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苏坡六的第11篇文章
文/苏坡六
1
近年来有一个词语非常火爆,叫做赋能。
我们平时也会看见有人在朋友圈写道,感谢为自己赋能,元气满满之类的话。
赋能对于它的表层理解就是,别人或者那个平台为自己提供了一定的帮助,相当于给自己注入了一些能量,然后有了更多的能量和信心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深度理解一下它的逻辑,就是存在一个势能的转化,也就是说依靠贵人提供的一种平台和资源,然后实现自己的一种理想抱负。
2
在《孙子兵法》里面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这句话传递的一个观点是说:“打仗重要的不是在于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强大,更重要的在于能不能找到一个有势能的面。
雷军曾经告诉过傅盛:“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本质不是你有多强大,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余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带着这个逻辑回归到我们的生活看一下。
3
为什么我们要上名校?
名校说到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势能面,在这个势能平台上,你可以对接到更多的学习资源,遇见优秀的人物,学习知识是一方面;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你接触到的某个人或遇见的某些事,无形之间会潜移默化影响到你的思想和行动,甚至改变你的命运。
我们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去大城市并不是为了过那种,纸醉金迷的都市生活,而是为了更好的锻造自己,大城市在这个大的时代潮流背景下,毫无疑问,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也就是有着很好的势能面。
城市自身就给你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你要做的就是一个寻找那个最佳点,借助城市提供给你的势能面为你赋能,来成就你自己。
如果仔细找找,生活中有太多存在于这个逻辑层面的事情。
4
彼得.蒂尔写过一本书叫做《从零到一》,书中呈现的观点有两种。
第一种是水平的呈现,在全球化进程下,我们吸取学习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思想,照搬已经获得的成就的经验,这是一种从1到N的进步。
而第二种,是从0到1的垂直进步。垂直进步的困难可想而知,那代表着人类要去尝试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回归到我们自身,对于当下我们绝大数普通人,第一种呈现是常态靠谱的做法,第二种呈现对于绝大数人其实并不符合现实。再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有,从0到N。就是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在自我边界极限的范围内,再去继续探索前进才更有意义。
我们说到苹果公司,你可能会想到有很多改变世界的发明:
个人电脑
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今天 Mac 机的操作系统)
iPod
智能手机 iPhone
平板电脑 iPad
但是它的很多产品的发明,其实并不是从零到一,吴军老师在《谷歌方法论》中也讲过这一点。
苹果公司产品的原创发明主要技术来源图表
苹果公司的成功独到之处之一是通过寻找购买优秀的专利为自己赋能,然后整合到自己的产品上,自己省略了从零到一研究的环节,节约了研发的时间和能量。
说的在通俗一点就是采集别人的优势为自己赋能,从来不把新产品的命运寄托在还没有结果的科学研究上。
5
牛顿也说过一句话:如果说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历史上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牛顿等科学家提出了一整套力学的理论,瓦特学习到它,就用这些理论,干成了事情。
所以有人说牛顿找到了工业革命的钥匙,而瓦特用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他的成功与他遇见的贵人博尔顿,以及后来帮助他们的韦奇伍德密不可分。你可以看到瓦特和博尔顿是50镑英镑钞票上的人。
莱特兄弟可以发明飞机原因之一也在于,他们有凯利的航空原理和李林塔尔前辈经验为他们赋能。
通过这些历史上的事实,但愿我们在以往的认知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从另外一个维度看待一些问题,拥有一种更加科学理性的认知思维。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自我的时间和资源都是很有限的,很多时候你不需要去做从零到一的工作,就算是天才精英那样的人物,可能花一辈子也不会有太大的进展,何况我们还是普通人。
纵观一下那些时代的巨人,他们身上都有过赋能影子的存在。
6
荀子在《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些微小的启发,希望我们再往后的道路上,顺势而为,认清边界,少走些弯路,拥有自我赋能的见识和思维。
毕竟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拿出来一本圣经在里面放了把锤子。
—得救之道,就在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