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变文风,少用第一人称去写

转变文风,少用第一人称去写

作者: 没事记一笔 | 来源:发表于2023-11-09 21:19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了熊逸写的《资治通鉴》第一辑,一口气读了10篇文章。说实话,解读的确实好看,不光解释历史发生的故事,还衍生了故事背后的故事,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看完爽完,脑子里没有记住,忘就忘了吧,不久可以再回头看一遍。我们往往会对跟自己相关的事记忆犹新,对与自己无关的事不会在意,是人性使然,不能怪记忆力不好。我对感兴趣的东西留心观察,认真对待。不感兴趣的,走马观花,应付了事。

    最近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就想多涉猎各种类型的书。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原本是以自我为核心,发掘触动到自己情绪波动的事件,然后进行分析,从而思考日后如何应对,如何行动。

    当分析一段时间后,便摸索出一定的套路,然后按图索骥产出一篇无病呻吟或自我激励的鸡汤文,久而久之,自觉一直在重复,有种才思枯竭的迷失感。所以要不断推陈出新,不光沉浸在自我意识里意淫,顾影自怜的自我欣赏,还要走出去,跟更多人产生思想的碰撞。

    这时候只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所思所感,未必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和兴趣,要用第三人称去写一个人一个故事,这恰好是我极其不擅长的。不光是故事,还有论文、散文、诗歌,创作的能力极其弱。(自己是否有创作的天赋?怀疑一下,一闪而过)

    这从侧面反映自己其实一直只是浮于人物的表面,而从未深入走进人物和故事本身,做不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无法全方位思考。这需要有大量阅读作为基础,还要有深入专项研究的刻苦精神,更需要共情的能力。

    以前看别人的描述,读到某个历史故事,或者一句话,或者一个人的经历,能够潸然泪下。我感到不可思议,不就是冷冰冰的文字嘛,可能是作者故意写的如此悲惨,只为博得人的同情,这只是文字描述,现实并不是如此的残酷。

    等待年龄稍长,再读曾经读过的历史故事,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已经终结的事件,寥寥数语的描述,能体会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心情,有喜悦有挣扎有叹息。若不用心对待,确实无法看出端倪,更无法把文字技能更进一步。

    今天只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尝试转变文风,少用第一人称去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变文风,少用第一人称去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fh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