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读水湄物语的文章,她说道“以有用之时,做无用之事”。我经常偷懒,啃鸡爪,刷剧。我很少因为自己做这些事羞愧。因为,做无用之事,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说到了复旦大学的精神。无用大致是说“要对身边现实功利的事刻意疏远,而保持灵魂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行走”。
无独有偶,今天在看白岩松的书,他说道“做点无用的事”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能够带来的好处。他说道法国人,每年都有一个月,在世界各地度假,法国人一直像捍卫生命一样捍卫这一个月的假期。看似无用之事,背后却是对生命更深入的思考,而之后的价值,却是法国人在全世界最强的创造力。
孩子小的时候,大把大把的时间,就是用来玩耍,睡觉的。我每天下班后,吃完晚饭,带着宝宝去公园里玩耍。每次走在路上,小家伙都要手指着让你给她拔一堆草(还不会说话,只能肢体语言外加“嗯嗯嗯”)拿在手上。让后到了公园里,看到有小狗了,就很开心的去追狗。用草去摸摸狗的身体,然后就很开心。(我不让她直接用手摸狗,害怕咬到她),有时候小狗狗也让她摸一摸。然后,就是有时候蹲下,看到地上的蚂蚁,用草去打蚂蚁。再然后,就是认真的蹲在草地里,认真的拔草…….每天带她去同一个公园,基本上每天也就是这些事。但是小家伙,基本上出门玩的,就各种不想回家,得哄半天。看,这些就是孩子的世界。虽然每天在干,但是依然乐此不疲。今天看到小狗很开心,脆生生的笑声,明天还是,后天依然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10078/83046064479d565c.jpg)
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追狗,拔草,看蚂蚁,奔跑,嬉闹…….这些无用之事,却是孩子一天之中最重要的事情。这些无用的事情,构成了孩子一整个完整、快乐的童年。孩子还不懂现实功利是什么?他们的灵魂真的是随心所欲,肆意行走,全凭自己的心。特别是和这种还不会表达的孩子交流,有时候她就手一直给你“嗯嗯嗯”的指着,拿着个,不喜欢,拿那个,不是她想要的。我有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真的猜不透你的心”每到了这个时候,我干脆把她抱起来,你自己看吧,你喜欢哪个,想吃哪个,自己拿。为娘的已经不知道你这团小肉丸子,要啥了?
为什么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缺少创造力”。我们穿越时光机,看一下我们的孩子。三年无忧无虑的幼年时光之后,然后就是幼儿园。幼儿园也还好,孩子还是能够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长的。接下来灾难性的小学,家长认为的无用之事一概不允许孩子做。就得做与学习有关的有用之事。
之后,初中,高中,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每每看到这些家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控诉“在家里,什么都不用他做,只让他学习,还学习这么差”。我只能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们创造一切条件,想让孩子们,安安心心,好好学习。一天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做学习这件“有用之事”。
可是亲爱的家长们,他们本性还只是孩子。孩子还是喜欢玩,不喜欢学。学久了,学累了,他还是需要去疯玩一下,缓解一下疲劳。在如今这个世界一个人的价值是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的。而这些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呢?就是来自于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和独特的 思维方式。所以 ,当学习这件有用之事做多了,他想出去玩一玩,不妨就让他做一些无用之事。
我 自己每天下班后,基本上就不再看手机了。就是做饭,然后带着娃娃去公园,她认真地拔草,我就坐在草地上,看着她认真地拔,风吹过,轻轻撩起发梢,偶尔一只狗跑过来,又快速跑走了。旁边是广场舞大妈动感的音乐,热烈的舞姿。所谓岁月静好,也就如此而已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