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两个季节最能感受到天性中的本能,这两种本能就像冬虫夏草,一半是动物性的,一半是植物性的。秋季的感受是动物性,来自身体和情绪的烦躁,一种向下掉落的不安感。身边比较敏感或平时情绪波动大的人,你能明显感受他们此时常常处于克制与躁动的挣扎之中。而春天我们能感受到种像春芽一样的萌动,一种让你坐不住也躺不下来,想去室外、想奔跑的力量。这股力量是植物性的,脑海中的画面是一粒种子破土而出,小脑袋上还顶着种子的壳。
从阿育吠陀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秋天分成“初秋”“深秋”两个阶段。盛夏入秋,自然界中vata能量(由“空”和“风”组成)开始增加空元素代表着宇宙般广阔、空旷、冰冷的特质;风元素代表着流动、无常、凛冽、干燥。它们带走了滋润的水。水元素的缺失使我们觉得空气和身体比夏天还要干燥,特别是那些夏天比较凉爽的城市,可能入秋才会感受到夏天的影子。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民间用“秋燥”,“秋老虎”和“秋高气爽”来形容秋天,它们都准确地表达了水分流失带来的身体感受。
从深秋到冬天,我们进入了秋天的下半段,不仅vaa(风和空元素)增多, kapha(水和土元素)也明显地增多。我们可以想象水和土混合在一起的那种泥状的黏稠、潮湿和迟缓沉重,所以vata带来的波动不定加上 kapha的下沉黏稠,很容易拉低能量,让情绪型的疾病多发,比如抑郁症等。
这是一个很考验能量值的阶段,因为自然界大能量场的波动,我们如同海浪上的一叶小舟,上下起伏不由自主。如果我们在春夏两季没有很好地生发阳气、储备能量的话,这个时候就会备受煎敖。
对于深秋到整个冬季持续增加的 kapha,我们既要顺应也要平衡它:1.从顺应的角度来说,早睡早起,注意睡眠时间。同样8个小时,几点到几点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2.不要做太过激烈、大汗淋漓的运动,要使身体里的能量得到补养收藏,不要大量消耗。当春季再次到来,那股春芽般向上的能量开始萌动时,你就会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能够在夏季感受充沛的活力。这样的循环是非常愉悦正向的。
从平衡的角度来说, kapha的增多会让人嗜吃甜食不愿动弹。但是甜食的摄入量过多,运动量太少就使人的情绪更加低落,没有活力。所以建议大家要做适度舒缓的运动,摄入有营养的天然糖分(蜂蜜红糖等等),不要选择精制人工糖分。
从瑜伽练习的角度来说,秋冬季我们要多进行专注、稳定的练习:
1、推荐分段式的呼吸法(一次性吸气,分2-3次呼出;或分2-3次吸满,一次性呼出);喉呼吸(又叫乌伽依呼吸,闭着嘴呼气,发“啊”音使咽喉处收缩,保持收缩呼气吸气,即乌伽依呼吸);
2.平衡类体式:树式、战士Ⅲ式、半月式等等,专注于呼吸,感受身心的平衡,使情绪也得到平衡;
3.扭转体式,能量变化会使一部分人的消化系统变弱,适度练习扭转体式会增加火元素,促进消化并使情绪提升。初学者建议进行坐姿扭转、成熟的练习者可以进行站姿扭转(如扭转三角式,侧角扭转式等等);
4.温和的后弯:打开心扉的后弯体式能够治疗抑郁,改善情绪低落的情况;
5.动态练习与静态练习的组合,用动态练习温和地打开身体后,静态保持,专注呼吸。
顺应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结合自身体质合理安排我们的饮食起居和瑜伽习练,是瑜伽理疗的原则。秋季练习,旨在解决秋季上半段水分流失带来的躁动不安;秋季下半段 kapha增加带来的沉重感,缓解秋季的焦虑等情绪波动、便秘、头发指甲的过分干燥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在天地大能量场的波动中维持我们自身情绪与健康的稳定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