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彭明辉教授所著《研究生完全生存手册》的读书笔记。
如果说《如何阅读一本书》是读者的初级阅读指南,那么《研究生完全生存手册》就可以称为“进阶版”指南了。本书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主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以及独立研究能力的具体步骤,是广大被放养的研究生朋友们和想要获得自学能力的读者们必不可少的实践手册。
本篇文章将书中的论文写作风格及要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来,以供参考(对应原书第十四章)。关于论文写作流程总结在这里:https://www.jianshu.com/p/84d6bec61d91
一、论文的文体、风格与任务
每一篇学术论文都是企图向审查委员证明三件事:
- ⑴ 这篇论文含有原创性的新知识、观点、方法,以有条不紊的方式呈现;
- ⑵ 这些新颖的知识、观点、方法,对学术界的进步有实质的、不可忽视的贡献;
- ⑶ 它们可以被表述为有系统的客观知识,有充分的证据和理论支持,经得起该领域专家的反复检视。
因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你的答案或解决方案,它们的假设、前提与适用范围,从各种角度进行的反复论证、释疑与答辩,支持这些论证与论点所需要的证据,以及结论。
论文的风格,首先是要清晰、精准,达到“凡具有专业背景之读者,不论他所身处的时间、空间与文化,对该论文的理解都一致而无任何的歧异”。其次,论文的风格必须是”批判式写作”,行文过程必须随时警觉到读者可能会有的批判性检视与质疑,并不时给予适切的证据、论证和说明,以排除读者可能会有的不信任感或不确定感。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像希腊几何学那样,可以在充斥着各种怀疑论的古希腊社会里,让”有理性的人都不得不同意”──这几乎是所有学术著作所追求的目标。
质性研究的论文风格虽然有很多种,但是注重实证的学术分支,都会隐含着几何学证明题的精神──企图说服读者(或证明)某些新颖命题、观点、方法的真确性或有效性,希望达到”有理性的人都不得不同意”的目标。
二、论文摘要
摘要通常只有三五百字,分成二至三段,篇幅尽量在一页以内。你必须用最精准、简洁的措词说出研究主题、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的特色和主要研究成果。摘要的功能类似广告文宣,以有限的字数吸引关心该主题的读者。摘要又很像是一张支票,你在摘要里承诺的一切都必须在论文里兑现。如果你写得太低调,口试委员可能会忽略你论文的重点;如果你写得言过其实,表示你没有客观评价研究成果的能力──这是欠缺”独立研究能力”的具体表征之一。
三、导论或简介:
论文的第一章通常是导论或简介,大多分成三个小节,依序为:研究动机(或问题意识)与问题背景、文献回顾,以及本研究之议题、研究项目与研究成果(或贡献)。
1. 各小节的目标
在第一小节里你必须清楚指出,本研究的主题与现实世界有何关联,以及它在学术界的重要性,以便据此彰显这个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接着必须在第二小节回顾与这个研究主题有关的文献,以便勾勒出既有知识的最前缘与不足处,藉此说明这个研究既非重复既有,也非可有可无。最后在第三小节陈述你所完成的研究项目和主要成果,作为这一章的结束和结论。
通过这样的论述过程,其实你是在依序说服读者三件事:
- ⑴第一节旨在宣告“这个研究主题很重要”;
- ⑵第二节则是在宣告过去的文献确实在这主题上有所斩获,并逐步扩大、深化成果,但是还留下一大片重要的问题,等待厘清或解决;
- ⑶第三节所描述的研究项目,刚好填补了这个文献上的(重要)缺口,并且有具体的成果(突破)和贡献.
2. 文献回顾的写作逻辑
(1)文献回顾的目的:
其一,描绘跟你的研究成果最接近的既有知识边缘,让读者看到你的研究主题、范围与成果,和既有文献没有重迭。其二,让读者知道你的研究成果与既有学术文献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它属于哪一个学术分支,继承了哪些研究方法和观点,完成什么样的突破或创新,以及你不采用其他方法、观点、流派的关键理由。其三,沿着前述继承关系,扼要摘述过去至今、每一位重要贡献者的关键性得与失,以便勾勒出从过去到今天的主要研究推展过程(和知识地图)。
(2)文献回顾的原则:
为了阅读与理解的方便,原则上文献回顾以整个流派为单位,逐一介绍;对你的研究方法或观点影响越少的流派,写得越简略,甚至只要写出该流派整体的原理、特色和优点,以及它跟你的研究目的不吻合的关键理由就够了──但是你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这个关键理由确实构成充足的理由。
(3)文献回顾的具体写作逻辑:
先简略交代和你的研究取向距离最远的流派与观点,再用较长的篇幅介绍研究相近的流派与文献,以便由远而近,逐渐聚焦到你的研究主题、范围和方法。在介绍相近(尤其是影响较深)的流派时,可以从较久远的文献谈起,逐渐介绍到较新的文献,以便引导读者看清楚既有文献目前的知识前缘落在哪里,以及遗留下什么问题。
(4)介绍曾取法的流派时的写作逻辑:
借着该流派的开山祖师去介绍该派的核心观点、要求和要领,以及开山祖师的一项主要成就和一项不足;而下一篇文献刚好利用一个新的技术或观点解决了这一项不足(缺点),并且留下另一个关键的问题(缺点)被第三篇文献用某种新的观点或技术解决;以此类推直到最新的文献,而它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刚好是你的研究所要解决的。这样的论述结构好学、好写,而且逻辑清晰、流畅,易读而不易误解──不重要的先谈,重要的留在后头,所以读者不会搞错轻重与先后。
文献回顾不是流水账。在介绍一个流派时,要有能力掌握住该流派的主要要求、特色与优缺点,并且借着你所选的文献展现该流派的关键性进展,与越来越丰富的观点与技术内涵。审查委员从一本论文的文献回顾有机会看出:作者掌握该主题相关知识演进的精准度与完整度──很多国外名校的审查委员在读完第一章之后,已经给了论文大致的评价,因此绝对不要小看这一章的影响。
四、主要理论与研究成果:
1. 首先必须谨记两件事:
- (1)任何演绎科学都是有前提才有结论,没有前提就不该有结论。
- (2)要随时保持自我批判的立场与高度警觉性,充分活用文献回顾过程中汇整出来的批判法则,严密检视证据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反复论证来向读者证实你的确有考虑过其他可能的解释与质疑,并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排除它们。
2. 整篇论文应该只有三种段落:
(1)陈述你观察到的事实,或学术界已经确认过的事实。
当你在陈述证据或观察到的事实时,必须先陈述它们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被观察到,以及它们被观察到的机率,以便提供读者足够的信息去重复你的观察,确认你所陈述的现象和规律确实存在。
(2)根据事实与既有定理推论出来的结论。
关于结论,你必须提供充足的证据、推论和理由来论证其正确性;当你在推论或演绎时,要先确认你据以推论的前提都是对的,接着再确认推论过程没有违背逻辑演绎的规则与专业的判断,没有跳跃的推论,也没有与前提不合的推论。
(3)你对于证据、事实和结果的解读、诠释和评论。
关于解读和诠释,你必须批判性地说明自己的根据和理由。
下一篇将介绍期刊论文的阅读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