外境一切事物。第六意识的功能是监别前五识的善恶好坏,而通过第七末那识,执著自我与外境,将第六识所分别的善恶境界,传送到第八阿那耶识(又名含藏识)集藏所有善恶种子,因此待因缘成熟(父,母,及三缘和合),所讲精神和物质构成人的生命。再说四大和合的身体,细胞的组织是新陈代谢,生灭不已,若有一大不调,便会产生一百一十种毛病。若四大不调,则生理组织失去了平衡,便有四百四十种毛病。这四大(生理)若俱坏,精神(八识)便会离开身体,导致一期生命的终结。相对而言,若精神心理不平衡,亦会影响身体(四大)生毛病,甚至死亡。至於精神(八识)是指我们的思想念头,时刻起伏不定,前念过去,後念又来。而欲望的得失,均使身体消耗很大,同时降低智慧功能。

一般人只重视身体的保养,如运动、营养、看医生等等,但往往忽略了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由於不断受到外界的五花八门,人事、物质、金钱等影响,时常被内心三毒(贪瞋痴)及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色、形貌、威仪、姿态、语言、声音、细滑、人相)的引诱和折磨,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身体老病的原因,几乎可以说都是受到精神心理上所招致。例如工作紧张、思想压力、心神劳累、用脑过度,或有人事方面的打击或剌激等,使精神失去平衡,不能协调。便会引起血管收缩、脉速气急、精神衰弱、血压提高、晚上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晕眼花、记忆力差、火盛阴虚、气力不足、抵抗力差、易伤风感冒,乃至皮肤容易乾燥、容易衰老等等,出现种种毛病,乃至死亡。身体可比喻为一部机器,精神尤如电源,机器要通过电源才可发动,电源也不能离开机器而独立,此两者有互动关系。要使机器运作得宜,无故障及延长寿命,需要适当的运作和保养;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的消耗电源。身体与精神亦如是,均须互相配合才能延年益寿。可见精神心理是会直接影响身体的生理健康,为了身心安康,须以静坐调养,得解脱自在,这是静坐的原因。

二 靜坐的好處

當今社會發達,物質豐富,但現在的人卻比過去的人有更多煩惱,原因是充裕的物質不能填補心靈上的困擾和空虛,物質越豐富,人們更需要精神食糧。

所講人生過程中,精神上七情六慾之煩惱,加上肉體上衰老病殘痛苦的事可多了。無論家財多,地位高,條件好,子女孝順等,誰也不能為你代受身體的痛苦或精神上之煩惱。惟以靜坐可調理身心,則能減少雜念,使頭腦保持輕鬆冷靜,四大調和,全身血液流暢,才能身體康泰,放下我執,內心平衡,煩惱則能解除。培養豁達的胸襟,提高人的情操氣質,待人處事自然舒泰,生活得到安樂自在。有清淨的心境,方能發揮自性本具的光輝,轉煩惱為菩提,轉愚癡為智慧,轉妄為真,轉生死為涅槃,呈現出無為究竟的快樂,這是靜坐的好處(另文再述)。

三 靜坐須注意

現今海內外很多人,無論有否宗教信仰,都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寄託及超越,故對靜坐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靜坐便蔚然成風,但靜坐者必須知見正確為要。否則一念之差,實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有者甚至「走火入魔」。何謂「走火入魔」?「走火」是指身體產生毛病,「入魔」是指精神心理上出現問題。用功方法不對有偏差,譬如刻意控制呼吸,或強意守丹田,要令自己入定等,使心火上升,氣血逆流,身心失調,這樣便會引致渾身不舒服、惡心,嚴重者會吐血,或半身不遂,甚至死亡,這是方法不妥,產生反效果,謂火候不當,而形成身體上出毛病,名為「走火」。還有一種情況是知見不正確,心有所求,望有所得,欲求靈感或神通,所引起異境,如見自己身內五臟六腑,或見外境所變現的眷屬,乃至田園、山林、虎狼獅子等一切境象,或善或惡的幻境錯覺,便信以為真,執境如實,對一切幻境,心生歡喜的便去追求,或見怖畏即不安,此皆會產生種種煩惱,引起思想錯亂、神經衰弱、導致失眠、躁狂瘋癲成精神病者,這都是名為「入魔」。凡所有善惡境界,都不要理會,幻境魔事自然消失。此是靜坐要注意的。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二讲

一 静坐调身

上堂课已介绍了静坐大意,这一课与大家一起学习静坐的调身及静坐必须要知道的一些事项。静坐调身,所讲正确的坐姿是很重要。古今中外静坐时身体的姿势各有不同,如儒、释、道、瑜珈等的坐姿,传说有九十六种之多。佛家自有其独特调身坐姿,即常用的「七支坐法」。

一、  七支坐法

此七支坐法,使身体放松,内心平静,是采取「毗卢遮那佛」的调身方法(坐姿),在身体七个要点上做功夫:── 即1,脚结  2,手印  3,背直  4,肩平  5,头正  6,眼合  7,舌舐。故名「七支坐法」,先讲

(一)脚结:是指结跏趺坐,身体坐好,把腿盘起来,双盘坐法有二式:

(1) 将左脚掌放在右大腿上,再把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称为「不动金刚坐」。(见18页图第1张)

(2) 如右脚掌放在左大腿上,再把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称为「如意吉祥坐」。(见18页图第2张)。

通常用的是「金刚坐」,而也可以随各人的受用去选择。

双盘坐身体稳固,不易倾斜,又能帮助摄心,是最利于入定,功效最佳的坐姿。

若初学静坐无法双盘,可先用半跏趺坐(单盘坐),即左脚掌放在右大腿上称「如意坐」,(见19页图第4张),或右脚掌放在左大腿上,为「金刚坐」(见19页图第3张)。若如此单盘也做不到,可将两小腿交叉置于两大腿下,此名「交叉坐」,(见19页图第5张)。若两膝不能屈曲,可坐在凳子上,两脚平放于地,但身体不要倚靠任何东西,两小腿垂直如11字,用此「土地公」式坐」。(见19页图第6张)。有人双脚实在太硬,或坐十多分钟后,便会感到双脚麻痹,不妨试用暖水浸脚,帮助血液循环,麻痹程度慢慢减轻,若经过七至八次以上的忍耐,情况便会改善。总之先选择能做到的坐姿,日久则骨肉自然松柔,久坐腿也轻安舒适,不觉酸痛,渐渐达到双盘不倦。

(二)手印: 腿盘起后,双手叠起,通常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结成三昧印,又称药师印;或者把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称弥陀印,两拇指轻轻相接,置于腿上贴近小腹处。(见20页图第7张)。

「心是火,肾是水」,在用功时,若心(精神)提起来时,会引起火上升,导致水火不调,令心生烦躁不安。

在夏天温度比较高,静坐时双手亦可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上,帮助散热。寺院禅堂用竹制的心板(国内有些地方可以请到)把双手放在心板上(20 页图第9张),掌心向下,吸汗降温,是帮助调身的好工具。

(三)背直: 腿盘好,做好手印,就要观察背是否直。我们坐的垫也有要求,后面比前面高约二三寸,帮助背脊骨直,但要注意背直不是挺胸,否则导致伤气。坐在垫上,要把坐垫坐满,这样身体重心会平衡,使全身血液流通畅顺。若坐得太前或太后,身体不正,重心偏斜;又不宜坐梳化及其它靠椅,令身体有所倚的地方,均会阻碍血液循环,使身体产生毛病。

(四)肩平: 两肩平稳,身体方能坐得端正,若两肩不平衡,身体的重心也便会侧向一边,阻滞气血流通。要用意识观察,从头顶开始,观想至双耳,耳尖垂下是否对着肩,要肩松含胸,膝与肩宽,初坐时若难做到,膝亦可略开,务求平稳自然。

(五)头正: 再用意观想,从头顶至眉心,观鼻尖与肚脐是否连成一线,头正则不偏不倚,不低垂,也不昂仰,重心在正中。将下颚向后,略收三分,微微将喉结压着,因为咽喉两侧,有两大动脉,常称之为思维根,故头微俯压喉结,可令心离掉举散乱。口要合起来,脸部肌肉要放松,带有微笑。

(六)眼合: 眼合或微张下垂,则视乎个人受用,静坐者常有两种通病,一是「昏沉」,即用功时便似睡非睡,二是「掉举」,静下来时反而思想很多东西,杂念纷飞。若昏沉时,应把下垂的眼睛,稍为张开一条线缝约三分,帮助自己提起精神;容易掉举妄想多者,可闭上眼睛,让自己一心制意。

(七)舌舐: 舌尖微贴上颚大门牙后,使口水自然缓缓流下喉去,并能产生津液,增长脾胃消化,镇定神经。

此是佛家静坐调身「七支坐法」的大致内容。主要是身体每个部份的姿势,包括肌肉、节骨都要完全放松,自然为要,若各身体姿势调得好,便能帮助呯吸及摄心。以下先讲一下调身前与后要注意之事项。

二 静坐调身须知事项

(一)环境: 环境清雅幽静,空气流通,可帮助打坐者摄心,在都市里,尤其是在香港,居住地方比较小,嘈杂音大,如现在我们所在地方,外面传来车辆不停的声音,但我们可在声音上学习做功夫,不要随声音转去,大家将此声音作为增上缘,从耳根锻炼,不听外声,要返闻自性,(此耳根圆通法门,容後再讲)。再讲环境方面有几点要大家注意的,静坐前先做好预备工作,如有电话机之话筒最好挂起来,以免被突然而来的声音骚扰,会令心跳。开少许窗,使空气流通,但也不要坐在当风处,或把风扇或冷气对著自己直接吹,这样会受凉,更不要在潮湿或冰冷的地上坐,这样容易得风湿、关节痛等病,人的身体每个关节皆有隙缝,尤其是两腿之膝盖关节,最易受风,故盘好腿时,用大毛巾,把膝盖包好为要,以免风吹侵入。再讲光线要柔和适中为佳,不宜太暗,否则容易昏沉;太光亮时亦难以静心。这些都是环境方面要注意的事项

(二)衣服: 静坐须穿宽松的衣裤,腰带也要解松,若有领带、手表、眼镜及一切手饰等乃至袜子,最好都除下,以免缚束身体,阻碍血液流通。如天气热,往往汗流夹背,或坐后身体有汗,宜将汗拭干,方可静坐。

(三)饮食: 不过饱,食不超过七八分,过饱百脉不通,并增加欲念及胃部压力,而且导致昏沉,最好食毕一小时后才静坐。也不宜过饥,使精神不振,令心起杂念,难于专一。同时要注意平日饮食,刺激的东西,尽可能戒吃,对心理有影响的食物,如五辛(葱、蒜、薤、洋葱、兴渠)之类,熟吃动淫心,生食生痰,又易发瞋心,况贪图烟酒之类,这都是对肠胃肺腑的一种很大的污染,妨碍入定。素食者对静坐更有帮助。

(四)睡觉: 不过份节制或多睡。贪睡、放逸都妨碍道业;人生无常,有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当勤精进,用功办道,才不虚度时光。相对来说,;过份节制睡眠,或在身体疲倦时仍勉强打坐,则会瞌睡,这样昏沉既不能摄心,亦会影响身体,由瞌睡令坐姿不正确,产生驼背等不健康的情况出现,如果身心不安宁,岂能入定!所以饮食及睡眠均须取中庸之道。

(五)时间: 初学者,静坐的时间不宜太长,约从半小时开始,渐渐增长时间,待功夫成熟,便会乐此不疲。最重要是每天定时静坐,用功一定要有恒心,才见功效。

(六)行为: 要改除平时的坏脾气。如经常发怒,以及不良的习惯,如酒、色、财、气等,都会影响静心。生活淡泊,欲望节制,心情平和,方能入定。

(七)坐前: 静坐前先热身,热身帮助血液流通,肌肉和神经松弛,身体不易麻痛,精神容易集中。在寺院禅堂里坐禅有「跑香」,通常在未坐之前或久坐后,用此结合身体动静的方法来调理身心。「跑香」时各人顺着时针方向,舒展手足,越走越快。老弱者慢走内圈,名为「经行」,都能使人全身血液运行,呼吸自然畅顺,妄念也随之消失。若地方条件不够跑香,那么应做些轻柔热身运动,如头部向前俯、向后仰、向左侧、向右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打转乃至全身运动,每项各做数次,动作要缓慢,肌肉要放松,用安祥姿态,心情平和,头脑宁静。但不要在剧烈运动后打坐。

静坐后先将心放开,把一心散于诸念,张口轻轻吐出浊气,再将身体摇动,幅度由小至大,搓热双掌,按摩脸、腰、手、足各部份,然后把脚放下,继而舒展手足及全身,使自然舒泰。若有出汗,待擦干后,方可起坐,慢慢离开坐位。

初学静坐者,古人云:如咬焟烛无味,因为妄念很多,思想难得集中,再加盘腿趺坐,腿、肩及腰等处有三大障碍,所讲痛、酸、麻,但只要放时间代价,要有耐性去克服身体上障碍,日久当此障碍现象渐渐消失,精神的乐味自然出现。至于静坐,开始时开不要太长,怕了不敢坐,从短时间,每天半小时,(上述已讲过)然后慢慢延长,以三个月(九旬)为一期。万缘放下,思想专注在一处,一物或一点上,(具体方法待讲「六妙门」时详述),在肉体及精神上会有一定得益。

现将七支坐法,七个要点,归纳如下:

一. 双腿交迭    跏趺而坐

二. 背脊竖直  不可靠壁

三. 手结定印  置于腹下

四. 双肩平齐  放松自然

五. 头面端正  内收上颚

六. 嘴唇抿合  舌抵上颚

七. 收敛双目  观照身心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三讲

静坐调息之呼吸的重要

上一课讲调身,以「七支坐法」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姿势,智者大师教导调身体归纳以四个字:「不宽不急」。急:坐时身体不松弛,紧张有拘束。宽:坐时太随便,前仰后靠(头部太低则易昏沈)。须知急宽两者皆不宜,应取中道而行,达至全身肌肉筋骨都放松,名为调身。

这堂课是讲调息,分如下几个方面:

一 呼吸的重要

一呼一吸称为一息,呼吸为人之命根,当知普通人几天不吃东西,也可维持生命,但一口气不来或一口气不出去,便会死亡:一命呜呼。佛陀在世时,曾问弟子道:「人命在几间?」弟子回答:「在数日之间。」又有人答:「在饮食之间。」等。佛陀都不以为然,有弟子答道:「在呼吸间。」佛陀始满意说:「子知是道。」人命就如是无常,在此呼吸之间!既然呼吸如此重要,但却很多人都往往不重视。很少去关心,一旦有病时,只会求医,找补品吃,在饮食营养方面追求,却忽略了可用呼吸来调节身体这个方法,假使人们对呼吸如同对饮食般重视,何愁身心不自在呢!再说「呼吸」是取自然界空气中的氧气,我们不用费一分一毛,都可以平等拥有。若然懂得调息方法,则对身体的新陈代谢甚有益处。吸入自然界新鲜空气时,氧气经血液供给全身各部份去使用,肺部充实,呼气时,并能把体内的浊气及身体里的废物排出去,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假若呼吸不调,身体废物不能排出,血液里杂质增加,阻碍循环流畅,引致百病丛生,因此我们要重视调好呼吸,那么就能心旷神怡,身安道隆,可见调节呼吸是非常重要,是不能被忽视的。

二 静坐调息之呼吸的相状

每个人的呼吸,长、短、粗、细,各不相同。智者大师将之归纳为四种相状:谓风、喘、气、息,此四种相状。

(一)风: 是比喻。有的人或初学静坐者呼吸声颇大,声如风刮。当四周环境宁静或者我们疲劳过度睡觉时,则会发出类似声响。只是我们平日心粗,妄念多,少不察觉。所言的风的呼吸,既响且粗。

(二)喘: 是指呼吸不畅顺,如有种人气管有病,哮喘病发时,呼吸出入,结滞不通畅很粗,只是在胸部起伏动荡,是名喘。

(三)气: 是指呼吸出入短促,不到丹田,如上楼梯或打球之时,气只达喉部,又粗又短很急促,名为气。

以上三种相状的呼吸,都是未经过调节和练习的,使血液碳气增加,吸入的氧气也不够照顾到全身所需,那就很容易引起身体的疾病。以下再讲息。

(四)息: 一呼一吸称为一息,是经过调节后的呼吸,既细而长,细到似有似无,绵绵不断,长可达到整个胸部,尽至丹田。一般人并不留意自己的呼吸相状是怎样,而《庄子静坐法》中说,吸入自然界的新鲜空气可达至脚跟,小腹胀起,肺部充实甚有弹性,轻轻拍之有声,可供给全身受用;呼气时,尽将体内的浊废气排出体外,腹部则徐徐收缩,与背紧贴一起,于水中亦不会下沉。

所以说四种呼吸相状每人各各不同,只是常人不知调息,而不能察觉而已。只要呼吸能调好,身体自然轻安。

三 静坐调息之呼吸的运作

呼吸通常用鼻孔,因鼻孔有毛,可起过滤作用,将不清洁的尘埃阻隔,免进肺内,其实鼻孔只是个通道。呼吸运作要肌肉和精神二者配合,方起作用,肌肉呼吸可分为两类:一是肋骨间呼吸,二是横隔膜呼吸。两种呼吸的作用,都需要神经(精神)的指挥,亦即是说大脑中枢神经要与肌肉配合,呼吸才可运作。

假使没有肌肉配合,呼吸不能成立,如人若刚死,精神(名为八识,参阅第一讲)离开驱体,指挥的大脑失去了功能,肉体器官虽尚存在,但已不起作用,肌肉呼吸亦要停止,所以说肉体与精神,此二者缺一不可。

据医学纪录,平常人的呼吸,一分钟约十六次左右,经过调节后的,呼吸,可逐渐减少次数至每分钟一次,乃至时有时无。可见静坐功夫深时,不用鼻孔,全身毛孔皆可呼吸,只是我们平时心粗妄想多,没有察觉到全身皮肤毛孔,皆具有此功能。在法国的报章便有个新闻例证,报导有位演员拍戏时,需要全身涂满金漆,剩下两鼻孔及眼睛和口,只有两个小时,那演员便死亡,医生证明,由于全身涂满油漆,毛孔不能呼吸引致。由此说明医学结论与佛家看法是一致的,呼吸不一定以鼻孔,全身毛孔也可以进行呼吸,所讲要经调息,定力达到息灭念无时,更不需鼻孔从身体外吸取自然的氧气,供给体能消耗,如四禅境界,便是以禅悦为食。又我们每人每天需要交换的自然界空气甚多,空间约占三千八百多平方尺体积,如果是风、喘、气三种相状的呼吸,短促而不长,只是利用肋骨间的肌肉呼吸,并只能推动上半部肺叶之涨缩,甚少能运用下半部的肺叶,故此腹部横隔膜缺少运动,功能日渐衰退,吸入的氧气不能达至丹田,同时二氧化碳浊气积聚在体内,无法排出体外,血液循环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全身细胞的生命力定然降低,引发疾病衰老,甚至死亡。调息主要是令呼吸出入绵绵既细又长,吸入时将大量新鲜空气充满肺部,经血液送达全身,使身体各部份也充满氧气,呼出时把体内毒素排出,受用无穷。

很多禅定功夫到家之人,可多天不用进食,自得心开,如近代大德虚云老和尚曾于云南鸡足山,在天寒地冻腊月煨芋头时,入了定,出定时鼻涕流出已结冰成柱,发觉芋头已发霉,可见入定时间甚为长久。又普光法师的静坐录中也有记载,他的日常进食,少盐少饮食,渐渐可多天断食。如是禅功达到忘我境界者,枚不胜举。

四 静坐调息之如何调息

所谓「调」是调节,「息」是呼吸,分有正及逆呼吸二种,主要是用意识观察,但用意不用力,吸入时:观察新鲜空气,从鼻孔进入,因鼻孔有细毛,能防止灰尘吸入肺部,再透过横隔膜的活动,向下输送到丹田(肚脐下二至三指部位),此时小腹自然地涨起来,呼出时:随着腹部收缩,透过横隔膜的向上松弛,用意识从丹田把污秽混浊的碳气,从肺部送往喉管,由嘴巴轻轻吐出体外,这是「正呼吸」;亦有相反的「逆呼吸」,吸入时小腹缩,呼出时小腹涨。一般人都是用正呼吸,无论是用正或逆呼吸方法,千万不要用力去控制,把气拉长或缩短,否则易生病,一方面吸摄自然界的氧气,另一方面可把毒素及废物排出体外,调息是令思想集中一致,心跟随呼吸时的空气出入,如是呼吸纯熟时,呼吸渐渐转细而长,令血液清洁流畅,身体自然健康,精神饱满,心境开朗,这便是「调息」的作用。

现在再总结一下:

与大家同学一起来学习实践调身及调息,先用「七支坐法」调好身体,把身体每个部位,所讲全身都要放松,此时便进入调节呼吸,用鼻孔徐徐吸入新鲜空气,用意识观察空气经喉管送往胸部,横隔膜下降,乃至达到丹田,再用意把污浊的碳气,由丹田经肺部及喉管从口中轻轻吐出去,整段过程不躁不急地做五或七次后,便可停止,此时呼出去时再不要用口,将口合上,舌舐上颚,让鼻孔自然呼吸,呼吸自然会规律化,思想集中,一心观察呼吸出入,或注意小腹的起伏涨缩均可。若能如是达到专注不移的心,称为「入定」,若能缘住一境而不散乱,便是「住定」,开静时听到「维那」击「引磬」声,是为「出定」,这时可慢慢将意念散开,一念散诸念,再轻轻地摇动身体,将口渐渐将开,把体内的浊气微微地呼吐出去。再如上已讲,以热掌轻轻按摩眼、背、足、身上各部位后,才徐徐站起来。至于详细调心的方法,在介绍六妙门时,与大家分享。现在大家一起将身体姿势坐好,进行调息。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四讲

靜坐調心

静坐,不出乎调身、调息、调心这三大要素。由身体坐姿正确,可令呼吸通畅。智者大师把调息归纳为四个字讲:「不涩不滑」。即呼吸出入绵绵,既长又细,能帮助心境平和,容易摄心;实际而言,心若能摄,呼吸也就细长,身体自然放松。可见此三者,有互相关系,不可分割,并无分先后,为讲述方便,分别说三(调身、调息、调心)。

一  心是甚么

「心」,又名心猿意马,比喻我们心如猴子,意喻野马。指妄念纷飞,胡思乱想,向外驰求,攀缘的心,到处乱跳,难调难伏。心又喻六贼,从我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门头出入,眼缘色、耳缘声、鼻缘香、舌缘味、身缘触、意缘法,每一根(器官)各有交涉的对象,六根被六尘所染,终曰驰逐,为名求利,分别执着,产生烦恼,无明遮盖,本性空寂。经云:「万法唯心」。这个心也就是思想,由思想发动行为及成为语言为因,给我们带来了生命和命运以及宇宙万有、山河大地、日月星球,生死轮迥,善恶果报,皆是由此心生。又经云:「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众生与佛皆由此心作,便在迷悟一念中。六祖大师说:「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要得改造命运须向心中,注意起心动念「心」。守护六根(六贼),好比警察捉贼般的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对敌。要将心猿意马用绳子缚着,制伏在一处,令之无法跳动。唯有通过静坐实践来摄心定念。

二 摄心纲要

(一)思想统一: 静坐先要将身体放松,呼吸通畅,思想专注在方法上(方法很多,可选择一门),一个影像,或一点,不散不乱,不昏不沉,名思想统一,此是静坐先决阶段。

(二)身心统一: 守护一法,专注不移,念起即觉,不取不舍,妄念自然消失,即是无念。无念则不但无有妄念,连正念(对治妄念的方法,如以上所讲的一影像,或一点上)也放下。呼吸随之微细,乃至似有似无,达到息灭念无,一剎那间身心失去感觉,内不见身体,外无有一物,将我融入大自然界,宇宙与我浑然一体,一片光明,清凉自在。此境不常有,因定力而发。

(三)人法双亡: 二六时中,行、住、坐、卧、身心专注一境。吃饭、穿衣、大小便等,无不在定中,此功不散,自性现前。无我、无法,我法俱空,连空都空掉,所谓虚空粉碎,大地沉落,此非思量分别能知,离语言文字,无一法可得,人法双泯。一念无生全体现,便同本得,圣凡不隔。岂有次第修证及阶段。

三 返闻自性

闻自性,断烦恼,了生死,证一真,成佛道,度众生。现举《楞严经》所载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在座二十五位菩萨各述成道的历程和心得。揭示了二十五种调心方法;包括十八界和七大共二十五,名二十五圆通。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六根攀缘六尘,中间产生分别作用的便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十八界。七大是地、水、火、风、空、根、识。虽然众菩萨成就相同,所修的方法却各异,道殊同归!释迦牟尼佛为方便大众选择法门,于是请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总结一下,众菩萨所修的各种圆通(法门),圆满通达「见性」的方法。文殊菩萨特别指出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观世音菩萨化现的事迹。据说在普陀山紫竹林时,很多信众来往朝拜,观世音菩萨为了修行,便去潮音洞静坐。入静时听到潮涨之声,水涨心动,水退心静,动静之心随着潮水起伏,从此不断以耳根反闻闻自性,领悟到耳朵听觉是有生有灭,而听性是不生不灭的真理,所讲:「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观世音菩萨修行方法,「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入流亡所,「流」是指「住」或「执着」的意思。「所」是指外境(音声),耳根所听到的音声,恶言或悦耳等,不生执着,心不跟着声音跑。对爱恋或瞋恚等烦恼,不住着,念起即觉,觉所即空。如是动与静(动则音声生,静则音声灭)二相自然消失。现在我们在本苑内上课打坐,外边马路车水马龙,打扰清静,车走近时听到有声,车去时听到无声,接着车又来声再生,宁静再度消失,此心随着车来声生,车去声灭,这种来来去去,车声的动静,使听觉起伏。其实有声,无声,此两者音声都是生灭,不常住的。我们的听性是永恒不生不灭,常住的。耳朵听到无声,此是听觉反映出的没有声,而听性一秒也不松懈地都在听着,否则听性若随车而逝,那就不能辨别车来有声,车去无声了。此证明音声是有生灭的,我们听性是永恒常存的。「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如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世音菩萨修行,返闻自性,功夫到了极点时,在剎那间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身心俱空,无我法可得,不生不灭的真心,涅盘四德,常乐我净,就在目前。

一根返本源,六根俱解脱,岂有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成立,哪有七大可得。过去诸佛菩萨修行成道,皆从一根门头下功夫。我们在六根中,只要学习任何一根方法,一门深入,精进不懈,转迷成觉,被无明妄想遮盖的「自性」,便可重得显现,性成无上道。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五讲

静坐止观概况

上一课己讲,静坐调心。现以智者大师「不沉不浮」的四个字作为总结,沉即昏沉,是似睡非睡,心迷迷糊糊,思想不专一;浮即散乱,又名掉举,身体在坐,心不在乎,浮现过去或未来的事。不沉不浮,寂寂惺惺是:寂则诸念不生,惺是历历分明,亦名止观。

这一堂课讲静坐止观,分三方面:

一 止观概况

无论是中国的儒、释、道教或印度婆罗门及瑜珈等,皆有静坐摄心法,也可通称是止观,只因方法有异,功夫深浅,所获的功效亦不相同,如道教炼内丹,(丹田分上、中、下三处;两眉中间印堂为上丹田;心窝处膻中是中丹田;肚脐下二、三寸气海称为下丹田。内气在任、督气脉运行「小周天」,与气功相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个阶段,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达到长生不老。炼丹,如果用意不当,易生弊端。

佛教止观名称很多,又名打坐、禅定、三昧、宴坐(维摩经用语)、瑜珈、坐禅等,名称虽不一,意义却相同。「禅」梵语全称为禅那(梵文dhyana),翻译华语为静虑,即是止观,静是止,虑是观,止一切妄念,观照正念。

止观又是定慧,如大圆镜,观照万物,不生执着为定;明镜当台,明明历历是慧。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止观的定义。

释迦牟尼佛二千多年前已有瑜珈静坐法,自汉时从印度传入中国,渐分为两支流派:由中国传到日本的称为「东密」,传至西藏的称为「藏密」。「东密」用注意音声或观想来摄心;「藏密」以调身,炼气打通经脉,观想眉中明点,或观外境的一点光明、灯光、水晶、钻石等。颜色可观白、黄、紫色。大小远近由自己决定,主要把思想集中在明点上,收摄妄念。修任何一法,心专注极点,功夫到家,产生灵感,有飞沙走石,知过去未来特异之功能。但不能执着,止观是习禅的要道,趣向涅盘的途径。

二 止观层次

有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的止观,现罗列如下:

(一)世间止观: 世是对时间来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间是空间,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共十方。世间止观,是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内共同修习的止观,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五戒中不杀生,是为止;实行放生护生,是修观。是世间人应该这样做的,所以说是人天止观。未能脱离三界生死之范围。

(二)出世间止观: 出世间,便是超越时空,出三界,了脱分段生死,是二乘(声闻和缘觉)所修的止观。以「五停心」(待后再述)修止。「四念处」修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破我执,悟我空。仍住于涅盘(变异生死未了),尚未究竟。

(三)世出世间止观: 又名「摩诃止观」,指人人本具,非修而得,圣凡平等,即自性止观。因为无始以来,一念无明,烦恼染污,覆盖了自性,如宝珠落于污泥,被尘土覆盖,欲见珠体,必先去尘土;要见自性,亦复如是。六祖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禅」,无修无证,无一法可取可舍;「定」对一切际遇,心不再随外境所摇动,八风吹不动,处之泰然。通过修止观,破无明,除执着,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妄心回到自己真空理体。

三 天台止观

隋朝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一切法门,罄无不尽。天台止观。天台是地名,于浙江台州天台山,大师所居之处,以德立名。主要著作有四种:

(一)为《摩诃止观》,又名《圆顿止观》。摩诃两字是大的意思,此部大着数量多,有二十卷,重点是讲圆顿修行法门,乃契上根者的修习。

(二)为《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又名《渐次止观》,四十卷,论述从浅入深,是提供次第而修的止观法门。

(三)为《六妙法门》一卷,又名《不定止观》,是按个人根器,而选取不同的方法去修,故称不定。无论是上、下或中根者,三根普修,此坐禅法要最为切近。

(四)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名《小止观》,小止观是对摩诃大部止观而言,大小止观名称不同,理义一致。小止观是摩诃止观的节要,论述止观法门的大部梗概,无非是中道,只是广略而已。小止观又名《童蒙止观》。缘起是智者大师为他的俗兄陈针所说的止观修法。陈针为中军参将,四十岁时遇名相士张果老,预言他阳寿己尽,月内必死,陈针闻之悚然,乃求教于智者大师,大师遂示之修持此止观法门。后得以延寿。命终时还能自知时至,结跏趺坐生天。修习止观不单是求长寿及生天,主要是了生脱死,究竟成佛!

修习止观,关键在放下(破)我法二执。唐朝有位「金碧峰」禅师,静坐功夫很深,「入定」可坐很多日,不食不眠。一天,阎罗王在生死簿上看到他的寿元应尽,即派两个小鬼去抓他,金碧峰禅师静功已达到忘我境界,身体与自然界融合一体,小鬼们找遍四周也不见禅师所在,急问土地公,土地公一时口快,说出禅师有爱惜供佛玉杯之事。小鬼们从土地公之言得知,以指弹玉杯有响,禅师心一动念即「出定」,就有身体存在,终于被小鬼所捉。这时土地公有悔意,借故把小鬼引开,将禅师留下,暂为代管。此时金碧峰禅师觉悟到自己还有法执,仍有一物罣碍,急忙把玉杯打破,留下字条曰:「阎罗要捉金碧峰,除非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后即「入定」。

上述例子证明有二:一则,静坐功夫到家,定力已能超出三界,「我法双亡」,再不受阎罗王所管制;二则,世界有一物,众生多一心。如心经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执着便生罣碍,产生颠倒梦想,招致无穷无尽之苦恼,这是生死根本。静坐修任何一法门,应万缘放下。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六讲数息随息

智者大师所著四种止观,名称虽异,意理皆同,唯广略而已,目的都是教导我们如何降伏其「心」。

一 六妙门

      现介绍智者大师四种止观其中之一部,名「不定止观」。不定,是按众生根器不同,而方法不定,能深能浅,因机施教。「不定止观」又名「六妙门」,他提供六种途径,按次第是:一.数息,二.随息,三.修止,四.修观,五.修还,六.修净。持之以恒修习,可解脱烦恼,离苦得乐,转凡成圣,功效不可思议,故称「妙」。

本课讲述数息与随息,此两者皆是在呼吸上用功夫。

二 数息

    「数」是数数目字,「息」一呼一吸为一息。以一息为一数字,将散乱心专注在数字上。当呼气(出息)时数一,吸气时(入息)不用理会(一般人呼出时比吸入时慢,数呼气比较受用)。从一数至十,或一百,通常都用十为单元,然后再重新开始,从一数起,乃至数到第十(或一百),再回头,如是终而复起。假若中途数错数字或含糊不清,此是妄念现前夹杂打扰,须再从头再数,即从数一开始。思想集中在数目字,每个数字数得清清楚楚,历历分明,将心紧随着数,数随着心,心数不二、这是「顺数」。有人用顺数数息,觉得容易摄心,但也有人思想散乱,难能专注,往往变成机械化。亦可以选择「倒数」,把数目倒过来,即呼出时,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或采用「顺单隔数」呼出时,一、三、五、七、至九。或「顺双隔数」呼出时,二、四、六、八至十或「倒双隔数」呼出时,十、八、六、四、二。还有「单隔数」,呼出时,数九乃至一等数法。若体弱,或年老呼气短及喘者(吸入时比呼出时慢,)可采用吸气数.,呼出时不要数。但数息要注意,数双不数单,一呼一吸为双,不可一呼一吸都数,(切勿吸入和呼出二者俱数)。否则日久引起喉部不适,犹如有草叶卡住咽喉中,咽吐不得,「息遮病」,此事很重要。用任何一法,主要是令思想集中,才能产生强大力量。

      昔日有位老婆婆,听闻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弥吽」有大功德,乃一心虔敬,持恒专念,时间长了,功效出现,用来记数的黄豆,每粒都能自动地从一箕跳至另一空箕中。因此远近驰名,直至有人前来请教,老婆婆始发觉自己把「吽」,读错了「牛」她立即更正其读音,但豆已不能跳动!因她每念至吽时,心有动念,不得专注,故神力亦不再显。可见思想专一,无穷的力量便会发挥出来。所讲一心不能二用。

      数息工夫成熟,心息一片,如打鱼人拉网,将所有妄念以及烦恼,渐渐收摄。感到心细数字粗,无数可数,存在着数字牵多此一举,这个时候可以放下数息,采用随息。

三 随息

随是跟随,就是心跟随呼吸出入。吸入时,用意不用力,观想新鲜空气从鼻孔入,经喉咙至心胸、腹乃到丹田;呼出,将浊气由丹田,经腹、心胸、喉咙、至鼻出去。心跟随呼吸出入(不可强行干扰有意把呼吸拖长或控制,)心与呼吸,紧紧贴在一起,心息如一,如影随形,一步也不放松,相依为命,不相舍离。(参阅第三讲,如何调息),功夫纯熟,呼吸自然细长,身心轻安。

四 莫嫌浅易

      唐代道林禅师,修随息功夫达到,身轻如燕,在树枝上栖息,被誉为鸟巢禅师。因此名扬四方,求学或参访者甚多。当时有位大诗人名白居易,亦慕名向禅师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道林禅师只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白居易对此粗浅的答案,颇为失望,便说:「三岁孩儿也解得这么道。」禅师遂提点他:「三岁孩儿能道得,八十老人难行得。」白居易听了恍然大悟,乃作礼致谢!为此可见,法无高下,受用就是。

      如是在禅师座下得化者众,有不少求道者前去亲近道林禅师,其中有一位出家弟子叫慧通,跟随了禅师已十六载,尚未开悟。遂向师父告假,说要出去参学求法。道林禅师乃道出,我此也有佛法,于是禅师从身旁的破衣口袋里,拿出布毛一吹,其弟子遂即当下开悟。事实证明老师只能从旁指点,修持则非靠自己用功不可,亦不能一蹴即就,其实是经过十六年的时间磨炼,积聚的功夫,待至时机成熟,一经点化,豁然大悟,属是画龙点睛。莫嫌数息、随息浅易,修持恒心,日子有功,水到渠成。

五 无住生心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凡夫的心有所得,有所住,不是住于过去,就是住于未来,或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总之有时住在痛苦,有时住在快乐。有一典故。

      有一位老和尚带同小徒弟出外弘法,走到溪河边,见一女人欲想过河,而河水大,而不能过,老和尚就将女人背过河。过了三个月后的一天,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三个月前老和尚将那个女人背过河之事,请问老和尚说;「老和尚你不是常教导我们,不要亲近女人,女人尤如毒蛇,老虎,必须远离」。老和尚说:「我把那个女人背过河,当时立即就放下了,但你三个月了,还背在「心」上,太辛苦了」。可知老和尚的功夫,已达到应无所住。小徒弟有所住。要学老和尚即能放得下,那就自在了。无住即是放下,放下就是「舍」,所谓舍得,有舍才有得,能舍才得证菩提。

      龙裤国师,他初出家时,在福建樟州南山寺为苦行贫僧,后遇一行脚教他参是谁。他能放下万缘,专参念佛是谁。后即躲在深山,一过即十三年,不受任何干扰。自觉利生缘熟,至厦门大路口,搭茅蓬施茶。万历年间皇太后死,京城难择大德。太后示梦,福建请圣僧。帝下圣旨召僧。众僧携行李途经厦门,歇足喝茶。贫和尚说:「贫僧愿为众师担行李入京」。帝于门坎下置金刚经,众僧皆不知。惟贫僧不入。帝问何故?僧说明后,便翻筋斗而进。帝喜,将法事请他安排。贫僧只说一偈:「我本不来,你偏偏爱,一念无生,便升天界。」帝疑法事太简单,未知太后能否超升。实时太后空中传声礼谢圣僧:「我已生天界。」帝便赠龙裤表谢意,拜之为师,名龙裤国师。从四句偈中明显体会,一念无生的重要性,无生便无灭,即是湼盘寂静。古人一偈:「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影之心,水无留迹之意。」应无所住,斯即菩提。

      数息,随息两者,可以次第先从数息,然后进入随息。也可以可以根据自己受用,选择其中一法。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七讲修习止观

上述已介绍,数息与随息二法。数息或随息,每天若能贯注,恒常地修习半小时以上,约三-五个月下来,呼吸会微细,感觉似有似无,小腹产生温暖动荡,自觉全身血液在运行。身体轻安舒适,非世俗之乐能比,不愿下座,胜过做官、发财、五欲之乐。

一 非练神通

假使心生执着舒适,追求快感,故意领气运行,身体随气摇摆,成为炼气功。1989年我(衍慈法师)在大屿山罗汉寺,举行精进念佛时,见有同学在打坐,手脚全身都在摆动,这都是气在发作。曾闻一位大德说过,有一次,于西藏和几位喇嘛在打坐,过片刻时间,其中一位喇嘛整个身体跳起来,约二三尺高,升上落下数次,据悉此种身体轻安的表现,仍属是身体一种感受,未得究竟。

《内明》一书,关于练神通恐招后忧之患。冯冯居士曾写的一文,「神通非神通」之说:

(一)神通:我们人人具有的「智慧」,非外加或炼出来的,因被「欲望」遮盖埋没不显。几年前我(衍慈法师)与道行法师到缅甸,拜访一老和尚,禅坐功夫很高,能知过去未来,每天有多少访客或谁会发生什么事等都能预先知。正如西藏小活佛,由于隔胎未久,能记得过去世曾用过的物品,并放在那里。静坐功夫极点时,便能回复本有智能功能,神力随之显现。

(二)非神通:只是恐人追求神通,执着神通,停留在神通阶段,以致利用神通,贪图名闻利养,障碍道业,误入险道。

二 修止

「止」是停止的意思,不但欲望要停止,连身体轻安一切灵感与神通都要停止(放下),静坐方法如工具,借工具从此岸苦海到彼岸极乐,到彼岸工具不可得;譬如坐飞机,能使人从此国飞到他国,既到他国,飞机要放下。

许多外道修定,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此属法尘分别影事,意识(独头)起变化作用,未得漏尽通,所以还有烦恼!

当时印度有一名梵志,未得漏尽通,前往向佛陀请教,两手各捧一盘花,献给佛陀。佛陀命他「放下」,梵志便放下左手一盘花,佛陀又再说放下,于是又放下右手一盘花,佛陀再命他「放下」,梵志不明所以;其实佛陀是劝他放下心中的欲望和执着,除去我执与法执,便可断除烦恼!

止的功夫到了,内无身体,外无境界,身体与宇宙整个融合在一起。禅宗所谓;「见山非山,见水非水。」降伏烦恼,但仍有细惑波动未断。正如水缸水中尘土,明矾便沉淀伏尘土,摇之尘土又浮上。修止如明矾,烦恼如水缸水中尘土。若得断惑,须当进入修观。有止有观,水澈底清。又如苏东坡云:「溪声原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放光动地,山河大地现全身。

三 修观

「观」,观为细,想是粗。观能在定(止)中的基础上透过智慧去观察,从而领悟真理,因此所见的诸法,历历分明,明镜当台,丝毫不差,既不执着,又不染污。佛在世时,教弟子观想的方法,白骨观、或空观、以及四念处(待讲)等观。

在净土宗的《观无量寿经》中,佛对韦提希夫人示出十六种观法:(一)日想观;谛观落日如悬鼓,专想不移,熟至闭目开目,皆见太阳历历在前;(二)水想观;观水澄净清澈,继起冰想,结晶透明光亮,再作琉璃想,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三)地想观;(四)宝树想观;(五)八功德水想观;(六)总想观;(七)华座想观;(八)像想观;(九)阿弥陀佛真身想观;(十)观世音菩萨想观;(十一)大势至菩萨想观;(十二)普想观;(十三)杂想观;(十四)上辈上生观;(十五)中辈中生观;(十六)下辈下生观(详见十六观经);修习者可选其一谛观,使心坚住,亦可次第而观。楞严经记载香光菩萨观水,身体即融合水。近代大德印光大师,观死字,将死字贴额头。弘一大师专观骷髅头,把骷髅头挂在门上。观的效益无穷。静坐者可择契机修观,定然水到渠成。

智者大师大着有说:「习禅的实践中,止若无观,定而无慧,心必昏沉,固然是痴定;相反观若无止,慧而无定,也只能是“狂慧”,皆为偏差,心必散乱。二者兼修,则相得益彰。止观双修,由止生定,观而生慧,慧性观照,洞彻内外,故又称定慧双修。如果仅仅修止,而不能在修止的基础上进而以观慧修观,虽然可能身心轻安,若能深入四禅八定,暂时压伏烦恼,不能得到断除烦恼的智慧。」由此可知,止与观不可分割。故静坐必须有止有观,止观双运也。

四 一心三观

天台智者大师创立「一心三观」指假观、空观和中道观。随说一观,便包含其余二观,举一即三,举三即一,圆融无别,因此又名「圆融三观」。假观、是指一切外境属于暂时性的存在,是内心的反映,犹如水中月,空中花,非永恒不变,是诸法因缘和合而有,并非实有。金刚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对静坐所得神通或任何境界,都是意识所显,不足为奇,应转假为空观。空观,又不执着空,若执于空,便落小乘偏空之谬;所以应将空也舍掉,但因果丝毫不昧。既不执于假有,亦不执于空理。空(体性)与有(体相),二者统一,名为中观。为使大家更加明白一心三观,与实之理,举喻说明。

      有一个人肚子里生有恶性肿瘤,屡医不愈,自计已来日无多。一位静坐功夫到家的禅师,遂劝他把万缘放下,修止观。观想一支金针刺入肿瘤痛点,要令毒素排出。此人一心专注观想金针,日夜用功,经过一段时间,思想集中的力量,果然发挥效用,肿瘤忽破,毒素排了出来,不药而愈,群医亦啧啧称奇!金针曾救他一命,他病愈(肿瘤好了),仍执着观想金针不放。而有后遗症,有针刺痛的感觉。再去请教禅师,禅师开导他说:昔日教之观金针,主要令思想集中,这个方法虚有不实,此是假的「假观」。现在病愈便应药除,「从假入空观」,把金针舍掉为「空观」。并将空观的空都空掉,所讲连(金针)的概念亦要抛弃。不着于假,亦不偏于空,空假不二,是名「中观」。假观或空观,皆由心生,所以说「一心三观」。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八讲止观双运

一 止观关系

      智者大师说:「若夫泥洹(即涅盘)之法,入乃多途,设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大师又把「止观二法,喻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特别强调二者不可废。」

      大师把止喻密室;观喻灯。有止无观,犹如密室无光,有观无止,犹如灯在路旁,会被狂风吹熄,有灯(智慧)照明,方能破除黑暗(无明,烦恼)。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方为入道正途。

      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可见定慧均等,才是止观双运。

二 念佛止观

天台宗法慈大师说︰「非明天台之教观,不足以念佛三昧,非明净土之行持,不足以天台妙解。」说明天台止观与净土法门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讲天台之教观。「教」就是指教理解门、「观」就是做功夫行门;念佛就是修净土,三昧即是定。你假如不明白天台宗止观教法,念佛若能一心,是比较困难,因不懂如何收摄妄心,你如果不修净土念佛法门,这就是对天台宗止观教法不了解。天台与净土二宗,合之圆满,离之各伤。念佛即是修止观,修止观即是念佛、一句佛号具有止观,包括一心三观。西方极乐世界环境庄严,佛身相好光明,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为「假观」。借假入空,无取无舍,功成果满,归无所得,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为「空观」。空假双亡即为「中观」。假、空、中。(请参阅第七讲:一心三观)

      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原无二路。」修止观方法,虽然很多,目的皆是除烦恼,显本来面目,这是学静坐的归趣。但末世众生业障重及福薄,为衣、食、住、终日忙碌,因此最适应现代人摄心的方法,莫过于是念佛法门。

      古德云:「如来说法妙门多,净土横超出爱河,十念精诚生彼处,一心不乱见弥陀,大开悟解难成就,得意明心易着魔,王子普贤修净土,诸君何必问蹉跎。」

此偈说明了,释迦如来说无量法门,净土法门殊胜。阿弥陀佛因地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心切,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我国,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如此慈悲。

    又宋朝慈云大师说念十气佛,如有忙碌人,每日用十口气,随呼吸长短念佛,念念厌离娑婆,心心欣求极乐,临命终时,即得往生,花开见佛,证得无生法忍。净土法门,有弥陀愿力,横超三界,带业往生,喻一竹根内有虫,欲飞出竹外,不经节节直咬,而横咬出去,直接了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至于其它法门,纵然开悟,还需修证,过程中容易着魔,便走错路,念佛之法,三根普遍,上至文殊普贤菩萨,下至愚夫愚妇,利钝全收。

(一)观想念佛: 静坐时,把身体调好,呼吸畅顺,观想现前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有阿弥陀佛的正报现在说法。如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币围绕…..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若人不了解佛说阿弥陀经里的境界,可观想自己坐在草原上,四周环境广大无际,蓝天白云,海宽天空,光明普照,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两者实有,如游子思乡的向往心切,专注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即在目前。

(二)观像念佛: 观佛相好光明,令生敬仰。心存目想,心存是指心中有佛,如佛在目前;目想是指观见佛像,想为真佛。《坐禅三昧经》云:「若初习行人,将至佛像前,或教令自住,谛观佛像相好,相相明了,一心取持,还至静处,心眼观佛像,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他念摄之,令常在像。……如是不已,心不散乱,是时便得心眼见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见无有异也。」文中说明了观像的次第,首先到佛像所,看熟佛像,心眼观佛令意不转,系念在像心不散乱。十方诸佛从头顶至脚底皆有三十二吉祥之相,可择其一、二相,观佛头顶上的肉髻,或胸前之卍字(万德庄严),因为此两种相,乃佛之德行,魔化不起的。弥陀慈父,伸金色臂,接引众生;若众生心,愿生极乐,当来见佛。

(三)持名念佛: 如果心粗,观想、观像有感困难。持名念佛,方法有:高声念、低声念、金刚念(唇动无声)、数珠念、默念等据各人受用。容易昏沉的人高声念。静坐时默念,心出耳听归心,字字清楚,句句分明。还有随呼吸念,一吸阿弥,一呼陀佛…...。不快不慢,不昏不掉,于行、住、坐、卧都能运用。有的人白天乱想,晚上还带到床上,连睡眠时也在烦恼,可用呼吸念佛,身体「吉祥」睡,侧卧弓型,右手底贴脸额,左手轻放在左腿上,以佛号与呼吸配合,很易入睡,不多梦,不有恶梦。净念相继,自得心开。

(四)实相念佛: 即念自性佛。观想、观像、持名三种念佛属事,实相念佛属于理。且看近代温州有位女士,名黄慧增居士,廿三岁往生,生前因患有气喘,留在家中持名念佛号,临终自知时至,瑞相作偈曰:「世出世间,实相最真,实相无相,无相天真,理虽会得,少有善根,若人证得,真真相应。」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为法,虚幻不实,惟有世出世间的实相是无为法,不生不灭,永恒不变,才是最真理。实相无相,无有方、圆、长、短,青、黄、赤、白,自己用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能明白此不生灭实相道理,只能种善根;亲证法身理体,与实相相应,方为究竟。

      经云:事有显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明末清初大德彻悟禅师偈云:「明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不论是观想、观像或持名,二六时中,无有间断,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心佛打成一片,正是念佛三昧。

      静坐念佛,效力高、成功速。一句佛号令妄心不起是止;一句佛号历历明明为观。念佛一法,暗含道妙,止观双运也。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九讲

静坐修还

      六妙门中修数息、随息,是静坐摄心入门的善巧方法,修止修观为明心见性的中枢核心,修还修净是后阶段,所属结果。换句话讲,修止观为因,修还净是果。

一 还的大意

      「还」是返本还源。本、源二字,名异体同,都是指我们常具的真心。真心名称若干,又名本来面目、慧命、真如、自性、佛性、一真法界、如来藏性、妙觉菩提、法身理体等等的名词。《心经》;中有六个「不」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便是描述我们之真心,是永恒不变,本来清净,不落造作,本自具足,非外求而得。只从无始以来被无明妄想所遮蔽,本具的光明不能显露。如十五的月亮,本来圆满无缺,可是被乌云盖住,不能见月亮的光明。要见自已的本来面目,须透过止观方法,方能返妄归真。

二 心的种类

心括要的讲分二大类,物质与精神,物质的心,又称为肉团心,而在我们肉体内,有实质,有形状的,即现医学界将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所换之心。精神的心有真妄之分,真心是先天具有的觉知,不生不灭,无形无相,周遍法界;一切有情皆有此心,上至诸佛乃至地狱众生。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妄心受后天种种欲望诱惑,无明业力,烦恼执着,是我们思量分别的攀缘心。楞严经云:「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妄想有生灭,乃虚幻不实」。真心与妄心,既有差异,又是统一,两者关系,只是表现的形象不同而已,好比水与波一样,如石头掉下水中,便起波浪,起伏不平;若水再没有刺激,浪波遂之消失,回复水的本体。波离开水的体就无波可言了,波与水本是一体,同一湿性。真心与妄心亦如是,妄念不起,真心显现。

三 真心无相

唐朝神赞襌师在百丈襌师座下,参学三年,自见本来面目。神赞襌师为报答出家剃度师之恩,乃回去侍奉家师。其师问他,三年来有何所得,神赞襌师答之「无有一法可得」。其师心地未明,便以为他虚度三年光阴,即派他依旧干粗活。一天,神赞襌师为其家师擦背时曰:「好一所佛堂,有佛不灵。」其师转头视之,赞继说:「虽佛不灵,且能放光。」他是以身体比喻佛堂,有佛不灵,谓之未能认识自性,虽未明心,且能放光,但有心的作用,有思想分别的功能。惟其师不明所旨。又一天,其师在窗下看经书,神赞襌师为其抹枱,他看见有苍蝇撞窗上,(旧时用纸代玻璃),却不懂飞出窗外,便曰:「虚空这么大,投窗实太痴,百年钻古纸,无有出头时。」他一再点化其师,希望其师明白,阅经关键在明心,若向外求,总不得与真心相应。然其师还是大惑不解,只觉得其徒弟说话,与昔日有异。神赞襌师经其师再三追问,便道出于百丈座下已明心地。其师才明之!乃请神赞襌师升座向大众开示。神赞襌师偈曰:「灵光独耀,回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此偈说明人人本具真心,无形无相,圆明澈照,无六根六尘之粘着,本自圆满,无法可得,也非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唯能离开妄想执着,即见自性佛。

四 明宗显用

禅、教、律、密、净等各宗的修持方法,目的无非皆令返本还源。禅宗,见性成佛;参话头。公案共有一千七百多个。如「生从何来,死到何处?」、「父母未生之前」,「念佛是谁」等等。话头引发疑情,无论行往坐卧,照顾当下一念之际,思想集中在疑问上,参到食不知味、睡不知觉。到心花开发时,「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便能悟证无生之理。

初祖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中国面壁九年。祖师透露其静坐心得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方可入道。」万缘放下,内心如墙壁,善恶念头不动,方可与道相应。如金刚经云:三心不可得;即不计较过去,又不追求未来的一切,现在的心,不起分别,当下即是。

教宗,转识成智;识即妄心,分别有八(请参阅第一讲:八识)。智是真心,四智圆融。迷时为识,觉时为智。转迷成觉(转八识成四智),先从第六意识妄心做起,不向外流转「妙观察智」。第七识﹙末那识﹚转成「平等性智」、许多道场,经常举办打「七」,有禅七,念佛七等,要打掉第七识的执着,竖出法身活。第八识(阿赖耶识)含藏转为「大圆镜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前五识,对境心不起分别(请参阅第一讲:见闻觉知),转为「成所作智」。即四智圆融。

律宗,束身摄心;密宗(请参阅第五讲:止观概况),即身成佛;净宗,花开见佛(请参阅第八讲:念佛修止)。无论修哪一宗法门,只要将自己的攀缘心停息下来,聚精会神专注一境,恒住定中,必有成效。古德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岂得梅花扑鼻香?」我(衍慈法师)将「学道」两字改作「静坐」;静坐犹如守禁城,我们身体好比皇帝紫禁城,眼、耳、鼻、舌、身、如城门,欲心如恶龙,瞋心如猛虎,妄念如敌人。为保护江山及皇帝安全,必须紧守城门,防止敌人进入。静坐的任务犹如作战,止观是作战工具。为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要守护六根,降龙伏虎,一人与万人敌,须经过一番努力搏斗(修止观),才能战胜敌人(降伏其心)。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十讲

一 净本无染

  「净」不染污意。指我们先天具有清净,不染污的本性。修净是六妙门中最后一个环节。善巧而言,从数息乃至修还至净,有次第逐步修习,达到究竟圆满清净。实际上却无先后之分。数息或随息便含止观,如数息,心专注于数目字上,令妄念不起是止,数字历历分明即是观;举随息,心随息出入不起他念即是止,专注呼吸一境一丝不苟便为观。六妙门持其任何一法门,便含其它五法,所谓举一即六,举六即一。随众生需要,说法不定。

孟子主张本来自性是善,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思想观点不然,说:「人之初,性本恶」主张自性本来是恶。佛教说:自性是清净本然,不存在善恶之法。

六袓慧能大师云:「何期自性,本来清净,.....」。六袓大师又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此阐明真如理体,不曾因修证而有丝毫所得。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自性清净本具,为何还要修呢?」恐人执理废事,现引神秀大师有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明我们本具清净之心,但因一念无明妄想,已经是成为凡夫,却为污泥(后天的善恶法)所障蔽,如明镜光明,被尘埃遮盖,欲复镜体光明,需时时清洁镜的尘埃。此偈是勉励大众从事精进修行,方能显理。未证之前,须依神秀大师以事修行。

二 五停心观

世人终日忙碌,为名为利,胡思乱想,烦恼不堪。现将凡夫的根本烦恼,归纳为五种,1散乱、2贪、3瞋、4痴、5业障。以五种观想方法对治烦恼,名五停心观:(一)散乱众生数息观、(二)多贪众生不净观、(三)多瞋众生慈悲观、(四)多痴众生因缘观、(五)业障众生念佛观。

(一)散乱众生数息观: 散乱心重,注意力很难集中,妄念纷飞,静坐时心不能平静的人,应采取数息观方法,以散乱心集中数目字上,从一开始数至十(请参阅第六讲:数息)。

(二)多贪众生不净观: 欲望重,贪着五欲,财、色、名、食、睡;特别是色欲(男女淫欲),心偏重,用不净观对治。观种子不净,自己身体或他人(对方)都是父精母血组成;住处不净,在母亲胎中,臭秽不堪;受生不净,出生时母亲下道出来;举体不净,我们身体《水忏》云:九孔常流。而从头至脚有三十六种不净物,乃至肿瘀、腐烂,死亡、白骨都不净。世人常为这不净的身体,费心装饰,不惜牺牲许多时间精力去追求,甚至造诸恶业。淫欲是生死根本,恶道之因。应一一谛观,可止息欲念,心地遂得清净。

(三)多瞋众生慈悲观: 瞋心人,只要有一点不喜欢,即闹情绪,容易发脾气。经云:「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瞋心于人无益,对己有损。人与人相处一定要有恭敬相爱的心念,存感激感恩想。若瞋心一起,切记以慈悲心来对治。观怨亲皆有前因,是我欠他当还债,作解怨结想;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母、眷属,作报恩想;怜悯于人,作同情想;还学习弥勒菩萨,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应作如此观。

(四)多痴众生因缘观: 痴,即事理不明,对人与事都很计较,执着不放,烦恼重,不知诸法无常,瞬息万变,不能永恒,无一法真实。痴念重的人,必须以因缘观,时时追寻烦恼的来源,及内因外缘者,对宇宙所有诸法,包括身体,只是条件组合的存在,皆是缘聚生,缘散灭,自然事理通达。以智慧观察诸法空相,放下我法二执,转愚痴烦恼,得自在。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经云:「一切法门皆以明心为先,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

    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在道业上修行障碍多,唯有念佛法门仗佛愿力,可得诸佛护念,能消业障,而得往生。以前有位湖南黄打铁,在工作辛苦烦恼时,遇一僧人教之,打铁时念佛,黄依教奉行,三年便自知时至,往生作偈「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天下,我往西方。」把一句佛号,应用在日常生活上,于行、住、坐、卧,念念不忘,(请参阅第八讲,念佛止观)。五停心观,只要选一法,恳下功夫,从静达至净,便证无生法忍。

三 生死事大

  南北朝时,梁武帝请志公禅师看戏,戏完。帝问禅师:「今日戏子唱的、演的如何?」禅师答:「不见不闻。」帝不信,脸有不悦之色。禅师请帝翌日按时照样做戏,同时牢狱中放一死刑犯,头顶置一盆水,站立看戏,盆水无倾出,即赐无罪,否则当斩。戏毕。帝问罪人:「今日戏所唱及演的什么?」罪人答之:「不见不闻。」禅师说:「生死关头,岂敢放逸。修道之人,为办生死大事,亦复如是。」

四 道由心悟

唐朝,马祖禅师(号道一),常作坐禅功夫。怀让禅师知他是个法器,便问他道:「大德坐禅图甚么?」

马祖禅师答:「作佛。」怀让禅师乃取一砖,在其跟前石上磨。

马祖大师问:「师作甚么?」

怀让禅师谓:「磨作镜。」

马祖不禁莞尔说:「磨砖岂能成镜耶?」

怀让禅师反问之曰:「坐禅岂得成佛耶?」马祖闻之遂悟。

此公案说明,悟在心中,穿衣吃饭,运用即是道。

五 断疑生信

  马祖在江西名噪一时,四川成都信众便请他去弘法。唯当他们知悉马祖是本地人,出身寒微,所谓本地姜不辣,闻法者便一哄而散,只剩马祖嫂嫂一人,恭敬跪地求法。马祖教他以绳系蛋挂于横梁上,每天留心听蛋,听至有声音,便可见道!其嫂嫂一信之后,毫不怀疑,长年累月依法修持,至数载绳发霉断了,蛋跌下发出声音,其嫂乃当下开悟!马祖嫂嫂,信心足,专心在一方法上。经过多年的定力,遂能心地自明。法门重于断疑真信,行持贵乎专一。

对一切法,知见正确,不落有无。于《六妙门》中,由近至远,从浅入深,统一思想,达到人法双亡。清净本然,无修无证。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十一讲

静坐助缘

「六妙门」已经向各位同学介绍了,此是「主行」。要使静坐容易摄心,功效速,还需要「助行」配合。

一 双管齐下

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所讲有廿五方便,帮助主行,作为摄心的增上缘,主助同时,双管齐下,功在目前。二十五方便分有五章,按顺序是:

(一)具五缘

(二)诃五欲

(三)弃五盖

(四)调五事

(五)行五法

第一章《具五缘》,说修习止观具足的各项条件。第二章《诃五欲》、第三章《弃五盖》、第四章《调五事》、第五章《行五法》,着重说静坐修止观的基础,即是精神净化的修养。若忽视修养,只习静坐,虽坐而心中纷乱,难以入静,假使能入静,也会有种种瞋爱之事,在定中显现,成为修习禅定障碍,再者即使养成有一定的定力,偶涉外境,定力必失,所以修止观法门,对道德规范,极为重视。因为行为善恶均会直接影响心理,静坐修习,不单是天台宗修止观,其它念佛、参禅、诵经、持咒等一切行门都需要此二十五方便,即是二十五个条件。

(一)具五缘

(1)持戒清净: 具五缘在二十五个方便中,第一重要的就是持戒清净,无论出家或在家及修什么宗派,修什么法,持戒是先决条件。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约束非法行为,乃至动念即戒。因戒能产生定(种种功德),因定发慧。戒基不固,禅定难成。楞严经中说:「若不持戒,纵有多智襌定,悉是魔道之业。」所以以前曾犯罪过,必须先忏悔,洗涤污垢,襌定才得实益。在家信众是持五戒、十善戒;出家僧众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还有式叉摩那戒。菩萨戒,八关斋戒在家或出家都可受持(请参看戒本)。

(2)衣食具足: 衣食是帮助我们修道的资粮,假若衣食不能具足,便不能安心办道。但不要贪求享受,妨碍道业,穿衣只为了遮体保暖,饮食是为疗形枯充饥。

佛制出家弟子应穿粪扫衣,就是从垃圾堆中或坟墓上检来洗几次,缝补来蔽体。而日中一食,衣食简单,减少欲念,专心办道,便能明志。若对衣食有所追求,要享受,欲念便会增强,不单对道有妨碍,还会损福。弘一大师,从小受到家庭教育惜福,他家一对对联是请一位刘公定书法家写的,下联是:「惜衣惜食不为惜财为惜福。」所以大师一生对衣食住的淡泊,严持戒法,成为一代律师。

(3)闲居静处: 环境安静对修行是很重要,有些人为了一生成办,到深山僻地绝人脚迹潜修用功,或有些人择于郊区离喧染,一心办道。但也要根据自已的条件,若环境不许可,要利用环境。地方窄小,观想在草原,篮色的天空(请参阅第八讲,观想念佛)或喧吵(请参阅第二讲,环境方面)将妄心专注在一句佛号,历历明明(请参阅第八讲,念佛止观)佛号越清楚,妄念降伏越明显。则心与环境,两不相碍,心旷神安,自然致远。

(4)息诸缘务:  「息」就是放下的意思,「诸」是众多,即是所有缘务都要放下。缘务有几种:譬如生活上的缘务,一般人每日为了衣食住而忙碌,商贾营谋,欲望得失,而起种种攀缘;有技能上,如医卜星相,琴棋书画,金石绘画等技能谋生;再则是学问上诗词歌赋,考古学今之类;又有是人事方面,要接待迎,应酬交际等分散精力。为了道业,少欲知足,息诸外缘,善用时光,念念相续,精进办道。

(5)亲近善知识: 闻名而知,见面而识。善知识有几种:教导善知识,能指向正确道路。因修行期间魔障多,恐走错路,古人云:「欲知灵山路,须问过来人,」善知识并有法水养我法身慧命。同参善知识,同道互相警策,切磋,促进勉励;外护善知识,施主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令安心办道。故必当亲近善知识。

(二)诃五欲

「诃」是责备,退却义。五欲分两种:财、色、名、食、睡;又名色、声、香、味、触,即是地狱五条根,不除身心难摄。

(1)诃色欲:色欲指男女之情及金银七宝等财物。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女色,家破人亡,例子很多,如商朝纣王,周朝幽王,国破身亡。现时社会,打开报纸,每天都有不少人,为男女情欲而牺牲;还有一种人,虽然不重视男女情欲,但很喜欢金钱财物,贪财为命。此两者无论那种色欲,假若不除,不能入大定。所以当观女色(请参阅第十讲:不净观)不净,来收摄心身;人间富贵功名,不真实,如水中月,空中花,应当远离。

(2)诃声欲:声是耳朵听觉,指男女歌唱音乐,或环佩绮声等。修行佛弟子,要尽量不要接触歌舞娱乐倡伎,因为很容易心被境转,生起爱着,如雪山五百仙人闻天女歌声,狂如醉,失禅定,古今被悦耳或刺耳音声,令堕落的例子很多。心本无生因境有,染着生爱。静坐行人,时刻提醒自已,无常迅速,应勤加精进办道,对声欲,必须避弃。

(3)诃香欲:鼻对香尘,分有两种,一是涂在身上的香水,香油等化妆品;二是戴在身上的装饰物,如颈炼、耳环、戒指、手镯之类,都会令人动淫心。修行人不应用这些香品或装饰刺激物,使人家动念头。严格来讲,出家人洗澡时都不宜用香皂,应用药皂。冬天若皮肤干裂,可用甘油或蜜。故香欲现前,应当舍离。

(4)诃味欲:指用舌根尝味。不为自己所捕水陆空行之灵,贪染口福。对好食的,不得过量。经云:「少食有五福」:

(a) 少睡:过量多食的人会贪睡,思想迷糊不清,淫念重。

(b) 少欲:喜欢美食,欲念增强。如持午,不非时食,是为了减少欲念,另者同情饿鬼,喉小腹大,有得不到饮食之苦。

(c) 少下风:饮食有规律,大小便都有规律,相反食得多,大小便的次数也增多。

(d) 身安:饮食不节制,吃太饱,对胃增加负担,容易生病。丛林里早餐食粥,粥有十利,饮食清淡对身体好处多。

(e) 摄心:饮食简单,攀缘心及欲念减少,则容易摄心。

(5)诃触欲:触是身体的接触,前四欲见闻觉知,每一根对每一尘各有界限,惟触欲是周遍全身感觉。如身体接触衣裳、卧具、按摩等类,感受柔滑美丽好与不好,即起分别爱恋贪着或反感,这都是障碍修道因缘。唐代悟达国师,唐懿宗赐一沉香木座,起一念欢喜,膝上牛头痈之果报。又昔有襌师,襌功得神足,由神足飞达皇宫说法,公主用双手至地接足接驾,便生分别心,有男女相,即失神力。当知触欲危险应远离。

(三)弃五盖

弃是抛弃的意思,盖是遮盖。五盖就是五种心理障碍,由五根对五尘贪染,留下影子转于意识田中,执着不舍,产生烦恼和业障,念念相续,遮盖了我们自性。五盖是属于心内之障。

(1)弃贪盖: 若贪着五欲尘境,会忘失正念。尤其是男女色欲,是生死之根本,要用不净观来对治(请参阅第十讲:不净观)。了知尘境虚妄不实,念起即觉,贪念便渐渐消失。

(2)弃瞋盖: 静时,脑海浮现过去人事,有人对不起我,他非我是,憎恨心起,使人不安。瞋恚是为善法之敌,应用慈悲观来对治(请参阅第十讲:慈悲观)。放下人我,清净自在。

(3)弃睡眠盖: 睡是昏沉,眠是放逸的表现。昏沉妨碍修行,放逸懈怠虚度时光,当警策无常,抖擞精神,用忆念佛号对治睡眠,驱除睡魔。

(4)弃掉悔盖: 掉与悔是两者情况,掉是身口意随情纵意嬉戏,念心散乱。悔是悔己过失而朝夕忧恼,不明知过能改。即应振作精神,改恶从善。悔若复生懊恼,皆为修止观之大碍,故屏除之。

(5)弃疑盖:疑即是痴,缺乏信心。疑自己业重福薄,没有智慧,条件不够不能修成正果,自暴自弃;或疑师过失,举止动静与常人无异,恐引众盲;又疑佛法,是真是邪。并疑念佛是否能生西方,能否离苦得乐等等,如此种种痴疑。若一念疑心,便生死户开,湼盘门闭。古人云:「天雨虽多,岂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难度不信之人。」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根器,无论任何法,只要合乎佛意,选一门深入便能达至彼岸。

(四)调五事

调是调和。比喻制面包,水与面粉适量调和,不稀不干,才能制成面包。五事就是指食、睡、身、息、心五种。静坐若对食,睡不调,便不能入定,且会生病,严重则会入魔。

(1)调饮食: 为了同学们静坐需要,调食,调睡在第二课已着重介绍过(请参阅第二讲:注意事项),现在再加明之。据智者大师所说调五事,每项都归纳四个字,调食 “不饱不饥”。食太饱静坐,会影响血气循环,百脉不通,并且气急息喘,增加胃的负担,心闭,易昏沉,欲念强盛,难摄心;太饥亦不行,过量减少或断食,导致体弱身虚,精神不振,思虑纷飞,意义不固,易退失道念。因为法轮未转,食轮先转,幻体需要资养,没有好的身体,便不能借假修真,为完成道业而充饥。饮食必须中庸之道,此外;注意戒杀,为长养慈悲心,不享用美食,及不吃五辛(请参阅第二讲:饮食调节),而且气味很重,护法神会离去,恶神便随之而至,影响静坐,最好多素食。

(2)调睡眠: 「不节不恣」。「节」是节制或执意不睡,此影响道业;静坐容易昏沉,会有损健康,不得实益,(静坐功夫深后,睡眠自然减少)。「恣」便任意放逸。过量睡眠,既废时光又增加欲念,三毒炽盛,心识昏迷。睡眠实是障道法,古德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3)调身: 「不急不宽」。急是拘束,身体宽是放逸。摄心坐姿不必因紧张而身体僵硬拘谨,亦不可松懈随便(请参阅第二讲:七支坐法)。

(4)调息: 「不涩不滑」。不涩是畅顺不结涩,不滑是不粗浮。经过调节的呼吸,无声、不结、不涩、不粗、不短、出入绵绵。(请参阅第三讲:如何调息)

(5)调心: 「不沉不浮」。沉是昏沉,浮即浮动散乱心。昏沉似睡似醒。念佛可治散乱与昏沉。(请参阅第八讲:念佛止观)

(五)行五法

(1)乐欲: 是立志发愿,修习禅定应具发愿,要发如经所云:「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之愿。有正确思想观念,令实行易生相应,故要发愿。

(2)精进:精而不杂,进而不退。不杂即专一,若不能专心致志,今天念佛,明天拜忏,或后天修禅等,见异思迁,如钻木取火,前功尽废,便得不到实益。如披甲上战场,遇了敌人总不退缩。摄善法利生精进,经云:「假使铁轮顶上转,终不退失菩提心。」当勤精进,一门深入用功,要抱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态度,到家为目的。

(3)正念:即是正知正见。关键是起心动念,忆念正直,思念世间五欲虚妄不实,出世禅定,智慧殊胜尊贵。为了脱生死,念佛念法念僧,念禅定解脱。

(4)巧慧: 巧是善巧方便;慧是智慧。我们要有善巧智慧来观察世间欲乐与禅定妙乐;世间欲乐转眼即逝,禅定妙乐方为圆满能超生死。举省庵大师所教导,八个字,真、伪、邪、正、大、小、偏、圆。辨别一切诸法,是非相对,决择取舍如下:

(a) 真与伪: 为生死发菩提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始终不退却心,为真当取。伪就是内浊外清,有始无终,虽有好心做善事,但出发点为名为利,心口不一,虚伪不实,当远离。

(b) 正与邪: 正就是有正确的见地,淡泊安贫,少欲知足,唯为了脱生死而修禅,为正见要进取。邪者不知自性本有具足,但向外驰求,或执世间五欲之乐,今生的享受,或求来世的快乐,当远离。

(c) 大与小: 要发大心,成佛道,度众生,如地藏菩萨所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大愿,自他两利而进取。小者视三界如牢狱,生死如冤家,只为自己利益求解脱,不肯度生,自了汉名小,当远离。

(d) 圆与偏: 心如太虚,无修无证为真修,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为圆而进取。偏者执有佛道可成,众生可度,为此偏空偏有,虽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不明空有不二之理为偏,当远离。

慧力明辨,一一清楚,不念世间有为之法,除伪、邪、小、偏;念出世禅定智慧,取真、正、大、圆,有此观察力,离三界得清凉,名巧慧。

(5)一心: 既已作择法,于六妙门法中,一心修习止观,不生悔,不退转;二十五方便,为助道业上功德因缘。不修而修,自然功成果满。

《禅门静坐基本法》第十二讲

善根与魔事

静坐的主行和助行,已向大家介绍了。这一课谈谈静坐功夫到一定层次时,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一些变化、幻觉及魔障。归纳有正反面两种,正面称为善根发现,反面是指魔事。

一 开发善根

「善根」,是指一切众生拥有清净善的根本种子,即是自性,因妄执迷情将之埋没不现,透过静坐止观法门,定力引发。善根有二,(一)身体(生理)得到改善;(二)精神上修养得到提升。

(一) 身体变化: 据小止观云:妄念转细,平伏,此功用极点,身体产生变化,有八相,名八触,包括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的感觉,由定力不散,身体一时触发,又非全发,也非同时俱发,是每个人的生理「四大」结构不同,所产生的八种现象,也各各有异。如沉重闭涩感觉,从「地」大生起;寒冷软滑感觉,是从「水」大生起;炎热发痒感觉是从「火」大生起;动掉轻浮感觉,身体轻如浮云,是从「风」大生起;还有人见佛、见花、见光、异香满室、天乐迎空等现象。也有的人看见自己的内脏(请参阅第一讲:思想正确)。所遇这些境不是常有,一时或数天。一切现象,都不要喜乐不要慌。上述所讲种种变化,皆属内相本具善根开发。

(二) 精神变化: 定力是修心养性妙方,性格提升,心量广大,慈悲喜舍,上恭下和,孝顺父母,恭敬三宝,听闻正法,乐善持戒,布施忍辱,精进修定等,法喜充满,身心轻安。这一切都是由静坐善根开发,得到精神(即本有功能)显现。如镜上灰尘被拂去,光明重现。自性亦如是。

二 觉知魔事

「魔」华语「波旬」,婆沙论,卷四十二说:「断慧命故名为魔。」魔会破坏修道人善根,令人于六道生死流转。魔有五种,包括:(一)烦恼魔、(二)五蕴魔、(三)死魔、(四)天魔与(五)人魔。魔是障碍修行精进人的道业,其实魔都不出自己身心与外境。

(一)烦恼魔: 是贪、瞋、痴三毒,种种烦恼,使人用功时内心无法平静,此是内心魔。以定力破除三毒,能战胜内魔,烦恼自得调伏。

(二)五蕴魔: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是指我们身体由此五者(五蕴)积聚而成,能将此五蕴身善用恰当,便可借假修真证佛性;反之,为五蕴身体生存生活上忙碌,终生为此身作奴隶造业,便又受果报,身体成为五蕴魔。

(三)死魔:当精进用功时,受到老病死之折磨或遇到无常,不得续延慧命,这就是死魔。因此要好好利用时光,莫让一生虚度。

(四)天魔:是指鬼神类。包括有天龙八部、夜叉等。此等天魔,经常在二种情况下,一是对静功深者,前来骚扰,不欲三界内少了魔子魔孙。二是乘机出现,来恼乱,变作父母、夫妻、眷属或怨亲,以及田园树林、虎狼或狮子等顺逆境界侵扰,令人心生贪恋或恐怖,道业难成。

(五)人魔:  还有要注意的人魔,也有二类;一类是劝阻人用功,或妨碍及拖后腿影响办道者,令之放逸甚至退心。又有一类人,自称是善知识或活佛再来者,这都属是魔。

三 对治魔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家平时多闻、思、修,定力能破除魔障。对一切善恶之境,不贪执又不须理会,用智慧刀斩内外魔之干扰。所谓;「魔来魔斩、佛来佛斩」。有一位静坐功夫到家的襌师。于静坐时,曾每次要入定之际,就看见一只蜘蛛,起初这蜘蛛很小,离他较远,渐渐越移越近,越来越大,最后蜘蛛已在他面前张开口,便要咬他鼻、他感到甚为烦恼,设尽办法去化解,皆是无效,蜘蛛还是赖着不走,令他非常困扰。只得请教师父,并说出欲除掉蜘蛛之念。师父遂教他静坐时,预备一支红色笔,见蜘蛛出现时,用红笔在蜘蛛肚子上画一个圈的办法。他遵照师父的话照办,固然蜘蛛不见了。当他奉告师父时,师父叫他看看自己的肚子,他才发觉肚皮上有自己画的一个红圈!

静坐中所产生及经历的善恶境界,心生欢喜执着或害怕恐怖,皆属魔事。当知境由心生。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现象,都是幻境,错觉,虚伪不实。视若无睹,不起执着,自然消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于行,住,坐,卧,念念皆在定中,我法俱亡,自性现前,任运自在,此非思量分别,乃能知之,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语言文字能描述。禅宗所云:「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黑漆桶底脱落」。本地风光,岂有所修所证及次第。佛法重视亲证,「禅」实非语言而能叙述。

我只是为了同学们共修方便,参考了《六妙门》,《止观坐禅法要》及古今大德一些有关静坐资料,东拉西凑,不成体统。同学们修习静坐止观和各项增上缘,善根,魔事,请参阅《六妙门》及《止观坐禅法要》全书。明此而循序渐进,锲而不舍,必得其益。

「禅门静坐基本法」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無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 禅门静坐基本法

    《禅门静坐基本法》 衍慈上人著 张道彰居士编集 月贤居士编集 一切功德皆随喜 缘起; 佛教所讲「缘起」,是指宇宙万...

  • 半日静坐,半日读书

    欢迎来成都南门的【伊松馆】,体验儒家静坐、禅门坐禅。

  • 袁了凡《静坐要诀·辨志篇》

    静坐之诀原出于禅门,吾儒无有也。自程子见人静坐,即叹其善学。朱子又欲以静坐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而儒者始知所从...

  • 浮尘

    寻一方天涯, 静坐窝禅门。 抛却前尘事, 山水微漫骄。 闭眸, 微晗, 常念阿弥陀佛! 清口, 吃一杯素斋, 心如...

  • 禅门

  • 禅门

    雁过长堤 潮声送别离 山道上飘着雨 荒草萋萋 子规晚啼 何处传偈语 是谁在敲木鱼 轻轻地叹息 残垣断壁 山下狼烟起...

  • 虚云禅门

    缘 因 戒 信 门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深信因果 持戒 信心 确定一门 不退悔

  • 浅谈《天才基本法》小说和电视

    《天才基本法》电视剧终于播完了。《天才基本法》小说真的很好看。但《天才基本法》电视剧和《天才基本法》小说,关系只有...

  • 《华为基本法》解读103--接班人与基本法修改(基本法的修订)

    《华为基本法》解读103--接班人与基本法修改(基本法的修订) 【第一百零三条】每十年基本法进行一次修订。修订的过...

  • 读《禅门》有感

    目前包里,桌子上,床头上有4本书籍正在阅读中,今天可以结束两本书,一本是《NLP圣经》,一本是《禅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门静坐基本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xw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