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帖正解

作者: 夜语可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19:38 被阅读350次
    白浪帖后话

    穆陵者,沂山屏障也,与上古青丘好比远古洪荒结下的一对葫芦,历史无尘,落满了斑驳印痕,两肚子时空沧桑。

    所以山中有儿谣云:青丘穆陵,一脉双生。缘起青丘,终归穆陵。

    青丘,顾名思义,东方之丘也。自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东方属青,名东部疆域曰青州,以沂山为一州之镇山,位列东镇,作为沂山东南屏障之穆陵一地,自然会与青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幸而青丘产狐,狐性仙灵,繁衍青丘一脉,绵延至今。青丘高家兄妹二人得其灵性,才引出差不多先生和差不离姑娘寻访夜语,借可书之言,传青丘故事这段佳话。

    再说夜语可书,在那断桥石屋,坐拥沂山景色,梳理青丘旧闻。常常触及众狐诸般情事,感其心路幽曲,意趣宛然,与人迥异。每到纤思婉转,柔肠百结,其情可悯;兼具秉性刚烈,洁身来去,令人唏嘘。虽蒲柳之质,蕙兰之姿,犹怀家国;气贯山河,存乎天地,可证日月,方生发这么多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又怎么不惹起百思千虑,感慨万端?

    然可书之言,悉皆过往,虽洋洋千卷,难免挂一漏万;三生三世,亦属以偏概全。何况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千古兴废易如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能与之并传者,唯发自肺腑,沛然真情也。故穆陵青丘,一则以实,一则以虚;于情论事,则内外有分。所以夜语先生既受人之托,自忠人之事,夜以继日,旦复旦兮,春去秋至,寒来暑往,亦不觉沉迷其中,操劳有加,甘苦自知矣。

    可书既已入戏,更有高邻李君,起于青丘,长居穆陵,穿越三生,饱经忧患,遍历七劫八难:一世城不城,二世寺不寺,三世渡不渡,为之踯躅,正所谓当局者迷。

    恰好青丘高家兄妹,遍游齐鲁各地回转,见可书与那呆哥,一个在桥边枯坐,一个在原处划圈,知道二人专注青丘,浸淫日久,钻进前尘往事出不来了。差不多先生便欲相邀,穆陵看云,白浪划舟。可夜语先生和李氏呆君哪有这份心思?差不离姑娘上前相与攀谈,知其症结所在,索性命堂主石屋看茶,秉烛夜谈,款款而曰:

    “上古青丘,一笔旧帐;三世诸狐,琐事一堆。其间离合变幻,渡劫赴难,莫不应时而生,天命使然。夜语能以三生三世为经,把青丘众狐古往今来,因时运浮沉衍生的些许情事穿插编排,梳理得这般清楚,草蛇灰线,伏笔千里,殊属不易。为何临近收尾,反而疑惑,愁烦,困苦,迷茫,徘徊,踯躅起来?”

    于是夜语条理分明,备述古今数千年间世事变更,地理易换,蒙以层层云烟,真假难辨之处。差不离姑娘听了,亦不觉慨然,叹曰:“自上古青丘以降,仅穆陵一地称谓,便多歧义,有称为穆王妃陵者,有以关为名者,给人云遮雾罩、眼花缭乱之感,所不变者,唯上古高义,人狐相通之真情也。其实陵者同丘,实高地之谓,也是上古生灵的家园,人、神、狐族同生共居的乐土。所以为青丘传,等同穆陵,以沂山写穆陵,以穆陵证青丘,能传其神韵,得其精魂,则善莫大焉!”

    夜语和呆哥听了,由此释怀,于是与高家兄妹把酒言欢,尽兴而散。从此差不多先生和差不离姑娘重归山野,他们二人则隐于穆陵渡,摆棋打卦,消遣度日。数年后,世间有青丘镜殇、白浪梦迷、穆陵情影三卷本传,并于乡里有儿谣云:

    青丘高家论穆陵,

    沂山夜语晓闻莺。

    白浪钓者知何处,

    呆哥摆渡婆娑影!

    东镇踏歌穆陵行,

    青丘有女舞娉婷。

    口吐莲花差不离,

    谁解可书三生情?

    三世断桥之白浪帖后话 三世断桥之青丘帖补序 三世断桥之穆陵帖正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风中漫想:好文!🌻🌻🌷🌷🌷
      • 泥巴一一龙凤楼主:支持佳作!🎻🎻🎻
      • cd73c9780ea8:文美图美!棒棒哒!👍 👍 👍
      • 农夫_bacf:青丘远古穆陵城,
        漫道雄关险峻生。
        夜语沂山肩负重,
        莲花绽放诉衷情。
      • 夜语可书:沂山穆陵,以其雄关而名扬天下,在西周中国历史地图册上,就有穆陵关标识。可雄关之名,远远不能涵盖穆陵一地的人文内涵,所以自沂山写穆陵,以穆陵证青丘,是架构三世断桥的关键所在,恰如文友欧阳乌兰所言:时隐时现忆梦境,沂山景色青丘魂:pray:

      本文标题:穆陵帖正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dz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