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认同这句话:“每个人都有解释系统?”如果认同的话,我想问一下,你的解释系统是什么样的呢?
虽然才连续更新到第四天,已经有了些小小的感触,想要同未来的自己和大家风向。
为了加入永澄老师的读者群,每天准点守在电脑前第一时间去读老师的文章,即便自己可能看不懂,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再说写什么,但是实在是不愿意错过能和老大产生更多链接的机会,还是会写些东西,正因为有了这些留言,我就有写简书日跟的基础了。就是这样 + 想要跟老大更近 --- 准点读文章 --- 自我督促写评论 --- 有了写简书的基础 --- 写简书。感谢老大,也感谢自己。
[{ 留言 }]
因为去年没有跟进老大的日更,错过了很多重要概念的理解,这篇文章读起来很吃力。花了1个小时读了文章,看了文中链接然后再重读文章。尝试回答一下老大的问题。
按照今天日更的内容和往期的文章。解释系统的定义应当是:
--- 解释的意思就是把一个对象打开去分析、辨别、详细地说明情况。是对对象进行范畴界定、系统分析、发展判断,并形成最终结论的过程。
---任何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它拥有元素、结构/关系和功能。
---所谓的解释系统,就是一个可以用来解释的系统。
这么看来,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系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每个人的解释系统差异很大,这体现在元素的多样性,结构的清晰度,关系的强度以及功能的效能差异之中。
自认为自己还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中,也再努力的梳理自己的解释系统。暂时没有能力澄清。立个小目标,争取跟进完老大6个月的文章后能够说明自己的解释系统。
[{ 重读感悟 }]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这三天来认真的精读老大的文章,会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和很多东西发生链接。可能这是一种'孕妇效应',但是我更愿意理解为,自己在慢慢的升维,我自己的解释系统在发生变化,所以对外界的东西看的更加清楚,自然也就更容易关联。
例如,今天在听自己非常喜欢的Youtuber 的视频时,她就讲到有人曾经说过,人生,是1%的事件,剩下99%是how you react to that. 这句话不光通俗的解释了老师的解释系统,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事情时会有不同的反应,这种不同的反应就是因为大家的解释系统的差异。
还有在最后哈哈镜的比喻中,我自己联想道我昨天对于维度提问是开的一个小脑洞。我们在解释很多抽象概念的时候会用类比的方式将其具体化,方便理解。这样就有了老大的世界观的图。这时候,我们看到的维度是一个面。我自己类比维度为气体,假设世界是有边界的,例如老大界定了世界的组成,那维度的差异可以用浓度来定义,如果维度越高,则浓度越低(愈发清晰),假象一下,当你在桑拿房的时候是不是视线模糊,但是除了桑拿房就不会了。这个解释似乎是自洽的。我还在不断学习。
这里可以延生的来讲,解释系统的优劣是否可以通过维度来衡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