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娱乐圈
朴树,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

朴树,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

作者: 水果茶丁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23:46 被阅读168次

    对朴树最近的印象,是他唱《送别》时泣不成声的样子,当时慨叹,这是内心多么柔软的孩子,感受着那么真切的悲伤。

    看到微博在刷朴树的真香,忍不住翻出《奇遇人生》看,从机场那一段开始,仿佛理解了,朴树的抑郁人生。

    有毒的目光

    他遇见阿雅,说有些后悔,后悔参加这个节目。那一刻的阿雅,平静而温和,我想正是这种不苛责的态度,让朴树慢慢放松下来,愿意去尝试一下那个他以为的世界:那个世界有很多别人的目光,有很多自己不感兴趣的应酬。而无疑整个节目看下来,就是一场见证:见证自动思维如何在纠结中慢慢融化。

    朴树说,他想做真实的自己,但有时候又要礼貌,担心别人不高兴。他自己的时候走台步很潇洒,但如果这时你告诉他,你走台步很帅,走给我们看看,他反而不会走了。就像他排练的时候练得那么好,但是当真正演出时,却紧张的不行。这是因为出现了他人的目光。拉康说,每个人都期待大他者的存在,在他人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形成自己,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还是令人讨厌的。这个目光最初是母亲,慢慢地是父亲,慢慢地是社会规则。所以,即使走上社会,你会发现,我们仍然期待别人的认可与赞赏。

    理想中的他人目光是如其所是,又不是如其所是。就是妈妈看待宝宝,是充满了爱与期望的看着宝宝,宝宝心中慢慢形成,我是值得爱的,我是有希望的,但同时,妈妈的期待与爱又不是占据,即妈妈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妈妈希望的样子,这样的目光,是孩子面对接下来的世界的动力,是自我形成的雏形,即我带着妈妈的祝福按照自己的步伐去闯荡世界,而不是,我要去闯荡世界满足妈妈的愿望。一种目光是有爱,一种目光是有毒。我想,朴树感到的目光就是有毒的目光吧?他感到的世界不是他想要的世界,他想要去往的世界也不是他自己想要去的。为何他会给别人一种羞涩小男孩的感觉,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的目光对他更像是监督与束缚,而不是赞他如其所是。

    我们国家对小婴儿有把尿的习惯,仿佛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了,家人通过估量宝宝该尿尿了,就要在尿桶前把他,直到她尿出来或者身体打挺为止,这个把尿动作算结束了,而15-20分钟后,再开始新的一轮。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婴儿开始,什么时候尿尿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要在把尿的时候尽量尿出来,如果那个时候不尿,就变成了不听妈妈话的坏宝宝了。这只是所谓父母期待的一个众多例子之一,那如果婴儿从那么小开始,很多行为与意识都是被这样的行为包围呢?如果一个孩子不是乖孩子,就会失去父母的爱,他会怎么做呢?他努力的做父母期待的行为,会对自己的需要沉默,渐渐地忘记自己的需求。这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称为的“虚假自我”,我得到了别人的喜欢,不是因为我真实的样子,而是我表现出了他人希望看到的样子。有的时候朴树总会给我们一种矛盾,在成为自己还是他人眼中的自己的一种矛盾。

    朴树说,他36岁的时候在外界看,是生了一场病,但是对于他来说,是从零岁开始成长。我想他说的这场大病就是抑郁吧。外界评价抑郁仿佛洪水猛兽,躲而不及,因为它会让人不开心,会让人消极,会让人忍不住流泪,会让人质疑为什么活着,会让人选择结束生命?可是,抑郁却让人更加真实,抑郁是把这个世界所有的外在都剥光,看着光溜溜的自己的过程,外在的财富,外在的身份,外在的期待,外在的理想,外在的爱,那一刻全都没有意义了,从自我出发,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工作?我要赚钱还是要出名?我要成为歌唱家还是成为歌者?我要找门当户对还是心之所动?一切的理所当然在这一刻都推翻了,甚至一无所有,在那个人性的最底层,我作为婴儿,不再考虑妈妈的目光,那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往何处呢?都说抑郁是让人深刻的,我想这个深刻大概就是对这些的重新思考吧?至于说,为何抑郁的人不快乐?当试图质疑这些“外在”的时候,其实是充满自责与内疚的?自责:自己没有成为那个目光中希望成为的孩子,内疚:自己要背叛这个目光成为自己。但是,他又说试图寻找自由与压抑之间的平衡,如果说自由是自在的成为自己,那么压抑就是符合他人期待的做出一些言行。我想他大概还无法完全背最初的那个目光吧?所以才要在成为自己与成为他人理想中的自己之间寻找平衡。

    有毒的世界

    我们常常跟抑郁的人说,多出去走走,或许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但实际上,让他主动出去走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就是很大一个坎。就像朴树坐摩托车前与坐摩托车过程中的区别。在他的心中,这个东西或许是危险的,或许是无聊的,或许是自己不喜欢的,尽管没尝试过,但天然的有种拒绝。这种拒绝来自于什么呢?

    曾经做过心理分析医生的作家爱丽丝.米勒说:对待孩子,在他们的头两年中,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以塑造他,可以占有他,教他学会好的习惯,甚至教训和惩罚他。这时教育者不必大新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也不会进行报复。但当孩子可以反抗和表达他的痛苦和气愤时,想要摆脱加在他身上的不公正时,如果他的父母不能容忍他的反应(哭喊、悲伤、愤怒),并借助目光或其他教育手段加以制止,他责备剥夺了以他的方式来做出反应,这样的孩子就学会了沉默……如果孩子必须忍受对他们的伤害、屈辱和广义的强奸而不能做出反应,那么,这些事件也就无法融入他的个性之中,情感则被压抑,对需求的表达无法得到满足,而且没有希望得到满足。这就是一种无望的状态……会使大部分人陷入精神困惑之中。

    据研究显示,抑郁的人会有一些自动思维:比如说外面的世界危险的,比如自己不够好,比如自己做事很不成功等。当最初的屡次抗议总是被镇压的时候,最佳保护自己的方式无疑是沉默(即不动),就像鲍温说,当儿童面临跟母亲的分离,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抗议,第二个阶段是从抗议升级至绝望的程度——他们大哭大闹,拒绝同任何人接触——而在第三个阶段,孩子则突然完全安静下来了。他们终于以无动于衷的姿态认可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而这个在成人这里,我们会称为习得性无助。如果反抗也是那个样子,那剩下的其实是对环境的不预期的期待。就像朴树说,我不喜欢坐摩托车,我不喜欢录制节目,都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经验性的回避,与其挣扎不如留存体力,渐渐地,对外在世界不再好奇。

    节目中,从朴树不给音乐人唱歌而送唱片,到后来的想主动跟大家分享一首歌,尽管看似有点不符合当时情境的歌,我们看到是一个慢慢打开的朴树。尽管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但经过尝试,还是找到了融入世界的方式。在这里,看到朴树内心的挣扎,让我们感到格外真实和感动,谁不是那个渴望得到表扬的孩子?谁不希望做那个父母喜欢的乖孩子?只是有些人知道自己是乖孩子,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试图逃开成为自己,有些人在抱怨中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不想长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朴树,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hgr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