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孤独六讲》

读《孤独六讲》

作者: 茉莉花微开 | 来源:发表于2024-11-05 21:12 被阅读0次

何谓孤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释中,“孤”指的是失去大人照顾的孩子,“独”则是没有年轻人照顾的老人,两者都充满了令人悲悯、哀伤的意味。

所以,说起孤独,似乎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人类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尤其是中国人,很少有独立面对内心真实自我的时候。在张爱玲看来,华人的世界是没有隐私的。清早起来,不把门打开,仿佛就是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会遭到别人的猜疑。

在西方社会,柏拉图则通过一则神话故事,阐述了人类的孤独。他说,远古时代,人类因为受到神的惩罚,被劈成了两半,所以,是不完整的。于是,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只有找到了,才能从神的诅咒中解放出来。

孤独是一个与喧嚣相对立的世界。蒋勋老师在《孤独六讲》一书中,通过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六个方面,替我们叩问着自己的内心:我可以孤独吗?

也许,孤独无人聆听,但却可以陪伴自己度过一段妙不可言的岁月。他认为,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深以为然!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里,特立独行者,被视为大逆不道。人们最怕当那个出头鸟,只有跟大家保持一致的步调,才是安全的。当然,数千年来,也曾出现过极少数不同的个例。

比如庄子,他就是一个信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他敢于直面死亡,与死亡对话。他可以长久的凝视一个骷髅,甚至枕着骷髅睡觉。

再比如竹林七贤,在世人眼中,他们狂放不羁,敢于与世俗对抗,活出了不一样的自我。

《世说新语》里有记载,阮籍经常走向群山万壑,仰天长啸。那种发自肺腑的呐喊,就是他释放自我的表现。

还有嵇康,勇于藐视权贵,是个宁折不弯的汉子。只为了灵魂的高贵,不惜以牺牲性命为代价。在他被押赴刑场的那一刻,夕阳在天,影子在地,是最令人动容的。他从容不迫地索琴弹了一曲《广陵散》,生命的孤独感被无限放大。

我们时常将孤独与寂寞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寂寞会使人发慌,急需要向外求索。而孤独,却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是生命与宇宙万物的对话。

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一种孤独,它是豪迈的;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孤独,它是空明的;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孤独,它是豁达的。

所以,蒋勋老师认为,孤独是一种福气,值得珍惜。寂寞或许人人有之,而孤独,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轻易到达。

说到语言孤独,我不由得想起了刘震云老师的那部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其中有有一个句子非常经典:“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没有说一句话,拈起一朵花,只有大弟子迦叶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完全不需要借助于语言。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误会,不是因为我们说得太少,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急于表达,却没有人在认真倾听。

在《革命孤独》一章里,蒋勋老师特别提到了鉴湖女侠秋瑾,认为她是把生命活出了极致的美。

这的确是个不一样的女子。有人猜测,她是因为婚姻不幸才选择了革命,实际上并非如此。她有一个当官并且很疼爱她的丈夫,他们还有了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满。

当丈夫出钱让秋瑾去日本留学时,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开明的人士。而留学之后的秋瑾,她的眼界大开,加入了同盟会,人生自此有了不一样的际遇。

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为了自己的信仰,秋瑾敢于向丈夫提出离婚。这样的思想,放在当下也是非常的前卫。

后来,明知起义面临着重重困难,秋瑾还是没有丝毫犹豫。正如她的诗“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她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一个孤独的革命者,她活出了惊人的自我。

蒋勋老师认为,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他所发出来的语言,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作为一个孤独者,他能不能坚持着自己的思维性?是很大的考验。”

唯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享受孤独。庄子在孤独中思考,假如你是一只乌龟,你是愿意在泥沼中爬行,享受那种活着的乐趣?还是宁愿被宰杀,被人以黄金的盒子装起来,供人膜拜,更值得呢?

做真实的自我,不被外物所牵累,在孤独中追求个人的自由,个性的解放,和一种自我的觉醒,这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友人说,一个人在开心的时候,就想找人喝酒聊天,而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想要静静的呆着,写些文字记录心情。难道写作者都是孤独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孤独,确是内心的圆满,愿你我,都能时常拥有这样的状态。

相关文章

  • 被误解的孤独

    【读《读孤独六讲》】Day1 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蒋勋《孤独六讲》 真被蒋...

  • 读孤独六讲

    这本书中,作者对"孤独"二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有些句子是可以让我们推敲的。 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的喧哗、对事件...

  • 读《孤独六讲》

    读完蒋先生文章,浅觉哲学真妙。这是一段从天地众生回归个体的孤独旅程。满腹牢骚终得释,掌灯拾卷意然然。 一、 未行走...

  • 读《孤独六讲》

    “没那么简单 就能找到 聊得来的伴……” “……不爱孤单 一久也习惯 不用担心谁 也不用被谁管 感觉快乐...

  • 读《孤独六讲》

    文:盼盼 工作之余,看完了蒋勋的《孤独六讲》。 现代人,大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因而孤独无处不在,似乎成了一种常态。...

  • 读《孤独六讲》有感

    前几日花了些时间读了蒋勋的《孤独六讲》,心里有些五味杂陈,却又似醍醐灌顶。说句实话,书中包含的一些道理我依旧是一...

  • 我读《孤独六讲》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蒋勋老师的这本书,碰巧在图书馆遇到了这本书。 事实上这本书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书。 蒋勋老师是台湾著名...

  • 读《孤独六讲》有感

    今天把《孤独六讲》读完了,感觉蒋勋先生真的是一个温柔又通透的人,用一种冷静到近乎冷漠的笔调把人生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剖...

  • 我读《孤独六讲》

    读蒋勋《孤独六讲》的p59蒋勋说,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

  • 读《孤独六讲》笔记

    1、大凡思考者都是孤独的,非常非常非常孤独。例如庄子,他孤独地与天地精神往来,不与人来往。他从人群里面出走,再回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孤独六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yz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