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起因:
- 母亲生病住院两天,我在照顾时的体会颇深。
- 老龄化是迟早要面对的问题。全面奔小康后,平均寿命增加未来老年人比例增多,伴随二胎政策子女也增多,两者都是需要较多陪护,整体看两个阶层一个是生活消费需求少,医疗需求却较多,另一个阶层是消费和各类需求都特别多。在传统观念里他们共同点是都不能生产,也就是俗话说的上有老下有小状态,将在社会上普遍出现,一个年轻人的工作效率至少要是现在的两倍,才能提供社会上足够的供给。
未来医疗陪护方面肯定有巨大潜力。
非专业陪护人员注意事项之个人观点基础篇
携带用品:水杯、枕头、毛毯、眼罩、拖鞋,个人洗漱用品要少带,换洗内衣物则依据实际情况以少带为好,其他物品碗筷盆等可以买一次性的更加方便实惠且高效。(有钱阶级带钱带人就可以)
时间注意:很多医生和护理人员也都是三班倒,加班比较累。最好提前预约好手术时间,不妨用手机拍一下入院手续,记住责任医生和护士,方便遇有情况马上联系。
对待病人:生病也要好好生活,首先生病时人的心理状态会很敏感和脆弱尤其是在动手术后,此时一方面要注意语言(包括肢体语言)给予可靠的安全感,比如温柔仔细的帮助洗漱擦拭。安抚病人后要保持乐观心态,因为情绪很容易传染人,此时也是最好的沟通交流时间,在外工作的子女可以有一段安安静静陪父母聊天的时光,儿时的时光,放眼未来,教父母平时不会想到的科技生活等等都是话题,重要的是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病人神态,发现异常及时询问和反馈给专业医护人员,借机安抚病人安心住院治疗。因为见过很多病人住院就想赶紧出院,此时遵医嘱是最优选择。(我是通过引导母亲换一种方式来对待家里人,来调动其积极性,让长辈也更成熟的同时还有利于康复)
然后是睡眠,再好的床位也不如自己家里的床舒服。此时眼罩的作用尤为突出,我是正好有一个眼罩耳机,蒙眼还能链接手机播放冥想深度睡眠的音频,推荐给大家。也可以购买其他有助于睡眠的物品,平时也可以使用,毕竟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升生活质量。
自己睡眠则需要看个人情况,购买陪护床位或者蹭床位都可以,不要碍于面子,抓住重点,养足精神,才能更好陪护,早日康复才是重中之重。
食物:医院食堂提供的食物是最方便的,个人喜好和医嘱优秀考虑后,种类易多、量易少,方便收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