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其所是

如其所是

作者: 小君_10d9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22:09 被阅读0次

尊敬的刘珅宏导师宋姜华导师亲爱的家人们:晚上好

今日分享:感恩导师!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中午放学送归程队出去时。两个小朋友在吵架而且打起来了。我一个手臂搂一个强行分开他们。问他们发生了什么?A,B混合双打说的听不清。我再问:给你们造成什么困难,哪里不开心。他们又混乱了,我就一个个问A说:“他弄不见我组件,还不承认还很凶对我。”B大声说说“我没有,你乱讲!”我让他们演一次“犯案经过”让他们如其所是说真相。过程:B在A桌面拿走两个组件放进抽屉。A找桌面发现没有了,大声问谁拿了。隔壁同学告诉A,B拿了。A质问B,B不承认就打起来了。站中间立场,谁都不帮,帮理不帮亲。我们看来是一件小事,可要透过事情看孩子。

我问A:“是什么组件啊,老师看得出它对你很重要。”

A说:“是的是我刚买的,是那种铅笔可以堆起来像积木那样的可以拼枪”

我问A“原来是这样,确实很重要啊少了两个妨碍你拼枪吗?”

A说“那个是拼抢枪头”我说“老师感觉你很喜欢。”

孩子说:“是的,我存了好久的钱。”我们看来小小的事对孩子很重要啊,可是孩子千辛万苦得到的呢!

我转过去问B,“刚刚,我们演了一遍,你确实有拿哦。你也喜欢是吗?”

B说“我很喜欢,但妈妈不给买。”我说“那这是谁的东西啊?”

B说:“是A的。”

我说“那你问过A你想要没有?”

B说“没有。”

我说“那不问自取的人是什么?”

B说“小偷,老师我不会再不问别人拿别人东西了!”

我“你领悟能力真好,一点就通了。老师也相信你,以后想要什么,要先问人。”

我问A“你想要B怎么处理呢?”

A说:“我想他买回给我”

我问B可以吗?他说可以。

我说“这问题就那么简单的解决了嘛?你们怎么像大草原的老虎,别人踩了一点点尾巴就咬回人家呀!那你们都像老虎咯,那得把你们送回大草原去哦!”同学们都笑了,然后叫他们握手言和。我的处理方法被一个家长点赞。说我不用骂就把事情解决了

      孩子有时会把想象当现实,赞叹师父,面质法则又一次帮了我和孩子。

   只看到问题,看不到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曾经,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老师们都是连人带事一起骂: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长了个榆木脑袋!

你就是诚心捣蛋!

你怎么这么胆小?你就不能像谁谁谁!

解决问题要“对事不对人”,要就事论事——孩子是孩子,问题是问题

孩子只是做错了事,但孩子本身没有问题

不能把问题等同于孩子,更不要上升到对孩子人格、品质的批评

      很多父母会有这种感觉:办法想了一大堆,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威逼利诱,还是不管用,只有吼一顿,或者不理他,才有点效果,太心累了!

要透过事,看到人,要对人不对事。是人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会产生“事”。

如果只是停留在“事”的层面,你会整天忙着救火,疲于应对,焦头烂额…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就是我知道,你不知道,我要把我知道的、我认为正确的东西灌输给你,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陷在“对事不对人”的模式里。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判断这件事是对的还是错的,是不是符合我们头脑中“正确的”概念。

如果不符合,我们就会给孩子讲道理。所谓讲道理,就是把我们认为正确的概念灌输进孩子的头脑里。

        以为孩子明白了道理,就会正确地做事。同时,我们还会急着给建议、给方法,甚至亲自上手,帮孩子解决问题。

      结果就是,道理没用,最后还是吼管用。

父母又累又气,身心疲惫

      我们不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而是成为孩子生命的参与者、陪伴者、引导者。对于这个幼小的生命,我们尊重他有自己的感受、需求,我们相信他有向善向好的内在动力,

我们选择把问题看作他内在需求的一种曲折表达。如此,我们就不会停留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层面,不会热衷于照搬各种各样的方法论。

      因为看似相同的问题,每个孩子内在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孩子真实的感受、真正的原因,笼统地给她讲“你要坚持,要有毅力”的大道理,就像所有的头疼都开止疼药一样,最多缓解一时,治不了根本。

提升认知,尽量摆脱情绪的驱使。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我们难免会变得心烦意乱,烦躁不已,看不到太深太远,容易在情绪的驱使下简单化地解决问题。

这时,就需要我们跳脱出情绪,冷静下来,寻找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跳出情绪,靠的是改变认知。不会想如:这孩子就是存心和我作对,他就是奸懒馋滑。

而是想“孩子有他的不得已,有他的脆弱和恐惧,但他的本心是好的。

体会一下,这两种认知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

所以,问问自己,你是相信孩子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呢?

其次,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内心,用心觉察。

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你这么做,是想表达什么?你希望你的父母老师给予怎样的回应?

我们都做了太久的大人,习惯了用理性思考,忽略了内心的微妙感受。多感受孩子的内心,也会让你的心变得更柔软,更有智慧。

感恩导师的智慧,让那么多的人获得快乐幸福故余生必追随导师习以悲悯之慈心,泯民之苦,还世界以真爱幸福之境。

感恩导师和家人们花宝贵时间阅读,有不足之处烦请指正,感恩!

弟子蕊君敬上

从化弟子蕊君4月24日321天分享

相关文章

  • 爱孩子

    爱孩子,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是

  • 如其所是

    昨天晚上跟老公又哭又闹的,嫌他总是攻击我、敌对我。闹了半天忽然发现我不过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角色里,以清白自居...

  • 如其所是

    NO.63 记一点六一:如其所是的本色 20170601 其实很庆幸,乔宝所在的小小班今天没有安排要求父母参加的幼...

  • 如其所是

    接纳是改变的开始 察觉是改变的阳光 行动是改变的途径 成长是改变的礼物

  • 如其所是

    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要求女生全部剪短发,防止青春期躁动,节省时间好好学习。又因为中考要有体测,于是,那时候流行德智...

  • 如其所是

    前几天跟朋友学了这个词,觉得不错,忍不住拿来把玩把玩。 朋友说,如果你看哪个人哪件事不顺眼,不妨对...

  • 如其所是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记得在1879计划第一节课上老师就告诫我们要成为一名好的咨询师首先就要练习觉察能力,当时...

  • 如其所是

    【晚上好#王辉#20201007日精进第120天】 伴随着老公回程上班,开启了我和孩子们的生活。早晨老大哄着妹妹,...

  • 如其所是

    中原焦点团队李桂芳坚持分享第436+137天2020/10/06周二 孩子出现问题,如何更好与老师沟通?好的沟通是...

  • 如其所是

    允许别人,就是允许自己。 放过自己,就是放过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其所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zn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