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以前反复扪心自问的问题,今天再一次给自己打了个问号,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意义何在?活着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让人深思……
晚饭后,同事带着委屈的怨气发给我两张图片,图片的内容是另一个同事发的朋友圈,大意是对一件事情抱怨、不满、憎恨等等一类的意思,这个同事看到后,也是多想了,也是对号入座了,觉得这样的图文就是对的自己,自己觉得特别委屈,自己为了单位,为了各位同事能快速成长,多给他们一个成长的平台,安排布置骨干教师参与培训活动。还得不到他们的理解,相反的得到的是抱怨、反感、憎恨。觉得有一肚子苦水和委屈。
我给了同事三句话,
一是没有提名字,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多想;二是身为领导,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点小事更不应该反应这么激烈;三是在其位谋其政,站好位置,定位好角色,自己做的是工作,是应尽职责,是为大家做好事,不能因为别人一句话,影响自我情绪,影响工作状态。
跟同事交流以后,我也陷入深深反思,反思自我工作方式、态度、做法、沟通是不是哪出了差错。反思做为一个单位负责人“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什么?
2022年秋,接管了一所新单位,同事来自四面八方,因为所在原学校文化不同,同事们思想不一致,素养也不同,工作状态、工作作风都有着不同的差别,加上我们招录孩子多为农村村小里的孩子,基础薄弱,自信不足,家长管教更不上等,再加上学校位置处于两所特别优秀的百年老校中间,可谓是夹缝中生存,老师们刚入校时候心特别齐,加班加点为学校出力流汗,受苦受累,毫无怨言。做为一个负责人,由衷的高兴,也有信心把学校带出个模样,带出一个能与百年老校能抗衡的现代化学校。我也给自己确立了培养学生、成就教师、涵养学校的目标,并为实现自身价值和目标不停的努力奋斗。随着时间推移,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同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相反,大家的凝聚力越来越不如以前,甚至价值观有些落差。特别是年轻人,给他成长的机会,不但不感激反而觉得是对自己的压迫,学习不去,报告不听,公开课不讲,觉得当误了自己的休息,影响了自己的情绪,给自己压的单子太重太沉。殊不知,不是哪个人都这么幸运,不是那个人都有这种成长的机会,不是哪个人都有这个福份。被人推着进步是一种幸福。而不是一种负担。
也许时代不同,年轻人认知不同,想法也不同,二十年前领导给安排一次学习,一次讲课,老师们都感激的不得了,千恩万谢的同时,抓住自我成长的机会,加班加点做好自己。如今这些成长的机会这么不被看中,也许这些成长的机会来到太容易了,或许不需要成长了。
痛定思痛,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现代社会,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事业人生之路必是落伍、掉队、失败者。看来并不是不需要成长了,而是成长的机会来的太容易了这才是问题根源之一。
如何改进,改变人人都有成长的机会这一做事风格,把成长的机会做成个例,做成不努力得不到,做成奖励的措施,也许这时候也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长机会。
做为我自己,也三思自我工作思路,培养老师的路上如何改进,如何修正,如何转变自我。一直在思索之中。自我这么努力,这么奋进,难道是为了自我?不是,因为我各项目标都已经到顶峰了,职称已经到了最高,荣誉多的也是数不胜数。领导也不想当,觉得自己在学校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一定是为了他人,为了学校。
学校成立第一天,带领大家写工作日志,一直坚持到现在,成立阅读-书写群,日读日更,笔耕不辍。借用胜利大街小学平台,开展全员化大单元教学培训学习。每个老师都收益匪浅。都会成为将来大单元教学专家。开展养正讲堂,让青年老师走向公众场合,去历练自己,让老师们在经历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老师们从普通走向优秀,从标准走向卓越。虽然老师们加班加点,虽然老师们又累又苦,但是老师们变化很快,成长很快。在专业的道路上加足马力,踩足了油门,相信不久的将来,学校一定会走出一大部分教学骨干、教学名师。
我领错了么?做错了么?好像没错,为了老师,为了学校,可以不被人理解,可以遭人埋怨,可以遭人质疑 。但心中这盏灯不能熄灭,自我的价值追求不能迷失。
未来的路很长,一路的不理解,一路的白眼,一路的异言冷语,决不能动摇我这颗执着的心,或许现在不理解,或许现在压力山大,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一定会拨云见日,迎接一个新的未来,那时候,我一定笑得最开心快乐的一个!
每一个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人活的价值、意义在于什么?人活着的价值、意义一定就在于此。
网友评论